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国评论丨扩大内需,是经济发展之翼

2025-05-19 阅读数 6640

文/蒋本旺

在风云变幻的全球经济舞台上,内需,无疑是我国经济巨轮破浪前行的关键动力。它不仅是稳定经济运行的压舱石,更是增强战略主动的长久之策,关乎着经济发展的大局与民生福祉的提升。提振消费,扩大内需,如鸟之有翼,能翱翔千里。在当下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扩大内需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已然成为经济领域最为紧迫且关键的任务。

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源泉。我国拥有14亿人口,其中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如此庞大的人口基数,形成了超大规模的内需市场,这是全球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比拟的优势。这一市场潜力巨大,消费需求多元,投资空间广阔,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外部环境复杂多变,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这些因素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与此同时,国内也面临着内需不足、经济运行分化、重点领域风险隐患较多、新旧动能转换阵痛等问题。然而,面对重重困难,我国积极采取措施,大力推出“两新”“两重”政策,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国内需求,进一步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扩大有效投资。通过一系列政策的实施,社会信心得到有效提振,经济明显回升。内需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更加稳固,充分彰显了扩大内需政策的显著成效。

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持续上升的当下,推动经济回升向好,更加需要依靠内需,尤其是扩大消费需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高瞻远瞩,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2025年经济工作九项重点任务之首,并作出一系列具体部署,这犹如一盏明灯,为我国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意义重大而深远。它有利于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激发内需潜力,以需求牵引供给,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有利于防范化解内外部风险挑战,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优势;有利于夯实国内大循环,带动和引领国内国际双循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提振消费,是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重中之重。要增强消费能力,提升消费意愿。通过加大财政对终端消费的直接投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推动居民收入稳定增长,让老百姓有钱消费。持续优化促消费政策,完善相关制度,改善消费环境,加力扩围“两新”政策,安排更多资金,将更多消费品纳入支持范围,优化补贴发放流程,让老百姓愿意消费。要适应消费结构变化,增强供需适配性。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日益多元化、个性化,对健康、养老、托幼、家政等服务消费的需求不断增加,对文化、旅游、体育、演出、数字等新型消费的热情持续高涨。因此,要加快完善相关支持政策,鼓励各类经营主体提供多元化服务,满足居民多样化的消费需求;大力培育新型消费,开发多样化消费场景,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等特色经济;充分运用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培育新型融合消费业态,为消费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投资,作为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空间依然十分广阔。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提高投资效益”,这就要求我们把握好投资方向,聚焦“补短板、增后劲”。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加快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深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和危旧房改造,补齐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短板,加大科技创新、产业升级、绿色转型等领域投资。要激发投资活力,加强财政与金融的配合,发挥好重大项目牵引和政府投资撬动作用,规范实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稳定民营企业政策预期和发展信心,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加大重点领域制度型开放力度,稳住并吸引外商投资。要优化投资环境,及早谋划“十五五”重大项目,优化投资审批流程,治理招商引资乱象,创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力度,推动降低投融资成本。

扩大内需,是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的长期战略之举,是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增强发展活力和韧性的迫切需要,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增进民生福祉的必然选择,是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实现高水平供需相互促进和动态平衡的重要支撑。我们要深刻领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将扩大内需这一长期战略落到实处,坚决破解需求不足的突出症结,让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向着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稳步迈进。


来源:今日郴州

编辑:徐珂

审核:唐天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