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过牺牲前任接力棒,她用“绿色银行”让村民致富

2022-04-14 阅读数 38321

217b79d175484c6cf1b070261ad9dda7@100Q_680w.jpg

编者按: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党旗引领下,无数女共产党员砥砺奋进,建功立业。在湖南这片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热土上,湖湘女儿更是以“胸怀天下,敢为人先”的铿锵精神,奏响了一曲曲进取之歌、奉献之歌,涌现了一大批巾帼先锋党员。

继巾帼初心耀三湘——初心篇、传承篇、奋斗篇系列专题之后,省妇联再次推出巾帼初心耀三湘·先锋篇——“党员先锋她榜样”专题报道,为您讲述巾帼党员先锋故事,展现她们胸怀家国、勇担使命、敢于追梦、走在前列的新时代女性风采。

微信图片_20220413090725.jpg

党员档案

谢淼,1964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退伍军人。现任薛家村“名誉村主任”、妇联副主席,石门县王新法与民共富促进会副会长。

2017年7月,被评为石门县脱贫攻坚“百名帮扶成效突出干部”;2017年10月被授予常德市“最美扶贫人物”;2018年10月被评为石门县“脱贫攻坚功臣”;2018年10月获湖南省“百名最美扶贫人物”;2021年2月,被评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2022年1月,被评为“第五届常德市‘乐于助人’道德模范”;2022年3月,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朱泓江

4月11日,常德市石门县南北镇薛家村“名誉村主任”谢淼在跟记者说起工作时,先提到的是自己的“前任”——2017年2月23日,第一任“名誉村主任”王新法因劳累过度突发心梗,在常德市石门县南北镇薛家村脱贫攻坚一线倒下。

之后,谢淼接下重任,成为了薛家村第二任“名誉村主任”。

几年时间,薛家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道拓展10多公里、6座大桥拔地而起、30多户村民家门口实现通路,村民的人均收入从4000元提高到1万元……在谢淼的努力下,薛家村续写着王新法的乡村振兴故事,成了远近闻名的脱贫“样板村”。

今年,谢淼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2000元奖金的“特殊”用法

2015年冬天,年过半百的谢淼带上自己的退休费和多年来的积蓄,从石家庄辗转千里,来到位于湖南大山深处的薛家村,跟随第一任“名誉村主任”王新法开始了这一段扶贫路。

谢淼曾于1981年参军入伍,在新疆某部服役5年。退休后,她的丈夫去世了,本可以随子女享受退休生活的,她却因被王新法的事迹感动,来到山区义务扶贫。

出生于河北省会石家庄的谢淼以前从来没下过乡,父母非常看重她,婚后和丈夫也十分相爱。她第一次乘坐十多个小时的火车来到石门,才知道乡村到底意味着什么。

武陵山位于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四省市的交界地带,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夏凉冬冷,而薛家村就在武陵山脉深处。

2013年的薛家村,居住条件较差,卫生间都是公用的,甚至有些地方连电灯都没有,谢淼想要洗澡都找不到地方。“这里冬天冷,是渗到骨子里的冷。”冬日工作,谢淼常常一个人坐在屋子里烤火,她前胸紧贴着火炉散发的热气,后背却依旧是冰凉的。南方没有暖气,对于习惯了暖气的北方人而言,实在难以忍受,谢淼一个人望着熊熊燃起的火炉发呆,眼泪在不知不觉中就流了下来。

让她发生改变的,是一年后的一件事情。

那一年,王新法被评为“感动常德十大人物”,谢淼跟着王新法去常德市里领奖,受到表彰的王新法还因此获得了2000元奖金。

回村的路上,王新法思索着什么,突然向车里的人发问:“你们说,我这两千块钱拿回去,该怎么用?”

谢淼笑着回答道:“王大哥啊,这钱很好用,就用作我们这几天的生活费、差旅费、车马费。”

王新法听完,半天不说话,过了片刻对着坐在副驾驶的谢淼说道:“我王新法做了个决定,我的荣誉从来都不是我个人的,是村里老支书、老党员的。春节快到了,我就把这2000块钱作为慰问金发放给他们吧。”

“平时我觉得,同样都是人,我和王新法是一样的,但是那一刻我感受到了差距。”这是谢淼最深刻的感受。

“他就如同站在珠穆朗玛峰之上,而我就站在贫瘠之地。那次,我的感觉是真有点惭愧!”谢淼向记者说道。

从那以后,谢淼暗下决心,誓要在薛家村有所为,要让自己彻底扎根在乡村振兴的路上。

一人一天8场义务讲解

几年来,谢淼总共只回家了3次。第一次,她回到陌生又熟悉的家中时感觉非常好,石家庄还是她最熟悉的那个城市,可只要一到夜里,谢淼就觉得心里有些难受,多呆了几天,就再也住不下去了。

