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提问很多湖南人,有哪些话,一听就会让回忆如泉涌,那么这其中,一定少不了这句——
作为一个地道的湖南人,尤其是老湖南老长沙们,相信没人不认识奇志大兵。尤其是自1996年那个夏天开始,湖南台捧红了两人后,那时候大街小巷可以不知道郭德纲,但一定会知道“奇志碰大兵,有理说不清!”
在那个网络还不够发达的年代,每个周末,无数长沙人坐在电视机前,等着“幸运3721”里奇志大兵那一段相声和一段双簧,甚至有时连重播也舍不得错过,这些金句很多观众倒过来都能背:
四杂娭毑打麻将,把被窝钉得窗户上!
一块钱买甘蔗,一块钱买中巴……
爱情,可以使灵泛的女人变得癌滞,可以使癌滞的女人变得蠢不带发!
今天夜里静悄悄,海浪把船打得作死的摇,年轻的海军困不着觉,半夜三更起来去学鸡叫!
对门的打牌在这里发宝气!一边摸牌一边在下面撮脚叽,撮噶脚又不洗手,我就最喜欢舔这个摸牌的手!
海燕,高尔基在苍茫的大海上,逗号;狂风卷积着乌云,又是逗号,在乌云和大海之间,夹了一个逗号……
我不晓得同龄人是怎样的,但至少美伢的童年就是在这样一段一段的笑声里度过的,简简单单却又那么让人难忘。
可很遗憾的是,这对黄金搭档在鼎盛时期宣布“分手”,这让不少湖南人扼腕叹息。
最近,美伢突然在抖音上刷到了长沙本土笑星“三湘第一美女”何晶晶和杨奇志老师聚会的画面。
来源:抖音ID:1221667674
多年不见杨奇志老师转眼已年近七旬了,头上多了许多白发,脸上也添了不少皱纹,虽然已不是印象中那个老是被大兵气到想揍人的中年大叔,但精气神依然不错。
这些年在各个媒体时不时还能看到大兵的一些动态,但杨奇志老师,似乎从组合解散后,我们就很少看到他的消息了。
当年,这对黄金搭档为何分道扬镳?这些年,杨奇志又去了哪里?
杨奇志1953年出生于山西,从小就聪明过人多才多艺的他后来成了部队文工团的文艺兵。写诗、写散文、创作剧本,文工团的晚会常常一半以上都是杨奇志创作和表演的节目,他也成了部队里的“红人”。
军官李湘娟就被奇志的文采和能力所吸引,主动追求他,当时,还被传为了一段佳话。
后来,两人结为了夫妻。奇志复员时,为了不和妻子分开,他拒绝了很多文工团的邀请,陪伴妻子“倒插门”来到湖南,从此在湖南一呆就是二十多年。
在长沙,勤奋又聪明的奇志很快打开了局面,多次拿到相声奖项。
1984年,为了备战全国相声比赛,奇志和搭档在长沙烈士公园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练习新作。
一个单瘦的戴眼镜的小男孩站在一旁观看,第二天,那个孩子又来了,一直站在旁边看着他们排练。
直到两人排练结束准备回家时,这个小孩鼓起勇气跑到奇志跟前说,我也想学相声,你能教我吗?
见他一脸恳切的神情,奇志不忍拒绝,点头答应了。这个男孩,就是大兵,那一年,他才14岁。
从那以后,大兵常常都会拿着录音机跑到奇志家里或公园来学相声,奇志呢,也手把手地从最基础的相声知识开始教授他。
这不经意间的偶遇,从此让两人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转眼,10年过去了。
后来,长沙歌厅蓬勃发展,1995年,从部队转业回长沙的大兵向师傅奇志建议,两人一起去歌厅跑场子。
奇志和大兵开始摸索着“创业”,两人第一次合作的地点是长沙“今朝宾馆”的娱乐城,报酬总共才30元,
之后,他们也连续尝试了好几个歌厅,但效果都不如人意,再后来,就没人敢再请他们表演了。
两人开始意识到创作属于自己的相声段子是多么重要,于是,他们开始积极地总结经验、及时调整。
那段时间,他们发疯一般地创作段子和打磨表演。为了能够适应市场,他们将段子加进了许多反映长沙老百姓的市井人物形象和生活状况的元素,效果果然好多了,后来还在歌厅成了人气的保证,他们也终于迎来了事业的曙光。
但那时两人也吃尽了苦头,两人白天搞创作,晚上就四处跑场子演出。
当时他们经济并不宽裕,奇志每天骑着辆破旧不堪的摩托车载着大兵从城东跑到城西,风雨无阻,最多的时候,一个晚上要赶五个场子。有时奇志连双簧表演时的妆都来不及卸,穿着大褂、头上扎着小辫就跨上摩托车奔赴下一个地点。
当时两人火到被很多歌厅争相邀请,可因为两人分身乏术,还遭到了“报复”。一天晚上,两人在赶场途中遭到了十多个不明身份的人的殴打。
当时那些人围着奇志大兵用拳头、木棍使劲揍,看到大兵的头已经被打得惨不忍睹,奇志拼命抱着大兵的头,把他保护在自己的身体下面。
最后,奇志忍着手指错位的疼痛,搀扶着晃晃悠悠站不稳的大兵坐上摩托往医院赶。身后的大兵无力地靠在他身上,搂着奇志的腰,一辆摩托车载着这对患难兄弟在深夜的寒风中摇摇摆摆地缓缓驶向医院……
人在逆境中,更容易表现出意志的顽强,在困苦中,更容易体现真情与温暖。那一年,是奇志与大兵最艰难的时期,却也是他们最亲密的时候。
可以说,长沙这座城市造就了奇志大兵。这座全国闻名的娱乐之都,是“哈利油我开了一个洗脚城”的真实写照,也为奇志大兵那些通俗但并不低俗的幽默段子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
两人的名气越来越大,这引起了湖南经视的注意。1996年,湖南经视《幸运3721》节目让奇志大兵在互联网时代来临之前,傍着电视的大众传播效应,彻底火了。
在那之前,长沙最火的方言笑星是杨志淳和周卫星。周卫星后来在一部讲述大兵的纪录片里说,看完奇志大兵的表演,他很快意识到,属于自己的时代过去了。
后来,奇志大兵的相声变成《幸运3721》的固定环节,节目收视率大增。奇志大兵也在湖南声名鹊起、家喻户晓。不久,他们还登上了央视春晚,迈出了走向全国的步伐。
1999年春晚,奇志大兵表演相声《白吃》。
美伢记得,虽然当时因为要照顾到全国观众,两人在春晚中的表演没有了方言的搞笑内容,但看到湖南本土笑星登上春晚,很多湖南人都认为,那是最让大家自豪的一天。
但人生有时候很微妙,有的人可以共苦,最后却难以同甘......
