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9位女作家开画展,她们用“笔杆子”描绘湘江北去

2022-12-15 阅读数 16472

今日女报/凤网见习记者 周雅婷

近日,为期一个月的“湘江北去——长沙女作家百里画廊·湘江美景油画展”在长沙漫岩艺术馆正式开展。九位女作家步入画坛,是本次展览的一大亮点。

在文字的世界里,她们书写传奇;而当她们拿起画笔,绘的是山水人文、气象万千。策展人、漫岩艺术馆名誉馆长林子集介绍,本次展览包括唐樱、林子集、嫣青、陈敬、妙青、月琴、彭淑雯、廖茗、刘瑄9名女作家的32幅画作,展现了她们笔下湘江百里画廊的壮美景致。抛开作家与画家的身份,每幅精心绘就的画作背后,都有着她们独一无二的故事。   

8-1.jpg

(艺术馆里,女作家们正在作画。)

绘画记录了女作家们的变化

“今年是我接触绘画的第9年,绘画记录了我这9年以来的变化,我甚至可以从每一幅画中回想起这9年里的很多时光,这对于我来说是不可替代的宝贵财富。”唐樱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长沙市作家协会主席,她告诉记者,画画对她来说和文学创作一样:“什么时候有灵感,就什么时候创作,只是创作的方式不一样而已。”

“我的画作,表现的是断片的岁月、断片的男女、断片的光影、断片的文学、断片的思绪、断片的记忆、断片的韵味……不知不觉堆积成了我们所认知的世界。”唐樱告诉记者,这么多年过去,大家相互影响,艺术的力量真的很神奇,“像林子集老师,最开始只是个纯粹的画家,但现在她既是画家,又是作家了”。

在此次参展的女作家里,陈敬是年龄最大的一位。今年已经70岁的她,去年3月才开始真正拿起画笔。“在这之前,我只是特别喜欢看展览。尤其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那时各种艺术展都在北京,一出差把工作做完,肯定是要看了一场展览再走,特别过瘾。”陈敬并不像其他人一样,能对各种理论信手拈来,“我觉得对艺术的爱好和审美,其实是每个人都可能与生俱来的天赋,只看你有没有去发掘和感受。一个最好的例子,走进展览馆,哪幅画让你震撼,你就会站在那里,停留、欣赏,这就是绘画的魅力”。

在陈敬看来,画是兴之所至,天边的云,湖中的桥,目光所至,一切皆可入画。《云天》画的就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傍晚,有落日、晚霞,干净的云和水,还有此次参展的九位女作家的背影。“在不确定的年份里,需要给大家一点信心和希望。我希望看到画作的观众,能领悟到希望的力量。”


启迪更多女性为喜欢的事前行

此次画展以湘江百里画廊为主题,妙青的作品之一《虹》就将望城剪纸这一传统民间艺术体现在画中,精美的剪纸化作湘江水,随着江水流向更广阔的天地。

妙青想尝试绘画的心由来已久。“一次逛街,店员逗孩子,问他爸爸妈妈是做什么的,他就说我妈妈煮饭扫地、搞卫生的。当时我就在思考:我是不是还有其他的价值可以实现?”

“有些人会讲,你都已经这个年纪了,家里还有孩子,为什么跑来画画?”妙青告诉记者,在她看来,年龄或者身份,不应该成为约束自己内心追求的阻碍。

生活的感悟、与孩子们相处的日常,都是妙青灵感的来源,“有时画两只蜗牛一起散步的背影,有时画一只小猫带着一只小鸡一起看日落……我也画过我的孩子们”。妙青一幅姐姐轻吻弟弟额头的画参加过去年举办的“彼岸·芳华”画展,还被来参展的观众买走了。

从去年开始学习绘画的月琴,和妙青也有相同的感受,“许多女性朋友都有过焦虑的经历,很多女性要么在家里相夫教子,要么就工作,两点一线,来画画之后,排解了心里的郁结。”

“其实也不一定是画画,音乐、写作,哪怕是任何一种爱好,都可能为自己打开一扇新大门,”月琴说,“我们办这个画展,就是想以微薄的力量启迪女性朋友们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为之前进。”

和其他女作家不同,彭淑雯的画笔更多地停留在山村和乡镇,“梦幻乡村系列里主要表现的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农村面貌,用当代的表现手法,画出我心中乡村的美好景象”。