“薛家村的田、薛家村的人、薛家村的事都在脑子里起伏。”谢淼只想赶紧回村去。“那里就是我的家。”她说道。

作为退伍军人、老党员的谢淼,对这片红色热土有着深刻情感。她告诉记者:王新法牺牲在这里,贺龙元帅麾下的68名战士也牺牲在这里,她的家也在这里。

谢淼看到薛家村的红色基因深厚,就和村支两委以及团队成员一道,协助各级党委政府在薛家村建成了王新法党性教育基地,由于人手不够,谢淼自己“登台”,主动当起了义务讲解员,甚至她手机号的彩铃都是王新法党性教育基地的宣传口号。

经过她的努力,薛家村成为常德市干部教育培训党性教育基地,2021年有近600个单位和社会团体前来学习,最忙碌的一天,村里接待了16个单位,有时谢淼一人就要讲解8场。

由于自己的军人情结,她还与军人团队一起出资64万元建“山河园”烈士陵园,集中安葬在当地牺牲的68具红军烈士遗骨,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代代相传。

2021年,为了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谢淼还组织起唱红歌的活动,地点就在薛家村村口,上到84岁的老人,下到3岁的小孩,全面参与了进来,一起用歌声为党的百岁生日献礼。

为了让留守大山的孩子看到“不一样的世界”,谢淼还想办法筹资为村里购置了50台DV和投影仪,成立了“我看是非,我看美”的小组,鼓励村中留守儿童利用周末拍摄家乡美景、身边好事,由此促进了全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受到了留守儿童家长的高度赞扬。

微信图片_20220413085754.jpg

(谢淼在世界环境日给儿童们讲课。)

让村里女性更懂助力乡村振兴

2020年冬天,湖南气温寒冷,深山中的薛家村更甚,山中的寒气令人举步维艰。

一天,谢淼路过村头,看到有人在村头纳着鞋帮子。谢淼走近一看,寒风中一位80岁的老妇人裸露着苍老而皲裂的双手,缓慢而艰难地纳着鞋,谢淼过去问:“这么冷的天,你纳一双能赚多少钱啊?”

她笑着跟谢淼说:“不多,赚个几毛钱。”

谢淼听到后,一股暖流从身体里涌出,眼泪一瞬间就落到了地上。

她思考了很久,脑海中不断回忆着那天老人在寒冬中的场景,谢淼开始奔走四处请求资金,一定要建立起属于村里妇女的产业。“脱贫攻坚,共同富裕一个都不能少!”她对自己说。

2021年,谢淼申请到3万元启动项目资金,建立起女子手工艺培训班,让村里的妇女们开始有了新的实业。

绒拖鞋、花鞋底、毛围巾……村内妇女做成的手工艺成品被陈列在村里的特产店中,真正做到了她心中的“一个都不能少。”

光是手工艺品还不能满足人们想要改善生活的愿望,近几年,谢淼还配合各级党委政府和村支两委建成了岩蛙养殖基地,由石门县南北镇薛家村村民委员会、石门县现代农业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及王新法与民共富促进会共同出资组建。

由于岩蛙需要捕食黄粉虫,而黄粉虫需要进食南瓜、南瓜叶和各种蔬菜,村民们就被发动起来进行各类种植活动,再将农业产物出售给研发基地,在薛家村形成了一套“政府+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目前利用生物饵料养殖解决了本地60户近100人的就业问题。

“到了5月,我们的茶厂就要丰收了!”谢淼说道,现在村里不仅有了1600多亩生态茶园,还拥有现代化加工企业,省扶贫办还将村里的茶叶品牌纳入消费扶贫目录,全村公路里程达到18公里。在薛家村共富有机茶厂,王新法的女儿王婷就是厂长,茶厂的建立解决了村里人的就业和收入问题,也让更多的妇女有了主业。生态茶园成了村民致富的“绿色银行”。

如今,俯瞰常德石门县南北镇薛家村,茶园管护热火朝天、村容村貌整洁有序,一条条盘山公路引领土家村寨通向精彩的世界……

谢淼看着现在欣欣向荣的薛家村很是欣慰。“薛家村的女性一定要参与社会活动,激发自己的动力,只有这样,她们才会懂得女性在乡村振兴中的意义,我就是要把大家都集中起来,有事情做,有收入,村里的生活也会更和谐。”谢淼说道。


编辑:俏俏

审核:吴雯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