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一个天生自带“买买买”基因的女性,没当妈之前你可能永远也想不到,后来那个对于“买买买”的执念可以轻松超越你、超越到你不得不开始帮他控制购物欲的人,竟然,会是你的孩子。
很多家长带孩子去逛商场,都注定会上演一场噩梦,因为十次里有八次总会经历这么一出↓↓↓你正在食品区里挑食材,余光瞥见一个熟悉的小小的身影,抱着一堆玩具、零食向你走来。
“该来的总会来的”你悲壮地想到,而此时那个熟悉的已经站在你面前,带着满脸的期待和微笑,把战利品塞到你怀里:
“妈妈,我想要这个”
...... 一阵语言的周旋之后,你所有的借口都用完了,可对方比你还强硬,在关键时刻还熟练地准备好伤心欲绝的表情和嚎啕大哭......
很熟悉对不对?如何控制孩子的购物欲,已经成了众多父母最头疼的问题之一。
前段时间,日本一档综艺节目做了一次有意思的测试:当爸爸带孩子去商城买礼物的时候,如果孩子想要,但是爸爸用“撒泼打滚”的方式拒绝会怎样呢?
实验开始,首先孩子很快在商城看上了一款玩具,但爸爸坚决不买,可以预想到的“高分贝”果然在超市的一角响起。但随之,这位爸爸的行为让大家都目瞪口呆。
爸爸按照计划开始了精湛的演技——在众目睽睽之下,爸爸突然往地上一躺,身体还学着孩子的样子来回摆动撒娇:“不要不要啊,你要买玩具我就是不起来。”
儿子被爸爸突如其来的赖的行为唬得一愣一愣的,半天没有反应过来。
不仅如此,当儿子试图拉起爸爸时,爸爸还是赖在地上,扭动着身子说道:“我不起来,你要买玩具我就是不起来。”
看着这样的爸爸,儿子更是觉得尴尬和无奈,只能上前哄爸爸:“好了,好了,我不买了,你快起来。”爸爸一计得逞,这才心满意足地起身。
看见父亲起来,儿子长长地松了口气。最后的画面很温暖,两人走出商店,走在回家的路上,父亲问儿子,“你不想要了?”儿子说,“想要。”父亲又问,“那不买你愿意吗?”儿子说,“算了吧,我会忍住。
”
节目播出后,很多网友都说,如果是他们家的孩子,结果就不一定会那么令人满意了。有可能会直接来个双滚,斗谁滚得久。
这波“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操作确实溜,但现实生活中的家长不是个个脸皮都那么厚的,而且对于自控力差的孩子,该撒泼的还是撒泼,这招很难起到作用。
那么该怎么改掉孩子这个毛病呢?
Q:#孩子提不合理要求,不满足就伤害自己,咋办?#
🔍 求助宝妈:予之妈妈
我儿子今年12岁,自从喜欢上一种收集汽车模型的游戏后,他不停地找我要钱买各种汽车模型,而且这种模型还挺贵,目前为止差不多花了有2万多了。
一开始,我想着玩这个比沉迷手机游戏好,也有益智和收藏价值,所以也支持他。但我发现他渐渐变得有点欲罢不能了,这两天他又找我要钱买个什么配件,一开口就是好几千,我一听就急了,这是无底洞啊,就直接拒绝了。
第一次被我拒绝他当然不开心,我就跟他解释玩什么千万别沉迷,而且这个开支也比较大,爸妈能力也有限。没想到他怎么都不听,还发脾气,甚至故意把自己的手指弄伤。
现在,他除了对这个汽车模型游戏感兴趣外,对其他都提不起兴趣,学习也只是应付,我该如何管教他?
