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过春节,一支支相亲大队又开始出动了。刚刚初为人母的美伢,一想到终于渡过了那段七大姑八大姨催着相亲的日子,就超嗨森呀!不然万一像这位网友一样“遇人不淑”,估计都无法安心过年哒~
曾有位杭州网友爆料,她当时交往大半年的31岁男友,其父母居然还对他有严格的“十点半”门禁,晚上十点半前必须要到家!
平时,受制于这条“家规”,两人约会也是争分夺秒掐着点进行。有一次,程小姐过年后从老家坐高铁回杭州,深夜到站,没办法打车,想让男友来接,男友估摸着“门禁时间”快到了,直接让女友“去麦当劳或者肯德基等吧”。
一个能放任女友深夜自己回家、毫不顾忌安全隐患的男人,不分手,难道真的要“留着过年”?
除了严格的门禁管理,其男友父母还有很多规矩:
男友妈妈经常发微信打电话,问他在干嘛,晚上别太晚,早点回家;
不允许男友把车开上高速,只能在市区里开。不允许自驾游,只能坐公共交通工具。
工资卡由男友父母保管,自己每月只留下收入的零头作为生活费。
这位男士当时已经31岁了,哪怕在旁人看来并不合理,当事人却依然老老实实遵守着父母定下的种种条例。
有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胆小、懦弱、没担当,甚至成年后依然没有勇气和毅力自己承担责任、解决问题,孰不知,有时其实是父母自己没准备好“放手”,所以孩子才无法长出独立的翅膀。
马伊俐曾发微博说,女儿发现同学都自己睡了,于是主动提出分房睡。
面对这次“分离”,没准备好的反而是马伊琍,女儿睡着后她在微博感慨:“内心有些许失落,好像,好像我还没有做好准备,这一天居然就来了。”
那么,家长该如果做才是真正的“放手”?一起来听听专家的意见......
Q:#7岁的儿子特别胆小懦弱,怎么办?#
🔍 求助宝妈:乐乐妈妈
我儿子乐乐,今年7岁,上小学一年级。他很听话,平时就显得比同龄孩子懂事得多,但很黏人,我做什么他都要跟着。
我问他为什么总是跟着我。儿子总会说他害怕,我说害怕什么?他说“怕黑、怕世上有鬼”。我跟他解释很多遍,世上并没有鬼,那都是电影和故事书里瞎编的,他就是不相信。
白天上厕所要我陪着,到了晚上就更甚。他奶奶在客厅,我在楼上,楼梯开着灯,他也不敢独自上楼,走两步叫一声妈妈,我还非得要答应他。
在学校,儿子也特别怕老师,见了老师就会把自己的脸转过去,连打个招呼的勇气都没有。
我为了让他改变,软硬办法都用上了,还让他学了跆拳道,可孩子的性格还是没有大的变化,别的小孩抢了他的东西,他连要回都不敢。孩子这么胆小,让我真的很无奈。
「本期分享嘉宾」
王建平
心理学博士 | 知名幼儿家庭教育导师
👇
A:培养孩子勇气,从你懂得放手那刻开始
从乐乐妈妈的描述中,我觉得乐乐应该是跟妈妈在一起的时间比较多。如果妈妈从小对孩子比较宠溺,本应孩子自己做的事情,妈妈都替他包办,不够注重孩子独立性的培养,就会造成乐乐如今什么事情都黏着妈妈、自己不敢做任何事的性格。
所以,我的建议是,首先让乐乐的爸爸多陪陪孩子,不要让他什么事情都只依恋妈妈。父子俩通过参加一些有挑战性的户外运动或者体育活动,增进父子感情,在强壮身体同时也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另外,爸爸妈妈可以多带孩子去参加一些朋友间的聚会,或者让孩子多参与社区、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团队活动对于孩子交际能力、胆量、毅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都是很有益的。而且这些活动也能分散他的注意力,让他没时间去胡思乱想什么“鬼怪”,也就不会总感到恐惧了。
还有比较重要的一点,父母一定要从小就让孩子有独立处理小事情的能力。比如承担简单的家务劳动,或是自己吃饭、穿衣、洗澡等等。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没有得到较好发展,自信心也难以锻炼增强,自然就会表现出胆怯的心理。
儿童教育研究表明,孩子从三四岁开始会经历一个极其重要的阶段——自主敏感期。在这个时期,孩子会抢着做一些事情,而且想按照自己的想法做,表现出顽皮、不听话的特点,这些都是因为孩子自主能力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如果父母总是不让孩子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溺爱孩子,就会压制孩子的自主能力的发展,使得孩子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形成胆怯的心理。
总而言之,孩子的性格问题与父母的教育是有很大的关系。孩子胆子小,除了有些先天性因素之外,更重要的是外界的影响。父母一定要高度重视,越早干预越好。
美伢编后语
《少年说》节目中,曾有位高一男生吐槽妈妈回老家的一个月,爸爸没有给他做过一顿饭。
妈妈也没有想到爸爸竟然没有给儿子做过一顿饭,但她也同时意识到了儿子的问题,妈妈反问儿子:
“爸爸不给你做饭,你为什么没有想到给爸爸做?”
“我很想回到小时候,天天带着你,但是人要学着自己长大,学会走自己的路。”
这位妈妈的话太棒了!
相信,这种家庭里走出来的孩子,一定会长成一位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因为妈妈教他独立的时候,更教会了他感恩。
一个心中有爱,又生活独立的人,未来的人生路,必定越走越宽。
学会独立,是一段很艰辛的蜕变过程,但却让我们觉得生活变得更自由,很有成就感。
这才是真实的生活,不是吗?
正如美剧《老友记》中的瑞秋,剪掉父亲给的信用卡,告别依赖父母给的优越生活开始自己养活自己时,她的好朋友莫妮卡说的那样:
“欢迎来到现实世界,它糟透了,但你会喜欢的。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知识启蒙、心灵成长、为人处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育儿就像“升级打怪”,喜忧参半。我们一方面甜蜜于孩子成长的欣喜,一方面又烦恼于它们成长路上层出不穷的难题。
为此,2019年
今日女报融媒体中心
重磅推出
《辣妈研习院》专栏
我们将邀请金牌亲子专家
通过科学方法助爸妈探寻问题根源
缓解育儿焦虑
每周四,欢迎做客本栏目
育儿先愈已
你的困惑,我来解答
参与方式
长按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提交您的育儿困惑
投稿有奖
精彩问题一经采用 将在
今日女报融媒体平台推出
并获得相应稿费
观照、洞察、觉知、改变
我们等你
本文编辑 章清清 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