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音汉字谐趣人生丨“秀”与“修”

2018-01-09 阅读数 315208

》谐音汉字 谐趣人生

自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指出要“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

那么,如何继承如何创新?

谐音汉字,谐趣人生

作为长期致力于宣传工作和文化传播的石川,对继承和创新传统文化有过不少思考和探索——这位湖南大学兼职教授和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文学网高级顾问近年来在工作之余,用文字记录了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今日女报/凤网全媒体自11月24日起推出他的专栏,思想可见一斑。

我们取名《谐音汉字谐趣人生》——他以传统文化为底蕴,以生活体验为基调,用谐趣笔墨,用乐观态度,对一些汉字进行了精妙解读,并用创新思维丰富了其内涵,同时还将谐音汉字进行比较、联系和结合解读,博古通今,言简意赅,读来振奋,予人启迪。

不信,您看—— 

“秀”与“修”

文/石川

大凡拥有进取心的人都是不愿意过得平平庸庸的,而是希望自己拥有不平凡的表现,起码是不断地超越自己,最好是成为某类人或某行业的一枝独“秀”。

这里的“秀”,不是卖弄,不是走秀,而是出色、优秀,是出类拔萃,是一种创先争优的好状态、好结果。但从争“秀”、当“秀”的运行规律来考察,“秀”者无一能脱离另一个几乎同音的“修”字的躬行。

“修”者,多意字也,但我这里则主要指身体的锻炼、心智的磨练、学问的积淀、能力的打造、品行的养成。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秀”与“修”便有着必然的联系。“秀”是“修”的造就与结果,“修”是“秀”的前提和基础,并且“修”的态度与程度决定着“秀”的水平与品质。有些人尽管拥有外表的“秀”,如果忽视内在的“修”,也只会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一句话,真正的“秀”,不是想有就有的,也不是靠运气就能碰到的,更不是天上能掉的,而是靠后天认认真真地 “修”出来的。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讲的是一个人要担当大任、有所成就,就要经得起吃苦耐劳的磨练,受得住各种挫折的磨难,造就坚忍的性格,拥有原来所没有的才能。曾国藩讲的“能吃天下第一等苦,乃能做天下第一等人”和俗语所说的“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说的是一个人只有吃得起千辛万苦,才能获取功名利禄,成为别人敬重、爱戴的强人和能人,更是直接道明了“秀”与“修”关联深厚。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人眼光很高、梦想很多、抱负很大,向往出新出彩、出人头地,盼望成名成家、成风尽垩,祈求众星捧月、众望所归,但在做人上唯我独尊,学习上浅尝辄止,工作上拈轻怕重,生活上贪图享受。这种人不仅不会有“秀”的景象,还会落下好吃懒做、游手好闲等不良印象,甚至还会背上“啃老族”、“吸血鬼”、“寄生虫”等骂名,受到社会的谴责和鄙视。

其实,“秀”的景况从来就是 “修”成的,需要不断地修体、修心、修学、修能和修行。修体,是养成健康的体魄,为追求精彩的人生铸就足够的精气神;修心,即是修心养性。用“温、良、恭、俭、让”正人君子的要求来修炼,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听。把握好情绪,控制好心情,始终用向上向好向善的状态养就大眼界、高境界和宽胸襟,为经营出色的人生奠定好心态、好性情;修学,就是坚持学习不停步。做到立身以立学为先,以学习弥补自己的不足,以学习开启未知的世界,以学习照亮前行的道路。学习做人的方法,学习行规习俗,学习大政方针,学习人文素养,学习业务知识,学习新技术、新手段,将自己培养成所在门类的行家里手,为获取优异的表现奠定厚实的功底;修能,就是锻造为人做事的水平和能力。通过不断地实践与训练,不断提升应对各种局面的能力,不断掌握所操行当需要的各种特殊本领。在当代,尤其要培养学习能力,让自己永远跟上时代的步伐。能力的获得兴许有禀赋差异,但坚持了“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古训和笨鸟先飞的“愚”办法,不能也能转化为有能。拥有了高超的能力,就拥有了追求卓越的资本。修行,就是躬身践行,围绕心中设定的目标,坚持做、做坚持,反复做、做反复,认真做、做认真,不管遇到多大困难与挫折,咬定青山不放松,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修行修出了“韧”劲头,追“秀”便拥有了真功夫。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秀”是耀眼的、夺目的,也是苦人的、磨人的。能成为某类人或某行业的佼佼者,着实是人生中的一大快事,也为人所崇敬、所称颂。但是“秀”的背后却蕴藏着深深的“修”、实实的“修”、苦苦的“修”,不明白这个道理,不愿为这个道理而付出,就不要去奢望作奇葩、当俊秀。

专栏链接:谐音汉字 谐趣人生

  谐音汉字谐趣人生 今日女报/凤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