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怎么拿到芝麻开门的密钥?

2013-05-13 阅读数 500014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五四重要讲话系列评论之四

青年,怎么拿到芝麻开门的密钥?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2013年的5月4日,因为一场党和国家领导人与党和国家建设者的对话,创新的命题再次激荡着青年的心扉。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不缺梦想与创造。美丽的嫦娥承载着古人飞天的希冀奔向遥远的寒宫;明朝的“万户”用自制的火箭宣示着逐梦的决绝;粉身碎骨的冯如造飞机只为“壮国体,挽权利”。

这是古人先贤的想象创新。

这是人类个体的创造创新。

当这些创新只是人类个体或群体中的个别杰出表现时,作为青年,那时的你,可以选择循规蹈矩,躲进小楼成一统。

可是21世纪,创新已不再是个体的卓越行为,而是转变为人类生存竞争必不可缺的一种素质。你看,世界主要国家无一不在积极谋求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无一不想在世界上更多、更快、更有效、更可持续地创造财富,取得发展。当《2012-2013年全球竞争力报告》告知全世界,中国位列第29位,与瑞士、芬兰和美国等国家相比,创新仍是处在效率趋动型发展阶段的中国隐隐发作的痛;当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的2013年悄然来临,我国近700万大学生用渴望的眼神寻觅着发展;当著名数学家苏步青,在九十高龄仍以“丹心未泯创新愿,白发犹残求是辉”讲述心怀;当大洋彼岸的青年扎克伯格、林书豪发出比一比、赛一赛的挑战,此时的你,作为中国的青年,是否还能安于两耳不闻窗外事,浊酒一杯梦万重?

国与国也好,人与人也罢,玉树临风时,高端对决际,竞争的武器唯有创造,获胜的秘诀唯有创新,它们才是拿到芝麻开门的真正密钥。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是千百年来中华儿女的共同梦想,创新是时代对青年的深切呼唤,也是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创新不再是中国青年一个人的战斗,中青年人才群体已经成为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今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技进步奖项的项目完成人中,45岁以下的中青年科研人员比例达到44.2%;在航天科技15万员工中,35岁以下青年超过54%,型号总设计师、总指挥中,45岁以下的已经占了46%。

编辑:孙银丰

  习近平 创新 中国青年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