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词典丨娘就是妈,“姑娘”为何不叫“姑妈”?

2019-05-21 阅读数 158788

女人词典 姑娘

Photo by Đàm Tướng Quân from Pexels

文/邓魏

姑娘,是几首同名歌曲,陈楚生、胡彦斌、陈小飞等人都演唱过,唱出了年轻女孩的深情与厚爱;姑娘,是一部电影,由姜涵执导,讲述的是未婚女子的爱恋;姑娘,是一种果子,也叫灯笼果,产自广东、云南,果实成熟后味道酸酸甜甜,果然像是姑娘啊。

姑娘,更是一种人。男人心向往之,女人心盼望之。如今,一个女人要是忽闻有人叫上一声“姑娘”,那真是倍感精神抖擞,容光焕发。为什么呢?说明还年轻啊!

可是,问题来了,我们将“姑娘”二字拆开来看,“姑”和“娘”都是指“成熟的女性”,可为什么合二为一却成了“年轻的女性”呢?还有一个外国朋友,提了一个更深层次的疑问:“娘”和“妈”是一回事,“姑娘”和“姑妈”为什么就不是一回事?

汉语博大精深,别说老外搞不懂,许多中国人有时也傻傻分不清。

比如有个小伙子向一个女孩写信求爱,开头一句不写“亲爱的姑娘”,而是写“亲爱的姑妈”。女孩很不爽,把信退了回去,还附上一首打油诗:“怪你眼睛瞎,姑娘喊姑妈;若是嫁给你,羞煞我一家。”小伙子不服气,回信狂怼:“妈也是娘,娘也是妈;娘妈既相同,姑娘是姑妈。”

小伙子如此机智值得点赞,可如此情商活该单身啊!如此可见,学好中文是谈好恋爱的基础。

不过,如果我们细究的话,小伙子之所以单身,恐怕就是中文学得太好哒——没错,中国古人还真的把“姑娘”当作“姑妈”。一直到清末都如此。比如《老残游记》第八回:“姑娘者,姑母之谓也。”

当然,几百年来,“姑娘”有一种常见的意思,就是指“未婚的年轻女子”。比如《红楼梦》里,“贾府四春”是姑娘,黛玉、宝钗、湘云及宝琴等也是姑娘。

后来又由“年轻的姑娘”延伸成了多种意思。

女人词典 姑娘

Photo by HuyProShoot from Pexels

比如,“姑娘”是小妻的别称——这是一种典型的女性歧视,不但奢求有“小妻”,还奢望她“年轻貌美”。清朝俞正燮的《癸巳类稿》就说:“小妻:曰妾,曰嬬……曰姑娘。”

“姑娘”还有一种说法是指妓女,《老残游记》第二回中说:“就是窑子里的姑娘,也人人都学,只是顶多有一两句到黑妞的地步。”看吧,年轻女性就是男人的玩偶,这也是男权社会的诟病。

后来,有人又把女儿也昵称为“姑娘”,比如“我家姑娘”其实是明晃晃的炫耀——潜台词就是“我那年轻的漂亮的宝贝女儿”。

当然,如果我们把“我姑娘”都听成是“我女儿”的意思,那就大错特错了。在楚文化发源地——江汉平原,可能会听到“我姑娘给我生了个娃”类似的话,乍一听,这话说得可真是糊涂,甚至……有点儿乱伦吧?可说这话的男人往往不是“渣男”,其实是个暖男——因为那里的人都把“老婆”称为“姑娘”,老婆给他生了个娃有什么值得惊讶的?只怪中国地大“语”博,让人叹为观止。

梳理了“姑娘”的生平后,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随着时间的推移,“姑娘”越来越年轻。那么,她是什么时候从一个老女人变成了小妹子的呢?

女人词典 姑娘

Photo by Tobi from Pexels

据说在唐朝,“姑娘”跟“姑妈”“姑母”其实是同一个意思,都是指父亲的姊姊或妹妹,后来用来表示未婚女子,这里有一段感人故事:

唐朝德宗年间,在河南郏县城北的大刘山下,住着一对兄妹。后来,哥哥娶妻生子,一家四口过着清贫但悠闲的山野生活。

天有不测风云。一天,哥哥上山砍柴,失足落下山崖,嫂嫂上山寻夫,又被老虎吃掉,家中留下姑侄二人相依为命,艰难度日。

后来,等到女子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村中唯一的秀才向她求婚,她婉言谢绝了。她提出的要求,不是要房要车要彩礼,而是要先把小侄子抚养成人并考取功名以后才能嫁人。

秀才被她的言行深深感动,与她定下盟约,并从此努力给她侄子搞家教。

光阴荏苒,她的小侄子逐渐长大成人。有一年,秀才带着小侄子进京赶考,两人双双考取进士。

唐德宗李适听了这事后,为了表彰女子的义举,亲自题匾“姑义如娘”,以效行天下。

后来人们为了赞扬未婚女子或鼓励她们向这位女子学习,都常称她们为“姑娘”。因此,“姑娘”一词语就有了“年轻未婚女子”的含义了。

这个故事真实性有多大,无从考证。不过,“姑义如娘”的说法古文中确有记载。这个故事,值得我们细细品味:“姑娘”不仅被赋予了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还赋予了勤劳、挚爱、守义、坚韧等许多美好的品质。

看来“姑娘”真是一个值得敬仰的称谓啊,所以我们该为自己是个姑娘而感到自豪。当然,姑娘也要与时俱进——我们都要做个好姑娘,果敢傲骄,不矫揉不造作;做个好姑娘,奋勇坚强,不怕风雨不畏艰难;做个好姑娘,秉承善良,不耍心机不玩“钱”术。

  女人词典 姑娘 邓魏 邓魏报道集 今日女报/凤网 邓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