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音汉字谐趣人生丨“孝”与“笑”

2018-10-10 阅读数 421627

》谐音汉字谐趣人生

自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指出要“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

那么,如何继承如何创新?

谐音汉字谐趣人生 石川 专栏

作为长期致力于宣传工作和文化传播的石川,对继承和创新传统文化有过不少思考和探索——这位湖南大学兼职教授和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文学网高级顾问近年来在工作之余,用文字记录了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今日女报/凤网全媒体推出他的专栏,思想可见一斑。

我们取名《谐音汉字谐趣人生》——他以传统文化为底蕴,以生活体验为基调,用谐趣笔墨,用乐观态度,对一些汉字进行了精妙解读,并用创新思维丰富了其内涵,同时还将谐音汉字进行比较、联系和结合解读,博古通今,言简意赅,读来振奋,予人启迪。

不信,您看——

“孝”与“笑”

文/石川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虽然已过去了一千多年,但至今仍拨动着每一个读者的心。

“……带上笑容……常回家看看……哪怕给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哪怕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呀,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一辈子总操心就奔个平平安安”。上世纪末一首叫《常回家看看》的歌,通俗直白,旋律明快,不仅在那个年代传遍了大江南北,而且至今还经常被人们所念想、所吟及。

这种反映父母子女依恋之情的作品之所以如此打动人心,经久不衰,就是因为它道出了父母恩德重如山,知恩报恩不忘本的原委,提醒着人们什么时候都要心甘情愿、深情满满地尽好孝,让父母因儿女的表现而高高兴兴。

孝,乃人之根,性之本,德之源,教之所。早在中国古代,《孝经》就已有“百善孝为先”的说法。在甲骨文中,“孝”字由上面一个“老”字和下面一个“子”字组成。后来逐渐将“老”字的下半部取消,就成现在的“孝”,其基本的寓意是,儿女长大了,父母变老了,儿女承担着父母、顺从着父母,让父母安享晚年,得到天伦之乐。孝,是人道的第一步,一直被视为是人间应该秉承的传统美德。

父母是源,父母是根,父母的恩情比山高,比海深。或许,有的父母并没有给儿女以好的人生起跑线和成长平台,也不能给儿女以金钱、地位和名誉。但是,天下所有的父母都给了儿女以宝贵的生命,并含辛茹苦地把儿女养育成人,把最深的牵挂用到了儿女,把最无私的爱献给了儿女。小羊跪着吃奶,小鸦反哺老鸦,一个人如果对父母都不感恩、不行孝,就不要再谈什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只会是一个畜生不如的角色,必然为人类所不齿。

只是要明白的是,尽孝绝不仅仅是给父母以物质上的满足,而是要真心诚意地付出,让父母安心、放心和开心,多给父母以欣慰,不给父母以烦恼。

现实中,总有一些儿女存在着诸如“我们对父母从没少其吃、少其穿、少其用,有病看医生,无病让其玩,但他们就是不满意,总是唠唠叨叨,还说我们这也不孝那也不孝,我们真不知道哪样才叫尽孝”的委屈。在他们眼中,尽了孝道却得不到认可,是父母不通人情和胡搅蛮缠。

毋庸置疑的是,爱儿女始终是父母的天性。父母如果对儿女的孝存在不满,绝对不是父母的错,而是子女要在孝的方式和孝的内容上找原因。

其实,诚恳的孝、走心的孝总是连着微笑的“笑”的。

因为,尽孝,说到底是让父母的精神得到慰藉、心灵得到安抚,让父母觉得因儿女的出色而脸上常挂满意的微笑。儿女有一份合适的工作让父母衣食无忧,实现父母没有完成的心愿;不让父母为儿女的品行、身体、家庭、事业等去操心、担心和烦心;儿女还不时地有这样或那样的喜讯来禀报。父母从儿女的表现中看到了“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的喜人景象,哪有不笑逐颜开的?

因为,真心的孝,也是要自觉自愿和充满笑意的。父母是不能选择的,父母优秀当然是儿女的福分,父母不优秀也是前世的缘分和今生的约定,儿女要懂得“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的道理,对父母始终做到感恩戴德。要经常想到父母养儿育女的艰难和不易,不怨父母的缺陷,不怨父母的落后,不怨父母的啰嗦,不怨父母的迟缓,不怨父母的年老体弱,不把父母当包袱、当负担,而是始终带着笑靥,带着真情,诚恳地尊敬,真心地包容,温馨地问候,耐心地听取,愉快地唠嗑,温和地说明,诚心地报答,甚至有时还要报喜不报忧,搞一些善意的欺骗,把尽孝看成是天经地义,情理皆然,发自肺腑,流于心端的天职。不能凭着性子,把父母当成“出气筒”,把好脾气留给外人,却把坏脾气留给最亲的父母。

孔子讲,孝敬父母最难的事情是“色难”,就是说最难的是给父母以好脸色看。“色难”,难在难有一颗恭敬的心,难在难有一个谦和的态度。有些儿女动不动就把父母当佣人一样使唤,稍遇不顺就对父母一通发泄,从来不给他们好颜面。儿女的不经意态度,往往伤害父母最深,父母即便享受儿女提供的锦衣玉食也难有儿女孝顺的好感觉。

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仅剩归途。尽孝是不能等的事,而要取得行孝的效果,就要像《常回家看看》歌词中所提到的“带上笑容”去竭尽全力,让父母的有生之年在儿女的和颜悦色中感受“孝”、享受“孝”,并为儿女的虔诚表现洋溢出满意的微笑来。

专栏链接:谐音汉字谐趣人生

  谐音汉字谐趣人生 石川 专栏 今日女报/凤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