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女报/凤网讯(记者 罗雅洁)9月28日,联合国妇女署与国际农发基金联合项目调研座谈会在长沙县召开,湖南省妇联副主席卢妹香,联合国妇女署中国办公室农村妇女经济赋权项目经理王青,省农业对外经济合作中心主任陈克云出席会议,省妇联妇女发展部部长陈敏主持会议。省妇联妇女发展部成员、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 10个项目县市区妇联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长沙市、县妇联相关人员列席。
座谈会的举办,是为了进一步促进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贷款湖南省乡村振兴示范项目的实施。该项目是我省利用国际农业发展基金贷款第三个项目,联合国妇女署积极参与,于7月20日正式启动,在湘西州龙山县、古丈县、泸溪县、凤凰县,邵阳市隆回县、邵东市、大祥区,常德市桃源县、石门县,郴州市汝城县10个县市区执行,项目区位于覆盖128个行政村,预期受益农户人数32.8万多人,其中约17%为精准扶贫确定的建档立卡贫困户,50%为妇女,30%为青年,30%为少数民族。
据悉,该项目实施期为5年,总投资12.3亿元人民币,其中国际农发基金贷款6,020万美元。目的是让在脱贫攻坚中脱离极端贫困的贫困户和脆弱户,增产并提高经济应变能力;发展目标是为农村脆弱群体,特别是青年和妇女,提供更多创收机会,提高农业产业中实施经营主体利益分享机制的包容性,提升农村人口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能力。
会上,陈克云对项目作了介绍,10个项目县市区妇联结合自身情况,汇报了项目实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并就下一步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陈克云表示,国际农发基金在项目《设计报告》中对妇女在项目中参与的指标和活动提出了一系列目标,包括至少在每个县扶持4个由妇女创办的经济实体、经济实体中参与生产经营活动的妇女比例应高于本村妇女比例、在这些实体中参加培训和能力建设活动人员至少60%为妇女、妇女创业可获得至少25%的启动投资等。农发基金还要求,在项目全部受益人数中,妇女应达到50%的比例,即16.4 万人。
王青表示,农村妇女面临着缺乏社会认同、抗风险能力差、在疫情等极端事件下经济效益不稳定等问题。该项目支持农村妇女经济赋权,通过建设农村妇女组织网络、生态农业理念培训、市场连接、政策倡导等,可加强农业企业的包容性和发展、改善对农村商业发展和农村社区生计的服务、改善具有气候适应性的基础设施和农村环境,让农村妇女获得体面的收入和经济自主权。
卢妹香就如何实施好该项目提出了三点思考。一是高度重视。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妇女纲要和儿童纲要的发行之年,该项目落地湖南,对巩固扶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二是细化目标。要明确妇联在该项目中充当什么角色、履行什么职责、实现什么目标,结合“两纲”、世界妇女发展的需要,通过对管理手册的学习,把项目变成目标,把目标变成一个个细小的任务,再逐个具体落实。三是主动作为。要建好工作群,出台相关文件,做好管理手册的培训,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创新方式方法,形成可向全国推广的经验案例。
与会人员还走访调研了湖南省巾帼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长沙县地锦农场及长沙哲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并为湖南特色农业发展点赞。
编辑:郭轶琳
审核:陈寒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