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中国丨湘超“烟火气”是群众性体育最好的样子

2025-09-08 阅读数 40746

长沙队首战告捷,队员们高兴欢呼。

□彭琼英

9月7日晚,湘超揭幕战的哨声划破长沙夜空,4万余名观众的呐喊与看台外街巷升腾的消费热浪交织,勾勒出一幅群众体育与城市生活深度交融的鲜活图景。

如何“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建设体育强国”,湘超给了一个答案。它所蕴含的“烟火气”,正是群众体育扎根社会土壤、回应时代需求的生动实践,不仅打破专业竞技壁垒,让体育回归大众日常,更成为国家体育事业连接民生幸福、城市活力的重要纽带。

群众体育的“烟火气”,彰显了体育事业“以人为本”的初心。湖南14个市州全员参与湘超,从机制设计上便注入“普惠基因”:面向全社会公开招募球员,每场比赛至少要有3名16-18岁中学生登场,“不设门槛、拥抱多元”的方式,让体育不再是专业选手的“专属领域”。

比如首战获胜的湘超长沙队阵容里,既有中超退役的专业选手,也有国企职员、高一学生。其中,20岁的李章毓头球破门,成为本届联赛“首球功臣”;36岁的杨柯点球制胜,续写着热爱与坚持;高一学生陈祥轩在与成年人的对抗中,收获了超越年龄的自信。“普通人也能上场”,恰恰印证了群众体育的核心价值,为每一个热爱体育的人提供绽放的平台。

这份“烟火气”,更催化了社会的情感联结与文化认同。湘超揭幕战的票务5.5万人预约,5分钟售罄。球迷们自发为球队荐战歌、蹲守训练场助威。场内场外热梗频出,13个市州隔空呐喊“输谁不能输长沙”。首战娄底对长沙,长沙地铁一号线投放的“娄底号”专列以“征战湘超,硬刚到底”的宣言传递城市底气。

赛场之外,球迷因“为家乡队加油”结识新朋友,社区因“组队看球”拉近邻里距离,陌生人因一句“你觉得今天谁能赢”打开话匣子。因赛事而生的情感共鸣,不仅让日常生活多了份热络,更在“为城市争光”中强化了地域文化认同,让群众体育的“烟火气”转化为城市发展的“精气神”。

有“烟火气”的赛事,释放城市全方位的活力。释放体育消费潜力,是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湘超以“体育+文旅+消费”为主线,推出多条“湘超,超好玩”主题线路,让观赛与畅游三湘深度结合,把“观赛福利”变成“城市吸引力”。

如长沙市天心区设置8个观赛第二现场,“湘超市集”里美食与文创交织,消费点燃市民热情,实现“赛场联动卖场、场内带动场外”的良性循环。放眼全国,这样的“烟火气”效应早已显现:贵州榕江“村超”让小城餐饮、住宿订单翻倍,带动近200亿元旅游综合收入;江苏“苏超”打造“边游泳边看球”“看球赏烟花”的新场景,点燃城市夜经济。当体育事业的“大方向”与群众需求的“小切口”精准对接,体育便不再是孤立的产业,而是激活体育消费、推动产业升级的鲜活力量。

当湘超的呐喊声穿透市井,当群众体育的“烟火气”弥漫街巷,我们看见一条清晰的路径,那就是,让普通人找到热爱,让城市焕发活力,让国家发展健康向上、朝气蓬勃。这是群众体育最该有的模样,更是通向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好评中国系列评论栏目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


来源:红网

编辑:罗雅洁

审核:唐天喜

  红网 彭琼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