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广东队球员王睿泽(上)在比赛中突破上篮。图/新华社
文/王济川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各项赛事进行得如火如荼,这场三地首次联合承办的体育盛会,既是“一国两制”在体育领域的创新实践,更是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的生动注脚,让全运力量在湾区大地激荡,让民族精神在竞技赛场升华。
创新办赛,铺就协同发展新路径。全运会首次实现三地联办,打破了地域界限与体制壁垒,构建起高效联动的办赛新格局。90%以上竞赛场馆采用现有设施改造升级,不新建大型场馆的务实举措,践行了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彰显了可持续办赛的责任担当。跨境赛事项目中,运动员通过人脸识别、前置查验等技术实现“无感通关”,港珠澳大桥上的赛道串联起三地风景与情谊。奖牌以木棉、紫荆、莲花象征三地共生,火炬传递穿梭于粤港澳地标之间,每一处细节都凝聚着融合智慧。这种创新模式不仅降低了办赛成本,更推动了三地在赛事组织、后勤保障等领域的深度协作,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体育范本。
体育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全运会的魅力在于全民共享。本届全运会大幅扩容群众赛事至23个大项166个小项,实现全年龄段覆盖。舞龙、舞狮等岭南特色项目跻身竞赛序列,让民间体育文化登上国家级赛场;社区球场的友谊赛、校园里的健身打卡、广场上的太极展演,让运动激情渗透到生活的每个角落。从青少年挥洒汗水的身影到老年人从容健身的姿态,不同群体都能在体育中收获快乐、强健体魄。这种全民参与的热潮,打破了专业赛事与大众健身的隔阂,让全民健身从口号变为日常,夯实了体育强国的群众根基。
赛场是竞技的舞台,更是精神的熔炉。运动健儿们奋力拼搏、突破自我,用坚韧诠释体育精神,用汗水书写青春华章。各地青年在竞技中相知相交,在交流中增进共识,让团结奋斗的民族精神在赛场内外升华。观众们为每一次冲刺喝彩,为每一次坚持动容,在胜负之外感受体育传递的正能量。这种精神力量超越了赛事本身,转化为攻坚克难的勇气、团结协作的智慧和奋发向上的动力,激励着人们在各自岗位上勇毅前行。全运会不仅见证了运动成绩的突破,更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为民族复兴注入了不竭的精神动力。
一场体育盛会,既是精神盛宴,更是发展契机。本届全运会推动体育与文旅、科技、健康产业深度融合,赛事期间的旅游热潮、文创产品热销,带动了消费增长与村民增收。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让赛事运行更高效、观赛体验更便捷,为体育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实践经验。绿色办赛理念的践行,推动了城市基础设施升级与生态环境改善,让赛事成果长期惠及民生。更重要的是,全运会点燃的健身热情,将持续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让体育成为提升人民幸福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载体。
湾区潮涌千帆竞,全运燃情启新程。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创新之姿、惠民之心、团结之力,在体育强国建设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从三地协同的办赛突破到全民参与的健身热潮,从赛场内外的精神传承到产业融合的发展实效,这场体育盛会所激发的力量,正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强大动能。
来源:红网
编辑:阿挽
审核:吴雯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