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扛得住,女的也能当男的用”:女财务变救援队员,一线救出灾民近千人

2021-07-27 阅读数 10427

文: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张秋盈

图:岳麓区蓝天救援队

视频制作:李曼倩

“有人吗?有人吗?”7月24日早晨,伴随着一阵阵规律的哨声,一个年轻女人的声音回荡在河南省新乡市牧野区王村镇寺庄顶村,村里的房子早被洪水淹到二楼,人们三三两两站在屋顶上。

874b804b40e464d96b8d35f7c494b7a8@100Q_680w

发声的女人叫黄晓艳,此刻她正和几名队友坐在一艘大约能容下5、6人的救生艇上。船艇一边在洪水中穿行,他们一边寻找被困的村民。

据新乡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消息,从7月17日8时到23日7时,新乡市平均降雨量830毫米,最大降雨量965.5毫米。据不完全统计,暴雨导致新乡市107个乡镇受灾,截至23日15时,受灾人口128万余人。寺庄顶村位于新乡市北环路卫河北岸,村里有村民1000余户,3000余村民几乎都被困于村中。村民回忆,21日晚上8点多,屋里积水只到脚脖,晚上11点的时候屋里水深已经1米多。到第二天早上七八点的时候,水已经有2米多深了。 

从7月21日上午开始,湖南省消防官兵、十几余支救援队伍、数百名志愿者就火速驰援河南,帮助转移受灾群众,发放救灾物资。黄晓艳所在的长沙市岳麓区蓝天救援队也是其中之一,截至发稿,他们已经在这救援了6天。而黄晓艳是该队第一批援助中唯一的女队员,急浪行船、搭梯子、背人扛货均不在话下。不少当地人看到她很惊讶:“原来救援队员还有女的!”“放心!女的也能当男的用!”她总是这样回答。

我不走,就是给大家的承诺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救援,没什么顾虑,往前冲就是了。”7月24日晚,当记者拨通黄晓艳电话,她豪气地说。黄晓艳今年31岁,本职工作是一名财务。加入民间组织长沙岳麓区蓝天救援队后,她接受了一系列水上救援的训练。7月21日,河南汛情告急。岳麓区蓝天救援队马上在群里发布了驰援河南、征募救援人员的消息。黄晓艳一眼就看见了,非常想去,但又害怕“自己体力不行,到时候拖人家后腿”。

992879ddbed7edeab7f8659419e77564@100Q_680w

一整个下午,她都在拿着手机不停地翻消息,直到最后一小时,她终于鼓足勇气,向队长谭卓请战。“女的也能当男的用。”她拍着胸脯保证道。

没有多少准备时间,队伍就连夜出发了。两辆车拖着三个船艇,两个队员换着开车,一直到第二天凌晨才到达,还没下高速,就被当地一个村民拦住,村民把他们带到了一个沿街店铺已被洪水没顶的片区,人们三三两两站在房顶上。

“他们有些人被困家里,两三天都没吃饭了。”黄晓艳说,看到救援人员,人群一下子涌动起来,人们争先恐后地想要登船。场面一度混乱。

“我们大喊‘孩子、老人、孕妇优先’,但有一些年轻人情绪完全不受控制。”黄晓艳说,为了安抚没有登船的群众的情绪,队员们先送孩子和老人转移,黄晓艳则留了下来。“大家不要着急不要紧张,我不走,就是给大家的承诺。”黄晓艳说,人群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当天,他们一共转移了300多个受困群众。

关键时刻,女人的肩膀也能顶上

7月24日,岳麓区蓝天救援队转战河南新乡最严重的受灾地之一寺庄顶村。

这是河南省新乡市牧野区北部平原的一个小乡村,南邻共产主义渠。7月20日至23日,当地遭遇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强极端降水,短短3日降水量突破900毫升,加上河水漫堤,村子顿成一片汪洋。

哨子是救援队员和当地村民之间的信号,救生艇穿过一条条小巷,有规律地吹响哨子,受困的村民们,有的在高层房间里,有的在房顶、阳台上。听到哨声,他们就会摇晃手里的东西,或者发出求救信号。

洪水湍急,在不少急流或水深处,救生艇泛起的涟漪,甚至能移动一些浸泡在水里的私家车。尽管经过多次水上救援训练,但要将没有任何逃生经验的村民们安全地从洪水中转移出来,并非易事。

“他们一上船就紧张、害怕,不知道坐在哪里。”黄晓艳说,队员们必须要不停地提醒大家穿好救生衣,安排大家的座次,尤其叮嘱大家一定要坐在艇里面,千万不要坐在艇边上。一天下来,嗓子早已哑了。

大多数人躲在了家里的三楼,但船所浮动的位置大概在二楼左右。即使是轻轻一跳,救生艇也有翻船的风险,因此,一些群众,尤其是老人,需要踩着队员的肩膀登船——黄晓艳也和其他男队员一样,关键时候,毫无犹豫就把肩膀送了上去。

“是不是很重?”当记者这样问道,她笑着说:“没事,我扛得住。”

4ed1da48bc001fecd60db97c0d1c0f65@100Q_680w

除了老人和一百多个坐轮椅残障人士,孩子的转移也是个技术活儿,他们一上船就哇哇大哭,黄晓艳要拍着他们的背说“不怕、不怕”。有的孩子能哄好,有的则越哭越大声,直到家长来到他们的身边。

一个才一岁的男孩给黄晓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安安静静地坐着,不仅不哭,甚至还能好好地和黄晓艳聊天。“太让人心疼了。”黄晓艳说,孩子走的时候,还冲她比“耶”。

暴雨后的“温暖”

要说女队员的麻烦之处,也确实是有,黄晓艳有些不好意思地承认。“洗澡、睡觉什么的都能克服,就是上厕所比较麻烦。”

由于一整天的救援几乎都在洪水区,几乎只能等到晚上九点多回到住处,她只能在日间尽量少喝一点水,但烈日炎炎,又一直在大声维持秩序,她又口渴得厉害。“只能每次渴了,就抿一点点润润。”黄晓艳说。

生命救援是与时间赛跑,整个队伍几乎根本没什么时间吃饭。“有时候船开到某个农户门口,被淹了一截的梨子树还挂着果,我们就摘一个填肚子,也解渴。”岳麓蓝天救援队水域教官邱明星说。

6天来,一些队员中暑、过敏,一些人在水里泡久了,腿上长满疹子。虽然艰苦,但大家也收获到了当地人满满的温暖。队员出去吃早饭,当地人死活不肯收钱。听说他们吃不惯北方粮食,酒店老板打了好几个电话,给他们送来了久违的米饭,还有无名者给他们送来了西瓜。

“还有一个老奶奶,大半夜提着一个桶子,桶子里全是煮熟的鸡蛋,一个个地送到我们手上。”黄晓艳有些哽咽地说,“那一瞬间,我觉得所有的苦和累都没有了。”

编辑:王静

审稿:陈寒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