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师协同,“课”通城乡!怀化“社区双师”课堂激活家庭教育新动能

2025-09-05 阅读数 5435

微信图片_20250905171239_83_268.png

今日女报/凤网讯(通讯员 唐洁)“老师们教的法子好,我回去跟孙子试了试,他说‘爷爷你今天怪好咧!’”在湖南省怀化市会同县金子岩乡,辅导骨干陈小红将省级专家关于“积极倾听”的理论,转化为“一看二停三点头”(看着孩子眼睛、停下手里事、点头表示听到)的简易口诀,并组织家长两两结对练习,让抽象理论瞬间变得可操作,听完“双师课堂”并用于实践的梁爷爷感到收获不小。

今年以来,怀化市妇联积极开办“社区双师”课堂,通过“线上专家引航+线下本土深耕”的双轮驱动,聚力破解基层特别是农村地区家庭教育资源匮乏、指导服务不精准等难题,有效推动城乡家庭教育均衡发展。

三师协同发力,打通服务基层“最后一公里”

近日,沅陵县蚕忙小学的教室里,一场特殊的家庭教育课正在进行。家长们聚精会神地观看着省妇联研发的“社区双师”课程《守护孩子眼里的光》。尽管距离县城193公里、车程长达4个半小时,但家长们对知识的渴望从未被阻挡。

“社区双师”课堂就像一座桥梁,一头连着山区,一头连着外界优质的家庭教育资源,为山区家庭教育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为促其落地,怀化创新实施“家庭教育讲师联乡到村工作机制”,按照科学统筹、就近就便的原则,让家庭教育讲师以“一对一”或“一对多”的模式联乡(镇、街道)到村(社区),精准下沉至村(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同时,在省级双师模式基础上,深化为“名师(专家)+骨干(讲师)+助导师(本地力量)”的三级协作模式,精准针对资源下沉难、服务持续性弱等痛点发力。

截至目前,怀化市13个县市区已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和实践活动711场,其中“社区双师”课堂100场,有效覆盖家长5000余人次。活动重心明显向基层乡镇及村(社区)倾斜,其中沅陵县79%的场次、洪江市60%的场次,以及芷江、中方、会同三县的全部场次均设在偏远乡村。

微信图片_20250905171239_84_268.jpg

课程本土化落地,创新模式让育儿知识“活”起来

“以前听专家讲,感觉好是好,就是不知道咋用。现在有助教老师掰开了揉碎了讲,还能手把手教,带娃顺手多了!”一位二孩妈妈说出了家长们的心声。

精准的服务源于对需求的深耕。

怀化市妇联调研发现,83%的农村家长最急需“亲子沟通技巧”和“儿童行为管理”指导,76%的家长希望课程案例“更贴近本地生活”,这些发现为“双师课堂”指明了方向,必须在“精准滴灌”上实现突破。

各地因地制宜改造课程。洪江市结合乡土文化,引入非遗传承人参与实践教育,增强课程感染力;芷江县在课程中融入“三多三少”(多倾听少否定、多共情少说教、多示范少指责)理念,重点增加祖辈沟通技巧;溆浦县在穿岩山森林公园设亲子拓展项目,形成沉浸式教育模式……

这种“名师视频+本地故事实践”的模式,让城市专家的“云端讲堂”丝滑落地到乡村学校的“田间课堂”。据介绍,超85%的参与家长表示亲子沟通摩擦减少,50%的家长在学习后养成了亲子共读的习惯。

整合多方资源,构建长效服务传递暖心关怀

课堂之外,持续的关怀同样暖心。

“‘双师课堂’救了我家!”红星街道的唐女士感慨道。过去,因儿子沉迷手机游戏,家中“战争”不断。她在辅导骨干指导下制定了“家庭手机公约”,在助导师鼓励下坚持“积极倾听”,遇到新问题即刻与老师沟通,半年后儿子游戏时间自律,成绩也提升了。

怀化市妇联还联动教育、卫健、司法等部门,携手公益组织、社区力量,拧成一股服务的合力,共同为家庭教育提供坚实支撑。

会同县青朗乡的助导师黄通良是位退休医生,走访时发现学员吴大姐脸色不好,对“两癌”筛查回避,于是耐心讲解重要性,又陪着吴大姐去检查并帮忙申请了妇联的救助资源。吴大姐后来总念叨:“来学习怎么教孩子,还被你们惦记着健康,妇联真是‘娘家人’!”

从城市到乡村,从课堂到生活,怀化市“社区双师”课堂的探索,成为推动“向阳花行动”走深走实、促进城乡教育服务均等化的生动实践。怀化市妇联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深化“社区双师”课堂模式,让家庭教育的阳光普照五溪大地,为培养新时代儿童筑牢家庭根基。


编辑:美伢

二审:吴雯倩

三审:陈寒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