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音汉字谐趣人生丨“省”与“醒”

2018-02-28 阅读数 297290    赞 3

谐音汉字谐趣人生 石川 专栏 谐音汉字 谐趣人生

“畏”与“伟”

文/石川

最近,看了某地编辑出版的一本《罪犯忏悔录》。书中的“主人公”们谈及自己走向堕落和犯罪的那个“拐点”时,差不多都会冒出同一句话,“自己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一失足成千古恨……”。这些“主人公”们的命运结局着实让人唏嘘不已、扼腕叹息,也使人联想到了“省”与“醒”的关系。

“省”是反省、检查,是一种自我反思、自我检点、自我完善的自觉行动;“醒”是清醒、明白,是一种清白的精神状态,也是一种应有的处世态度和人生境界。在人生的道路上,“省”与“醒”是有密切的关联的,“省”是“醒”的前提与保障,“醒”是“省”的促成与结果。一个人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做到在关键事情、关键时刻不糊涂,必须注重自我审查、反躬自省,清洗思想的尘埃,坚守做人的底线,养就不良诱惑的抵御之功,时刻防止思想滑坡、行为走歪。

现实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人,忽略了“省”与“醒”的关系,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说话做事从不考虑他人的感受,对已不克制、对人不友善、对事不用心、对物不珍惜,不注意言行的检点,结果是不仅不受欢迎,而且四处碰壁。尤其是有极少数握有重权的领导干部,不屑于扪心自问,忘记了反躬自省,不敢于自我揭短,忌讳于别人的批评,而热衷于一呼百应,习惯于他人对自己的百依百顺,高兴于被阿谀奉承,满足于听甜言蜜语,总是感觉良好,误以为自己什么方面都高超、高明,于是乎忘乎所以、无法无天、为所欲为,不该说的说了、不该做的做了、不该拿的拿了、不该去的去了,最后走向了罪恶的深渊,待到被绳之以法时,捶胸顿足,悔恨交加,已经是为时已晚。

俗话说,“天上的繁星数得清,自己脸上的煤烟却看不见”,“最灵敏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人类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了解自我。孔子、孟子、荀子等先贤圣哲们特别强调,人要保持清醒,并做到思想有所长进,必须“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君子必自反也”,要经常开展“自反”、“参省”、“内省”、“自省”,做到“吾日三省吾身”。用现代的话来说,人要了解与完善自己,就要经常“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弄清楚“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搞明白自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和“怎么去”,不断地认清“自我”、修正“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使自己的言行举止顺应时代发展、合乎社会期待、符合党和人民的要求。

其实,一个人只要真心地向好向善向上,就会自觉地重视“省”与“醒”的关系,用自省的方法来保持头脑的清醒,注意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梳理、对照、总结,开展思维按摩,自觉地检查反省,纠偏改错,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实现自我鞭策、自我警醒、自我修行。

只是值得注意的是,人的自省还有一个宽与窄、高与低、严与松、对与错的标准和方向问题。真正的自省,是要参高看远、比先竞优,在宽中“省”胸怀,在高中“省”水平,在远中“省”视野,在先中“省”差距,在优中“省”距离,给自己找茬,给自己嘲笑,给自己剖析,给自己修理,把自己整理成最好的自己。作为党的干部,自省的要求除了普遍性的要求,还要经常用先进性、纯洁性的要求量一量自己的言行好不好,拿群众评价检一检工作得失的多与少,用先进模范的标准比一比存在的差距有多大,用党纪国法的规定问一问敬畏法纪的程度够不够,用改革发展的成果看一看工作与时代要求合不合。一个人,只有诚心实意地自省,心灵才会健康而自信,胸襟才会阳光而开阔,视野才会宽广而长远,脚步才能稳实而矫健。

“人贵有自知之明”。一个人要做到自知自明确实不容易,但不能因为不易就予以放任。一个人没有清醒的头脑,再正的姿势也会走歪;没有谨慎的步伐,再平的道路也会跌倒。一个人要留下人生稳健的足迹,就必须以“省”促“醒”,让自省成为一种自觉和习惯,把自省当作镜子和良药,将自己的不足找出来,将自身的毛病医治好,做到头脑清醒、思想健康、行为稳健。

专栏:谐音汉字谐趣人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