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网友小欣(化名)发布视频称,她在黑龙江哈尔滨旅游时,发现一名6岁男孩上女厕。在指出不应如此后,遭到男孩母亲持续辱骂,男孩父亲赶来后,也对她进行语言侮辱。目前哈尔滨警方已介入调查。
据澎湃新闻消息,小欣向记者表示,视频上传后,她被男孩母亲举报要求下架视频,眼下她希望对方一家能够向她道歉,不要再恶语伤人。
31日下午,事发地辖区派出所回应,为此事对小欣造成困扰抱歉,并表示将依法依规处理。
在小欣发布的视频中,男孩母亲态度强硬,一直要求当事人道歉,说因为小欣把她的孩子说哭了,“谁说这么点孩子不能进女卫生间”,并多次出现侮辱性语言。
后续男孩母亲还打电话喊来一名男子,小欣说,男子是孩子父亲,来了之后也对她进行语言侮辱。
1月31日,哈尔滨地铁站客服表示,针对此事会向上级反馈。
31日中午,事发地辖区派出所表示,所里正在开会研究此事,正在调查了解具体情况。
31日下午,事发地辖区派出所回应,目前警方正在走访事件知情人,希望当事人尽快联系他们。同时,为此事对小欣造成困扰感到抱歉,警方将依法依规处理。
当事人:
并未说侮辱性话语,男孩刚开始也没哭
记者从当事人处获悉,她进地铁站厕所后,拉开一扇未锁的门,发现一个男孩站在里面,惊吓后说了两句“这里是女厕所”“你是男孩儿你不能上女厕所”。并未说侮辱性的话语,男孩也没哭。
随后,她去了隔壁间。同样在厕所的孩子母亲摔门说:“是哪个女的说我孩子了?”男孩开始哭泣。
孩子母亲将当事女生堵在厕所隔间,称男孩才6岁,可以进女厕所。
女生表示6岁小孩都上小学了,对方回说“你农村的啊,孩子6岁就上小学”。对方要求她向男孩道歉,取得孩子的原谅,“不道歉这事儿没完,谁也别走”。被拒后,对方叫来丈夫与另一名女士,一起辱骂当事人,“你农村的啊,所以你妈一生生一窝,你才没有被好好对待”。
当事女生称,当时自己被吓傻了,因为没有经历过突如其来的谩骂,所以完全蒙了,一直未还嘴。
约20分钟后,孩子母亲被工作人员带走。其间,她仍在叫骂“必须道歉,你伤害我孩子的心灵了”。一男子试图打掉当事人正在录视频的手机。孩子母亲被带离后,当事人因要赶火车离开了。
当事女子称,事发后两三天,自己都处于抑郁、受惊吓的状态。
医生:
孩子从3岁起会有比较明确的性别意识
母亲带小男孩外出上厕所不方便的问题应如何解决?2022年3月,全国政协委员冯远接受人民网视频采访时称,第三卫生间是在厕所中专门设置的、为行为障碍者或协助行动不能自理的亲人(尤其是异性)使用的卫生间。
此概念的提出是为解决一部分特殊对象(不同性别的家庭成员共同外出,其中一人的行动无法自理)上厕不便的问题,主要是指女儿协助老父亲,儿子协助老母亲,母亲协助小男孩,父亲协助小女孩等。
小孩真的什么都不懂吗?早前,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吴媚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孩子实际上从出生开始,性心理就开始发育。到一岁左右就能从爸爸、妈妈的不同上朦胧地意识到男女是有区别的。
从3岁起便会有比较明确的性别意识,他们开始会留意到自己的身体和异性不同,当看到异性的裸露身体时会产生好奇、困惑,例如在更衣室也会盯着异性看。所以认为几岁的孩子“不懂事”的想法是站不住脚的。
