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国评论丨濂溪时评:以人工智能之智,铸强国发展之基

2025-04-29 阅读数 20356

文/杨芳芳

在科技浪潮汹涌澎湃的当下,人工智能已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力量。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聚焦人工智能发展与监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自立自强,突出应用导向,推动我国人工智能朝着有益、安全、公平方向健康有序发展。这为人工智能在新时代的奋进征程指明了方向,赋予了新的使命。

坚持自立自强,是攻克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的“定海神针”。科技竞争,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人工智能领域,基础理论与关键核心技术是立足的根本。我们必须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中力量,持续深耕基础研究,向高端芯片、基础软件等“卡脖子”难题发起冲锋,构建自主可控、协同运行的人工智能基础软硬件系统。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摆脱对国外技术的依赖,在全球人工智能竞争中赢得主动权,挺起中国人工智能发展的脊梁。就像“嫦娥”奔月、“蛟龙”入海,凭借自主研发的技术,在浩瀚宇宙与深邃海底留下中国印记,人工智能领域也需这般自立自强的精神,开辟属于自己的天地。

突出应用导向,是释放人工智能巨大潜能的“金钥匙”。我国数据资源海量、产业体系完备、应用场景丰富、市场空间广阔,为人工智能应用提供了肥沃土壤。推动人工智能与产业深度融合,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是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必由之路。在医疗领域,人工智能辅助诊断,让疾病筛查更精准高效;在交通领域,智能交通系统缓解拥堵,提升出行体验;在工业制造领域,智能制造优化生产流程,提高产品质量。从田间地头到繁华都市,从传统产业到新兴业态,人工智能正以其独特优势,赋能千行百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推动健康有序发展,是护航人工智能行稳致远的“压舱石”。人工智能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也潜藏着风险挑战。虚假信息传播、个人隐私泄露、伦理道德争议等问题不容忽视。我们要把握发展趋势与规律,加紧完善法律法规、政策制度、应用规范与伦理准则,构建全方位监测预警与应急响应体系,让人工智能在安全、可靠、可控的轨道上疾驰。只有筑牢发展底线,才能让人工智能这把“双刃剑”更好地造福人类,为社会发展添砖加瓦。

广泛开展国际合作,是拓展人工智能发展空间的“助推器”。人工智能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中国愿与世界携手,帮助全球南方国家提升技术能力,弥合全球智能鸿沟。通过加强发展战略、治理规则、技术标准的对接协调,推动形成全球治理框架与标准规范,让人工智能发展成果惠及世界各国人民。在合作中交流,在交流中进步,共同开启人工智能造福人类的新篇章。

人工智能的时代浪潮已经涌起,我们要以自立自强为帆,以应用导向为桨,以健康发展为舵,以国际合作为翼,在人工智能这片广阔海洋中乘风破浪,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强大的科技力量,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来源:汝城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喜之郎

审核:吴雯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