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回家遇黑衣人尾随,你会用什么方法摆脱?”
近日,生活用品品牌全棉时代发布了一条广告,随即引发争议只不过是被骂出圈的。
许多网友认为该广告涉嫌侮辱女性,《中国妇女报》称该广告“充满了偏见、恶意、无知”。
01一则不同寻常的广告
这则广告宣传的是一款卸妆湿巾,显然目标受众主要为女性。然而,其广告内容却似乎并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
在上述视频广告中,一名年轻漂亮的女子被一男子尾随跟踪,
随后女子拿出全棉时代湿巾卸妆,变成一副男性面孔尾随男子吓得发出呕吐声,女孩吓跑跟踪者并脱离危险。
该视频在抖音发布时所附标签包括“剧情反转深夜回家遇黑衣人尾随,你会用什么方法摆脱?”、“防跟踪”等。
02引网友热议:广告太过分了!
该广告发布后随即在网上引发热议。有网友分析,这则广告看似宣传产品,实则内涵了两个刻板印象:其一内涵美女都是化妆化出来的,卸妆前后差异大;其二内涵女生被骚扰是因为她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
也有网友认为,这是在大肆宣扬被害者有罪论,“为什么是你被跟踪?因为你好看,因为你穿裙子,因为你走夜路。”
还有网友指出,跟踪尾随是很严肃的事,如果有人经历过会感到恐惧,而且这种行为也是违法的,实在不适合用在广告中“玩梗”。
还有网友认为,拍广告的人完全没搞明白这个广告是给谁看的,这是通过侮辱受害者、侮辱目标客户的方式去做广告,“一边想赚女性受众的费用,一边又要丑化女性形象”。此外,有网友也认为,该广告不仅侮辱女性,也将男性定义成尾随女生的犯罪者。
对于这则“反转”广告,话题“全棉时代”很快登上微博热搜榜。
03官媒:广告“充满了偏见、恶意、无知”
全棉时代曾回复网友称,“视频为广告创意,仅作为突出商品的清洁功能,抱歉带来不适,目前已将视频下架。”
不过,该回应并未能平息争议。“‘创意’不是开脱责任的挡箭牌。”1月8日,全国妇联机关报《中国妇女报》对此事评论称:“事关女性安全,如此严肃的恶性事件,却被商家轻飘飘地以所谓的‘创意’为说辞,美化犯罪者 、丑化受害者,充满了偏见、恶意、无知。女人是消费者不是消费品,侮辱女性的‘创意’广告遭到舆论指责,是必然的。被冒犯的广大女性消费者会用脚投票,不会为侮辱性‘创意’买单。”
04全棉时代公开致歉
1月8日16时21分,全棉时代在其官方微博发布致歉信,“对于视频内容给大家带来的不适,我们深表歉意并于第一时间将此视频进行下架处理。”
全棉时代称,已立即成立整改小组,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严格问责,同时完善内容制作和审核机制,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我们尊重并且爱护每一位女性。”
天眼查信息显示,深圳全棉时代科技有限公司简称全棉时代,英文名称为PurCotton。该公司成立于2009年,注册资本13000万人民币,是稳健医疗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之一。
05 广告的恶意“冒犯”已不是孤例
“有趣”是商业广告吸引人的策略之一。但如果通过开歧视、偏见的玩笑让人觉得有趣好玩,这类广告本身应是一个趣味难堪的作品。
2019年7月,东某特饮的地铁广告因歧视肥胖女性引起争议。广告情节里,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坐地铁时因犯困靠在邻座胖女生身上。男人意志中的另一个“我”具像化,千方百计地唤醒困睡的自己以避免尴尬。视频最后亮出广告语点题,“累了困了喝东某特饮”。
有网友揣测广告用意,“打扮精致的女孩坐地铁被一个陌生男人靠在身上,略尴尬。”
性别歧视不分男女。2018年10月,“京X美妆”单单一句广告文案就得罪了男女两方,粗暴地将男女之间的差距体现在有没有涂口红。
知乎网友@王瑞恩 对此评论,“用消费品来定义性别,是对女性极大的不尊重;将拒绝了某种消费品的女性和男性划等号,则是对全部人的不尊重。”
近来,
一些网络平台上频现
土味营销广告,
网贷、医美等行业是重灾区。
去年一则某网贷平台的低俗广告,不到60秒的时长里讲了这样的故事,身材矮小的中年男人拎着一块猪肉,带着看似空姐的美女走到破烂的农房前。他说:“我一定会努力,让你过上好日子。”
美女听罢甚不满意,追问男人有没有用某借贷产品,以后过日子多的是用钱地方。经女方的劝说,男人当场申请借贷,拿到了15万额度。美女瞬间变脸,满意地跟男人走。
整个广告充满了各种歧视,借“空姐”角色传达扭曲、拜金的女性婚恋观,通过角色设定直白歧视某些职业/身份(农民/穷人),选用侏儒演员公然地表露身材相貌的歧视……
有律师称该广告有多处涉嫌违规:违反广告法、歧视特定职业、夸大宣传。当日下午,该网贷平台官方微博表态,撤下广告并公开道歉。
不少网友指出,这种广告是毫无底线地博人眼球。它不在意被多少人所唾弃,骂声越多,它越红,也越被更多人所知。
不久,京东金融的一条借贷视频广告同样遭到网友热议:一名农民工因母亲坐飞机不适被空姐建议升舱,正当他因囊中羞涩而为难时,身后一名老板高喊“我出钱”后劝说对方借网贷……当天下午,京东对此作出回应:该短视频存在严重价值观问题,已删除,并将承担全部责任。
对此,新华网评“京东低俗广告”:三观不正,低劣奸诈!
“女性拜金”“贫富差距”“城乡差异”……
凡是能刺激网民情绪的,
都拿来营销话题。
挑动对立、制造焦虑、纵容欲望……
只要能吸引网络流量,
就可以不择手段。
这些低俗营销,
哗众取宠的表象下是歪曲的价值导向,
这不是“土”而是“恶”,
不但“辣”眼睛,
还“毒”心灵“害”社会,
必须重拳惩治!
互联网不是垃圾场,
底线不能跨越,
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需要心存敬畏!
来源丨凤网综合整理中国新闻网、文汇报、全棉时代官微、新华网、新华社“中国网事”、城市画报公众号(ID:cityzine)等
编辑丨艾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