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中国·漫评丨“双创”潮涌 激发大学生敢闯善创活力

2025-04-16 阅读数 34069

漫画/邓尧

□李意一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构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发挥创业带动就业作用,优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支持高校毕业生发挥专业优势到新业态新模式、中小微企业等就业创业。”这意味着将强化大学生“双创”服务置于国家战略高度,推动人才要素与产业变革深度融合。

在数字经济转型亟待青年创客突破核心技术、乡村振兴焕新呼唤青年投身实践、银发经济崛起期待青年智慧注入、健康中国建设需要青年创新探索的当下,作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大学生正以敢闯敢试的担当和蓬勃向上的创造力,成为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引擎。

厚植大学生创业生态的“沃土”,需要多方协同发力。例如,湖南推出“七个一”创业扶持政策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并举办“金种子杯”大学生创业大赛让“金种子”生根发芽;深圳大学实行创新创业自主实践学分认定制度,鼓励本科生开展创新创业自主实践活动、促进个性发展;“京彩大创”北京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基金,持续为大学生创业团队提供资金支持和保障……政策供给与创新需求的共振,正在开拓青年大学生发展的“新赛道”,催生属于这个时代的“创新奇点”。

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新登记注册的市场主体中,大学生创业者超过500万人,在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娱乐业、科技应用服务业等以创新创意为关键竞争力的行业中,青年占比均超过50%。这组数据不仅打破了“创业=就业缓冲带”的传统认知,更印证了当代大学生积极投身“双创”热潮,用创意激活文化基因、用科技赋能传统业态。

比如,今年年初“杭州六小龙”的爆火出圈就是典型案例。大学生创业者与科技人才在杭州的成功,既得益于城市政策、高校资源的支持,也源于他们对技术创新的执着追求和灵活的市场应对能力。他们通过政策红利、产学研合作、技术攻坚,将个人成长与城市发展紧密结合,成为“杭州六小龙”崛起的关键驱动力。

创业不再是毕业季的“百米冲刺”,而是贯穿人才培养全周期的“接力赛”。当制度创新突破政策供给与需求响应的简单循环,当创业理念从“生存型”到“价值型”的升维,大学生群体将释放出惊人的创新潜能。这需要构建“政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共同体,共同培育滋养创新的文化土壤,让每个创意都能找到破土的裂缝,让每份热爱都拥有绽放的舞台,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青春力量。

(好评中国系列评论栏目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


来源:红网

编辑:罗雅洁

审核:吴雯倩

  红网 李意一 邓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