如今,在城市里安了家的彭淑雯还是会经常回村里看看,茅草屋成了干净整洁的独栋小屋,路也不再是深一脚浅一脚的泥巴路。彭淑雯将这些现实的变化都装进了自己的画里,“我心目中的新农村就是这样,一条路走进去,鸟语花香的村庄中,矗立着一幢幢独立的房子,美丽又干净”。


给自己的悬疑小说画封面

相比其他人,美术学院毕业的廖茗可谓是“科班出身”。“但我从美院毕业后开始写作,后来从事编剧工作,完全没有机会去思考画画的事情,所以这个机会对我而言很难得,实现了小时候开画展的梦想。”

《绣女》是廖茗动笔的第一幅作品,如何在平面画布上表现出女孩抽丝引线的动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于是,廖茗发动了家人上阵,“找到了我妈出镜,让她拿根针线挑一下,当我的参考。后来画辣妹子时,我妈还主动给我当模特”。

不止如此,穿什么样式的汉服、绣什么花、刘海是中分还是偏分、专注的表情如何体现,这些问题廖茗一边画一边纠结,躺在床上入睡前都在想,早上再修改,如此反复了半个多月。“刚开始是有些困难,不过之后的《稻花儿香》就是一气呵成。”

今年23岁的刘瑄,是九位作家里年纪最小的一位,她选择的主题却是厚重的秦简。

创作前,她泡在长沙简牍博物馆里,观察每一个字的形状,记住它们的含义,几乎拍下了所有能展出的简牍,“关于战争、法律、生活的各类字形,我都结合每幅画的主题运用了进去。”

一入展厅,左手边连着三幅就是作家嫣青的画作。见证杜甫生命最后岁月的江阁、传说中坠江而亡的楚王御马、爱晚亭与白鹤泉的美景,嫣青将神话传说、诗人诗句入画,是展厅里一道别样的风景。

“我画画有两个原因,一是我喜欢,不管是写还是画,得搞自己喜欢的,才能创作出最好的作品来;二是想满足之前的遗憾。”作为一名悬疑小说家,嫣青的绘画总和文学创作离不开关系。

“视觉画面要比文字更直观,能够真正传达小说内涵的插图和文字结合起来,也是增光添彩。”多年前,嫣青的小说《诡蝶惊情》准备出版,但她却对封面十分不满意,“我否了4个工作室的设计,最后编辑都求我不要再否,不然就没有工作室和我们合作了”。

学了绘画后,嫣青终于有机会把脑海中的画面表现出来。“不仅完成了我当年对那本书封面的想法,还形成了一个面具系列,下一本新书,我就打算用面具系列的其中一幅作为封面。作者比任何人都知道自己的故事想表达什么,在作画时也能更好地体现。”

8-3.jpg

(林子集的《湘江北去·朱雀呈祥》是此次画展的点题之作,画中的星城尽显华浓。)

鼓励更多女性表达心中所想

艺术馆一楼,一幅名为《湘江北去·朱雀呈祥》的作品极其引人注目,恢宏大气的用笔,鲜明的色彩,吸引了不少前来看展的观众。“看橘洲湘江是件非常美好的事情,你可以从山顶上看,从山腰上看,从山脚下看,在江边上看……都有不一样的美。”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还在读书时,这句诗就给林子集留下了无尽的想象,那时的她还在怀化老家,没有到过长沙,“诗句里描绘的长沙美景留在我心里,所以我一直想来这里看看”。后来一次来长沙考试,林子集坐着车到湖南师范大学,“正好是秋天,一路都是诗中的景象”。

1998年,林子集辞去了老家的工作,随家人定居长沙。林子集告诉记者,《湘江北去·朱雀呈祥》的创作是一个一气呵成的过程,过去的创作、观察和想象都一直留存在她的脑海中。

作家和画家的双重身份给予了林子集更多表达的机会,也让林子集得以看见女作家们心中的绘画火焰。“绘画是对心中某样东西的喜欢或沉淀,女作家们有这种沉淀和积累。”林子集告诉记者,不只是作家,每个人都有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人人都可能是艺术家,之所以要办这样的展览,也是想让艺术传播得更广,鼓励更多的女性朋友勇于表达心中的想法,感受到艺术的快乐和幸福。


来源:今日女报

编辑:俏俏

二审:李立

三审:刘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