「本期分享嘉宾」
王建平
心理学博士 | 知名幼儿家庭教育导师
👇
A:管教“熊孩子”,先读懂他的内心密码
孩子提不合理的要求,怎么办? 我的建议是,家长要坚持原则,不合理的要求我们就是不能满足。
有些家长会说,孩子又哭又闹很烦呀! 那我建议您简明扼要地跟他讲清楚为什么不能满足的道理后,不管他怎么样又吵又闹,都要态度温和而坚决地拒绝。
有的家长一遇到孩子一吵一闹,自己就控制不住发脾气,家长脾气暴躁又没有自控能力的话,你的孩子怎能不任性呢?
孩子其实是很善于察言观色的,他会通过对大人言行的观察来判断他实现这个要求的可能性有多大。
所以,家长一定要保持平静、坚持原则。如果你因为他的哭闹不堪其扰,轻易妥协,以后孩子还会有更多无理的要求; 如果你火冒三丈的话,铁定就处理不好这件事了。
如何能在哭闹不止的孩子面前保持平静呢?这就要家长多学习一些育儿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了,学会读懂孩子的内心。
像予之因为妈妈不满足他的要求就实施这种自我伤害的行为,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有两种可能:
一是父母用类似的方式解决问题或者发泄情绪。二是这个孩子的个性特征,属于自我指向型的。
所以,父母自己先觉察一下是否有这些因素存在。如果是父母的问题,父母自己做好调整; 如果是孩子的个性特征,那么首先是接纳孩子,千万不要想着孩子是不是以此方式威胁自己。孩子之所以会这样做,无非还是想获得父母对他的关注。
可以观察孩子的表情、眼神、语气等,尝试着感受孩子当时的状态。先理解孩子“失控”行为背后的原因,然后再做出引导。
比如,像予之妈妈就可以先肯定予之喜欢收藏汽车模型游戏积极意义的一方面;然后跟他解释,为什么爸爸妈妈在现阶段不能完全满足你;或者,尝试和孩子商量制订一项协议,比如,在完成学业上的某个小目标后,作为奖励爸爸妈妈可以满足你一定的要求,但不能是无条件的满足。
通过这样的方式,既消解了孩子的负面情绪,同时建立起规则。
总而言之,家长先要以身作则,做好孩子的榜样,处事的方式要客观理性,这样孩子才不会任性而为。
美伢编后语
在综艺《童言有计》节目中,朱丹说因为朋友夸赞1岁的女儿有音乐天赋,赶紧买了一架钢琴回家。
听到朱丹的做法,虎妈应采儿直呼:大错特错了!接下来,宝藏妈妈应采儿支了一招,让人醍醐灌顶。
当Jasper提出想要一架钢琴时,应采儿心里很高兴,毕竟她也希望儿子拥有周杰伦、王力宏的音乐才华。但应采儿忍住了,她告诉Jasper:太贵了,家里没办法买,如果你真的要的话,你就要好好学,然后生日的时候会送你。
不得不承认,应采儿的育儿技能太高明了。朱丹的做法,表面看起来没毛病,但在孩子眼里,它就只是妈妈买的一架钢琴而已。
而在Jasper这里,他是通过努力练习得到的奖励,而且因为是“生日礼物”,所以他会很珍惜,也会更感恩父母。同时,这样还能循序渐进地引导Jasper的兴趣,可谓是一种理性和感性并存的育儿观。
小孩子有很好的记忆力,带着爱与情感买的东西他会记住并保留很久,在他们看来那样东西还带着一份爱的能量!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知识启蒙、心灵成长、为人处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育儿就像“升级打怪”,喜忧参半。我们一方面甜蜜于孩子成长的欣喜,一方面又烦恼于它们成长路上层出不穷的难题。
为此,2019年
今日女报融媒体中心
重磅推出
《辣妈研习院》专栏
我们将邀请金牌亲子专家
通过科学方法助爸妈探寻问题根源
缓解育儿焦虑
每周四,欢迎做客本栏目
育儿先愈已
你的困惑,我来解答
参与方式
长按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提交您的育儿困惑
投稿有奖
精彩问题一经采用 将在
今日女报融媒体平台推出
并获得相应稿费
观照、洞察、觉知、改变
我们等你
本文编辑 章清清 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