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中国丨共赴“乌镇之约”,驶向数智新未来

2025-11-06 阅读数 7717

711e58ae-7341-4e1a-a453-3890de5cacae.png

乌镇景区入口处的世界互联网大会标识。(图/国际在线)

文/唐陶猷

水乡桨声未歇,数字浪潮已奔涌十二载;古镇石桥依旧,智能星火正织就万里图。11月6日,以“共筑开放合作、安全普惠的数智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的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乌镇启幕,这座千年水乡再次成为全球数字文明的聚焦点。

2014年首届乌镇峰会召开以来,乌镇数字经济相关的企业从12家增长到1000多家,乌镇数字经济产值占规上产值比重从2014年的15.8%,提高到2024年的47.3%。乌镇的巨变,是数字中国建设的一个缩影。这是一场由政策前瞻布局、应用驱动与生态协同赋能的系统性演进。

受益于世界互联网大会的红利效应,乌镇见证了不少智能技术从展品到商品的蜕变历程,乌镇也变得愈加“智慧”。从精准指挥交通的机器人交警到一键叫车智慧出行、智慧幼儿园、“e桐养”智慧养老、“智能医务室”体检……这些场景既考验着技术的成熟度,也检验着应用的亲和度。正是这种技术与民生的深度融合,让人工智能创新既有技术锐度,更有民生温度,开辟了以应用牵引技术、以市场滋养创新的独特路径。从乌镇看全国,2024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0%左右,数字经济规模稳居世界第二,中国数字经济动能澎湃。

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人工智能将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产生深远影响。回望十二载发展历程,我国始终以“掌握主动权”为核心,把握时代发展大势,通过前瞻性构建顶层设计、系统性提供方向引领。从《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战略擘画,到《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人工智能+”行动的纵深推进,政策推动人工智能技术攻关从早期的技术跟跑,逐步转向全产业链、多领域的系统布局,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腾飞发展筑牢坚实根基。

相比以往,本次峰会AI味更突出。特设“六小龙乌镇对话”,前沿科技企业负责人围绕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发展等前沿趋势进行交流。“互联网之光”博览会首次在博览会开幕式环节引入人形机器人,围绕AI前沿、AI生态、AI+产业等领域设置主题展区,首次举办互联网科普活动。今年的博览会还将集中展示千余项大模型、智能体、智能终端等数智新品。

面对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的风险挑战,乌镇峰会将助力全球互联网领域在创新与治理间找到平衡。本次乌镇峰会设置了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治理论坛,将邀请来自全球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围绕强化技术反制、健全伦理规范、完善协同治理等深入探讨。峰会还将展示大模型等技术在抵御网络安全风险等方面的应用案例。

领跑的真正价值,在于发展的可持续力与理念的感召力。乌镇峰会不仅汇聚了全球智慧的洞察力,更彰显了中国方案的影响力。今年也是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十周年。十年理念深耕,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倡议,正从中国方案发展为国际共识,思想共识不断化为具体行动。从技术普惠于民、缩短数字鸿沟的国内实践,到依托数字丝绸之路,为发展中国家培养人工智能人才的国际担当,中国正以开放姿态推动国际合作,在共建共享中凝聚发展合力。

“智”汇乌镇,一个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的数智未来正在向我们走来。


来源:红网

编辑:阿挽

审核:吴雯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