辣妈研习院丨小升初“掐尖”招生屡禁不止, 破局之道是什么

2024-05-30 阅读数 6397

今年小升初近在眉睫,教育界暗流涌动。近期,《焦点访谈》做了期暗访小升初“掐尖招生”的新闻,全网炸开了锅。所谓“掐尖”招生,是指某些学校为提高升学率,以笔试、面谈、评测等方式提前锁定尖子生。这种现象存在已久,不仅破坏教育生态,还制造教育内卷、加剧社会焦虑。

今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阳光招生专项行动(2024)》明确提出,坚决整治“掐尖招生”等乱象。然而,记者暗访发现,“掐尖”招生乱象多、手段隐蔽。有的学校组织选拔考试,有的学校则参考杯赛成绩,还有的学校根据学生的简历“掐尖”。由此看出,在整治“掐尖”招生背景下,违规操作的“暗渠”不少。为何“掐尖招生”屡禁不止?  

本期分享嘉宾

2.jpg

王建平:心理学博士 | 知名幼儿家庭教育导师


小升初“掐尖”招生屡禁不止,破局之道是什么

其实,小升初“掐尖”招生乱象只是国内教育内卷的一个缩影。究其根本,在于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进入好学校,遇到好老师,拥有好学伴,但这些优质资源毕竟有限,所以“资源的紧缺”和“不能输在起跑线”的期盼,就导致家长产生无尽的“教学焦虑感”。

我们都知道,顶尖的“牛娃”一般不是学校培养出来的,而是天赋造就。但大多数的普通牛娃家长,为了名校的光环诱惑,不放过任何内卷的机会:小学,争上重点;初中,争进实验班;高中,进奥数班。孩子们的个性、天性和生命活力,被磨灭得无影无踪,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

曾任高中老师的作家黄灯在她所写的《我的二本学生》这本书里说:“我在具体的课堂中,充分感受到教育像一场慢性炎症,中小学时代服下的猛药、抗生素、激素,到大学时代,终于结下了漠然、无所谓、不思考、不主动的恶果。学生内心的疲惫和大学时代的严苛压力,成为他们精神生活的底色。”

大家最常忽略的“二本生”,占现有在校大学生的90%左右,总数近1800万人。这个庞大的群体,是你我身边最常见的“普娃”,也是中国绝大部分年轻人的样子。有媒体评论:今天的二本学生,或者说绝大部分年轻人,有三重特征:第一,缺乏明确具体的目标;第二,沉迷手机网络,对社会现实不太关心;第三,认识到自己成不了精英后,安于平凡。

其实这也是今天不少家长头疼的问题,孩子学习没动力,家长再怎么“鸡”也无济于事。又怕“鸡”过头了,孩子轻则产生抵触情绪,重则缺乏自驱力、永远要父母推着走。

所以,破局之道是什么?于社会而言是就是彻底纠正“唯分数、唯升学”的考核评价导向。于父母,是放下焦虑。放手让孩子去探索广袤世界,不要用狭隘的教育之路,帮他们打造可确定的人生蓝图。没有人能够真正确切地知道未来是什么样子,未来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性。为人父母,真正的育儿前瞻性,是保持孩子探索未知的勇气和好奇心。那么哪怕未来面对南墙,孩子也有勇气翻墙而过,去看更广阔的世界,这才是真正的“赢在起跑线上”。



编辑:美伢

二审:吴雯倩

三审:陈寒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