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二月,万物竞发。
2月5日是蛇年首个工作日,湖南召开招商引资工作座谈会。会议规格很高,省委书记沈晓明,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出席并讲话,省政协主席毛万春出席。
2月5日,全省招商引资工作座谈会在长沙召开。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唐俊 刘尚文 摄
这是湖南连续两年将“新春第一会”锁定招商引资,释放出湖南高度重视经济工作,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
这场高规格会议背后,藏着怎样的深意与新意?
招商引资之变
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抓手”,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源头活水,也是体现一个地方发展后劲的关键要素。
反之,实践也越来越证明,随着高质量发展的推进,对招商引资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招商引资必须达到更高水平才能满足新时代发展需要。
因此,去年以来,党中央先后就规范招商引资行为、促进招商引资高质量发展等作出系列部署和要求。比如,不得违规实施财政和税费优惠、不得违规实施用地优惠、不得突破资源环境制度和政策规定、不得违规举债招商引资,划出了招商引资必须严守的底线红线。
没了“税费优惠”,地方招商引资还能靠什么?
湘伴君注意到,近期,全国各地都在优化招商引资政策举措,比如,上海市探索应用场景、科技研发、投资联动等招商新模式;广州市推行“市场+资源+应用场景”招商引资新模式,等等。
上海临港新片区成立招商服务一体化平台,探索新的招商引资模式。图源 看看新闻
因时而变,随势而动,积极创新现有招商引资的理念和模式,是包括湖南在内的每个地方都必须直面的必答题。
湖南靠什么招商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湘伴君先跟大家分享一个在座谈会上发言的“优等生”案例。
作为园区代表,株洲高新区主要负责人公布了一组数据:株洲高新区两年引资400亿元、项目109个,100%履约。
这意味着,这两年株洲高新区引进的项目,每一个都实实在在落地了。这个100%实属不易。
株洲高新区。
成绩如何取得?株洲高新区分享了“四招”:
精准选商。改变过去“捡到篮子里都是菜”的做法,从“求数量”转向“重质量”;
“链式招商”。围绕主特产业,推动强链补链延链,让上下游企业抱团扎根,形成生态圈;
情感认同。比如通过湘商回归、校友回湘活动,将朋友圈的感情交流和技术探讨,催生为产业项目;
全程护航。建立“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企业服务”三段式全周期服务机制,让企业在每一项服务事项中去感知营商环境和产业生态。
2024年11月21日,“校友回湘”新能源产业链专场推介会在长沙举行。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田超 孟姣燕 摄
由此可见,一些地区已经率先转变思想观念,把招商引资的主要精力从比补贴、比优惠转变到比服务、比降低企业综合运营成本上来。
正如外资企业代表OST湖南锦智光电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权永吉在座谈会上发言时所说,在项目洽谈和落地过程中,相关部门积极主动帮助企业解决了生产经营资金、厂房建设等一系列问题,创造了OST在海外投资的最快速度。“湘潭高效务实的专业服务和对外资企业的关心关爱让我们备受感动,也坚定了我们投资湘潭的信心和决心。”
亟待破解的难题
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招商不易留商难,如何突出自身的独特优势,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亟待破解的关键课题。座谈会上,省委书记沈晓明强调重点要做到“五个着力破解”:
●着力破解招商引资“内卷式”竞争的问题
●着力破解招引项目质效不高的问题
●着力破解招商引资方法不多不新的问题
●着力破解园区主阵地作用发挥不够的问题
●着力破解营商环境不优的问题
比如,破局“内卷式竞争”,要从“拼补贴”转变到“拼内功”“拼口碑”的阶段,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帮助企业降低综合运营成本,变得越发重要。
对于园区来说,作为招商引资的主战场、主力军,要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把主要精力聚焦到增强经济功能主责主业上,把主要力量投入到招商引资中,全力为招商工作提供服务保障。
提升项目质效,关键要从“铺摊子”到“强链条”精准跃升,更加注重资金到位率、项目开工率、产业项目占比、税收贡献、就业岗位带动等质量效益指标,不能一签了之,项目真落地真见效才是真本事。
广泛学习借鉴兄弟省市的经验做法,结合湖南实际积极探索产业链招商、平台招商、基金招商等方面的好机制好办法,吸引更多优质生产要素,确保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才能支撑起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
2月2日,湖南湘江新区举行2025年“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湘商新春恳谈会。
向春而行,奋力奔跑。新的一年再次吹响了全省招商引资的号角,始终保持“拼”的姿态、“盯”的韧劲、“实”的作风,就一定能以招商引资新成效拼出经济发展新气象。
来源:湘伴
编辑:陈雪炎
审核:吴雯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