在不受到外来特别的刺激之下,仅仅因为出入异性洗手间、更衣室会导致性变态的说法有点夸张。但在孩子明确自己的性别后,还频繁进入异性洗手间、更衣室,会让其认为这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甚至可能让孩子对男女之间的界限产生混淆。而这种影响有可能持续到以后,对孩子的社交和生活造成困扰。
律师:
在公共场所要注意公序良俗
记者联系了江苏法德东恒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蓝天彬律师,他表示,被骂的女生看到6岁孩子上女厕所,可以温和劝导。6岁孩子的妈妈在视频中,反应强烈,情绪失控,反而给孩子造成伤害,适得其反。在公共场所要注意公序良俗,类似的事情应该更多地寻求温和解决。
他称,“虽然我国法律没有具体规定男孩子多少年龄不能进入女厕所、女浴室等场所,不过,从《民法典》规定来看,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换而言之,8周岁以上的男孩子,如果进入女厕所、女浴室等场所,不太合适。“现在的孩子营养好,性别意识启蒙早,六岁的男孩子是否可以进入女厕所、女浴室等场所,则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在实践中也存在争议。”他说。
北京市中闻(西安)律师事务所谭敏涛律师称,孩子的妈妈不依不饶,认为孩子被吓哭,要求视频拍摄者给孩子道歉。让他人道歉的前提是,他人的行为有过错,并造成了伤害。
那么,视频拍摄者有过错吗?小男孩有被伤害到吗?女生进女厕所发现一小男孩,难免会被吓着,进而问了一句,你是男孩,不能上女厕所了?这是一般人的正常反应,谈不上有过错。并且,视频拍摄者是反问小男孩,而不是直接谩骂或者辱骂小男孩,视频拍摄者并没有过错。
而小男孩被吓哭,是因为视频拍摄者的反问吗?从视频来看,不是视频拍摄者吓哭了小男孩,而是孩子妈妈的气势,吓哭了小男孩。视频拍摄者既没有过错,也没有伤害到小男孩,当然谈不上道歉。
反倒是孩子妈妈咄咄逼人,要求视频拍摄者给孩子道歉,还不让视频拍摄者走出厕所。并且,让6岁小男孩上女厕所没有性别意识,如果确实没人带小男孩上男厕所,起码,孩子的妈妈应当守护在女厕所蹲位的门口,防止他人贸然进入,而不是直接放任小男孩自己上女厕所。
视频的最后,孩子的爸爸也在附近,那么,孩子的爸爸就不能带孩子进男厕所吗?幼儿园上厕所也是分性别的,更何况是在公共厕所,更应该有性别意识。这位妈妈的做法,看似是保护孩子,实则是她伤害了孩子,应当道歉的,是孩子妈妈,而不是视频拍摄者。
网友评论
对于此事,有网友反对带6岁孩子进女厕所,“6岁了,如果不是特殊儿童,我认为妈妈可以在厕所外面等孩子自己上男厕了”,“她难道没伤害女生的心灵吗”,“我儿子4岁,我都在男厕门口等着”。“为啥不让孩子爸爸带他去男厕所”
有网友觉得能理解,“这么小的孩子,自己去外面上厕所不安全!能理解妈妈”。
还有网友表示,妈妈伤害的是自己的孩子。
对此,四川省社科院社会学专家胡光伟教授认为,男童妈妈应注意对孩子的性别教育,避免带男童进入女厕。“从社会学的角度讲,人的性别还有社会性别,很多妈妈觉得男孩很小,就把他带到女厕所,这可能会让男孩混淆性别,这个以后会出大问题的。”
他提出,儿童在家里也要注意性别意识培养,妈妈上厕所时男孩不能进去,爸爸上厕所时女孩不能进去,这样有利于社会性别教育。
工人日报评论:
“男童进女卫生间”起争执,真不是一件小事
这事儿你怎么看?
来源:北京青年报、澎湃新闻、极目新闻、九派新闻、大河报、工人日报、湘妹子微信等
编辑:美伢
二审:吴雯倩
三审:邓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