在俩人搭配中,奇志是捧哏,而笑点都在说着一口搞笑方言的大兵身上。所以,大众和媒体的关注点,也更多的投向了大兵。
再加上幽默的大兵自身也很勤奋,所以,很多媒体、商家也开始邀请大兵担任主持人、代言人。走在长沙的大街上,就能看到一路的大兵,从广告牌到食品包装袋,大兵会在各个角落冲你微笑。
就连采访时,也常常会出现大兵被记者们团团围住,而奇志则被“晾”在一边的情景,很多的报道中还直接改成了“大兵奇志”如何如何...... 这些,都使得奇志、大兵的关系开始悄悄地发生改变。
熟悉两人的朋友说:“以前两人都是在奇志的办公室讨论创作,但在他们合作的最后一段时间里,一直都是奇志拎着矿泉水去大兵家磨段子。”
2003年2月28日的一次演出,虽然两人依然配合得天衣无缝,但奇志冥冥中感到那是他们的最后一次合作,这大概就是搭档的默契吧。
果然,在当日深夜,奇志接到大兵打来的一个电话:
“奇志,我觉得我们没必要再藏着掖着了,我们‘分手’吧。”
“那好吧,我祝你一帆风顺。”
这便是分手瞬间奇志和大兵最后一次的对话,没有争吵。
有朋友后来在节目中透露,和大兵分手后,有一次奇志和朋友出去,很反常的什么话都没说,开着车从湘江三桥绕到二桥,又走到一桥,后来终于把车停在了路边。
朋友问他是不是累了,奇志摇摇头,说了两个字——“大兵”,便使劲砸了一下方向盘后伏在上面痛哭,眼泪止不住地流。
奇志大兵分手后,两人都重新找了新的搭档,打磨了很多新作品。、去年,有报道说,杨奇志带着儿子一起搭档说相声,但观众都自顾自的,不买账。
原来,这只是杨奇志带着儿子一起在一档情景剧节目中设定的剧情。
但不可否认的是,分手后的奇志和大兵,无论是谁都没能重回曾经的高光时刻。
和大兵分开后,奇志调入北京中国铁路文工团,更多的时间用在下基层送温暖上,这一晃就是16年。
退休后,虽然妻子去上海带孙了,但奇志还是选择了回到湖南养老:“还是喜欢长沙,所以我就在省广电附近住着,曾经圈子里的一些朋友经常找我玩。”
这些年,奇志带徒弟、和老友相聚,老有所乐。
时不时还和儿子兼经纪人一起发发段子~
为了培养更多年轻人,他还在坡子街开办了自己的喜剧社。喜剧社开张当天,曾经的搭档大兵也送来了花篮祝贺,奇志站在大兵送的花篮面前驻足了许久......
这些年,虽然没再合作,甚至断了联系,但两人还是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关心着对方。奇志经常在徒弟们面前说,大兵是他教过的学生里最勤奋,要徒弟们向他学习。
有记者从武汉采访了大兵后,回来和奇志聊起了大兵再创业时遭遇的艰难。奇志眼圈红了,托记者带话:大兵是个有志向的人,千万不可丧失了自己的目标。你如果还有机会碰到大兵,一定要提醒他这个。
大兵也给奇志捎过话,一次奇志和他的新搭档在台上表演,大兵躲在观众席里偷偷看完了整场。回来后整理了看到的内容,提出了自己的修改意见和想法,两天后拜托赵卫国给送了过去。
很喜欢《背后的故事》节目中的这段话:
人生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把朋友变成路人的过程,在分分合合的颠覆性状态之中游走,成就了一段风雨人生,世界也因此变得百感交集......
曾经的精彩、曾经的心酸与浪漫,那些苦辣酸咸,那些五味人生,经过时间的发酵,在显出岁月的悠远与韵味的同时,也显出了时光的无情与多情。
奇志与大兵分手已近20年,但两人对南派相声的深渊影响还在延续,是他们第一次撼动了北派相声一统天下的局面,让全国观众见识了湘音相声的魅力。
做为观众,我们也会记得,他们为我们的回忆所增添的笑声。
而他们,也应该会时不时回忆起那年在烈士公园中相遇的场景吧,还有那一老一少,两个穿着长褂的人,共骑着一辆破破烂烂的小摩托,穿梭在长沙大街小巷的岁月......
本文部分素材综合来源:背后的故事,今日女报、奇葩说长沙、叉烧往事(ID: chashaows)等。
本文编辑:美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