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女报/凤网讯(通讯员 苏靖雯)8月29日-30日,七夕佳节前后,湖南湘绣博物馆内古韵悠长,七夕绣游记、转角遇“绣缘”、芙蓉心动季等活动好戏连台,来自长沙芙蓉区各行各业的青年男女欢聚一堂,在千年湘绣的浸润中感悟家庭温情与真谛,20对嘉宾达成初步交友意向……这是长沙市芙蓉区“爱尚她”女性成长计划推出的非遗主题交友联谊系列活动场景。这种让非遗“活”起来的文明实践,正为湖南“湘亲湘爱”联谊交友活动和长沙女性友好型城市建设注入独特的“芙蓉智慧”。
作为中国四大名绣之一,湘绣2000余年的历史底蕴中,藏着深厚的家庭伦理与匠心智慧。“莲花喻清廉、石榴喻和睦、鸳鸯喻相守”,这些镌刻在绣品里的文化密码,成为芙蓉区妇联推动家庭文明建设的独特抓手。自2024年起,区妇联选定湖南湘绣博物馆为核心阵地,以交友联谊为主要形式,联动韭菜园街道、汤家岭社区及驻区单位、企业学校、本土品牌,将婚恋引导、家庭教育、女性成长与湘绣文化深度融合,让沉睡在博物馆里的非遗技艺,变身引导正确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的“活教材”。
“以前总觉得家风是抽象的大道理,绣完这朵‘和睦石榴’才明白,家人团结就像丝线交织,要用心经营。”在“湘绣里的家风故事”实践课上,参与活动的青年小李拿着刚完成的绣品感慨道。这堂专为青年打造的家风原创课,用“具象实践”打破了传统家风教育的刻板印象。
非遗传承人介绍,“石榴多籽”象征的家族凝聚力、“莲花出淤泥不染”传递的廉洁治家理念,让青年在纹样解读中筑牢家庭认知根基;结合“掺针”“鬅毛针”等技艺特性,将“分线需细心、针法要悉心”的绣娘精神,类比为婚姻经营中的耐心包容、家人相处时的换位思考,让“一生相守”的婚恋真谛在技艺讲解中自然传递;青年亲手绣制“家和万事兴”“孝亲图”的过程中,传承人同步分享“言传身教”的家教智慧,让专注与耐心转化为未来经营家庭的态度。
打破传统联谊浅层寒暄的局限,芙蓉区妇联还以湘绣技艺为纽带,打造了以艺为媒的交友新范式。活动现场,青年男女两人一组分理湘绣丝线,在分工配合中打破陌生隔阂,领悟包容互补的相处之道。截至目前,共开展交友联谊活动6场,已有300余名单身青年参与活动,40余对男女达成初步交友意向,优秀传统文化正成为青年交友联谊的情感粘合剂。
不仅让文化“活”起来,更让文化“火”起来。为推动婚恋服务长效化,芙蓉区妇联进一步拓展文旅融合场景,激活文化服务的经济价值。在湘绣博物馆的中式婚服展区里,龙凤褂、秀禾服搭配湘绣婚庆挂毯、刺绣喜帕,尽显“湖湘味”婚俗魅力;联合芙蓉金饰珠宝等品牌推出的新中式古法凤冠、鸳鸯纹手链,结合“全城寻宝记”赠卡活动,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消费的无缝衔接;更有串联起湖南湘绣博物馆、浏阳河婚庆公园等文旅地图,引导青年在文化体验中深化情感;同步开展的招聘会、绣娘夜校、女性创业培训,带动了辖区文旅消费,实现“文化传承、交友服务、经济发展”三方共赢。
一针一线绣出文明底色,一丝一缕织就幸福图景。芙蓉区妇联以湘绣非遗为笔,在家庭文明建设的画卷上描绘出别样精彩,既让千年技艺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更以文化之力为家庭幸福、社会和谐注入持久动能。
编辑:罗雅洁
二审:唐天喜
三审:邓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