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江华瑶族自治县扶贫“秘密武器” 多种扶贫模式并行共同助力旅游扶贫

2017-07-29 阅读数 318502

江华瑶族自治县扶贫 旅游扶贫 江华瑶族自治县旅游扶贫

幽深奇特的秦岩溶洞

凤网/TOP旅行讯(见习记者 刘彦宇)“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刚走进秦岩溶洞,跳出在脑海的就是叶圣陶先生的《记金华的双龙洞》,此洞非彼洞,却异曲同工。7月29日,全国网媒湖南行媒体团走进江华瑶族自治县秦岩风景区,揭秘这个“神州瑶都”是如何旅游扶贫……

秦岩位于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县城沱江镇东南38公里的白芒营镇秦岩村秦山,相传为秦始皇开疆屯兵之遗址,是江华八景中颇有影响的胜景溶洞,属喀斯特地貌。秦岩千资百态,胜景宜人。全长3.8公里,其中地下水路1000米,洞内约6.8万平方米,深洞蜿蜒曲折,悬壁高挂,石浆钟下乳,琳琅满目,全岩三个溶洞,洞洞相连,景色无限。

秦岩旅游风景区2002年9月正式开发,2009年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年接待游客70万人次。秦岩村位于国家AAA级景区秦岩脚下,距离县城沱江镇38公里,毗邻S335省道,交通十分便利,是平地瑶民俗文化中心,是全县乡村旅游的核心旅游圈。秦岩村因喀斯特地貌溶洞——秦岩而得名。2016年秦岩村、漕渡村、箭山村、洪泥塘合并组成秦岩村,现有2227人,480户,其中党员58人,总面积7.5平方公里,耕地90公顷。该村依山傍水,自然条件优越,生态环境良好,田园风光秀美,民俗文化浓郁,保存有较为古老的平地瑶村寨,古民居、古建筑保存的较为完好。

如此优越的地理优势,秦岩村如何利用起来成了村民脱贫致富的关键。

江华瑶族自治县扶贫 旅游扶贫 江华瑶族自治县旅游扶贫

幽深奇特的秦岩溶洞

近年来,该村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围绕生态民俗,依托秦岩景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动扶贫,走出了一条特色生态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脱贫之路。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投资近1200万元,建成了漕渡乡村旅游点;投资近500万元,种植油葵500亩、柑桔800亩、杨梅200亩、西瓜种植500亩;投资1100万元,建成景区周边洪泥塘农庄、龙腾山庄、秦岩山庄、平湖山庄和芦坝岩农庄等农家乐10余家。通过景区带村的扶贫方式,带动贫困人口2000余人创业、就业。

为通过“旅游+”推进扶贫攻坚,近年来,该县先后出台旅游产业扶贫方案和鼓励旅游企业吸纳当地贫困对象就业等方面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旅游扶贫。并对创建省星级乡村旅游区的按照星级标准给予1—8万元不等奖励;人社部门、扶贫部门联动,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10多批次技能免费培训,500多人受益。

该县通过“旅游+扶贫”模式,打造了瑶族文化园、秦岩、香草源、井头湾等3A旅游风景区,建成漕渡、牛路、水东、宝镜、消江湾等10多个乡村旅游点。通过景区、乡村旅游点的辐射作用,建成了农庄、休闲农庄、农家乐、家庭旅馆100多个。同时,各乡镇结合风俗,开发出了桃花节、大端午、尝新节、茶文化节等瑶族特色节庆活动,推出长鼓舞、火烧龙狮等多个节日旅游品牌和瑶家织锦、香包、瑶家腊味、瑶山香菇、瑶山蜂蜜等瑶族特色商品,以推进乡村旅游,助力“旅游+扶贫”,帮助2万多贫困人口脱贫。

除了像秦岩村这样的“景区带村”旅游扶贫模式,江华政府还采用“能人带户旅游扶贫模式”、“公司+农户旅游扶贫模式”、“合作社+农户旅游扶贫模式”,多方面共同发展。

“这些成果的取得主要得益于我们坚持四点,政府主导,强化措施;创新模式,精准发力;搭建平台,强化宣传;创建品牌,提升服务。”谈起旅游扶贫的“奥秘”,市委常委、江华县委书记罗建华这样说道。

罗建华表示,“接下来,我们将以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带动旅游扶贫工作、以项目建设推动旅游扶贫工作、以产业扶持发展促动旅游扶贫工作,更快更好地将旅游扶贫工作做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