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未来学校”高峰论坛在新化举行

2020-11-17 阅读数 28407

微信图片_20201117163339.jpg

今日女报/凤网讯(首席记者 李立)11月14日至15日,以“基于未来学校理念下的课程与课堂变革”为主题、以“洞察·聚势  赋能·超越”为主旨的2020·“未来学校”高峰论坛在娄底市新化县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民主促进会湖南省委员会和全国课改前沿校合作组织联合主办;新化县教育局承办,民进中央教育委员会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未来学校实验室作为指导单位;新化县人民政府、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和娄底市民办教育协会作为支持单位;由湖南师大思沁新化实验学校、民进省直民办教育支部、民进新化县工委和新化县名校长工作室共同协办。

本次会议分为线上、线下两个会场,并向全球同步直播。全国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中国教育学会第八届理事会学术委员会顾问朱永新,中国教科院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未来学校实验室主任、中国STEM研究中心主任王素出席线上会议并通过远程视频平台,分别作题为《未来学校大趋势》、《后疫情时代的未来学校建设》的专题报告。线下主会场有来自22个省市自治区的480名教育工作者参加会议,新化县教育系统242名骨干教师则通过观看直播、聆听专家现场讲座、课堂观摩等方式在思沁学校分会场参加会议。

微信图片_20201117163336.jpg

开幕式由民进湖南省委员会专职副主委、巡视员马石城主持。

新化县委副书记周海强代表东道主致欢迎辞。他说,近年来,新化县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位置,将“教育强县”和“重教治贫”作为助推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举全县之力加强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优秀师资队伍建设、教育均衡发展和各方面保障工作,全力以赴、用心用情推动教育跨越式发展。

微信图片_20201117163316.jpg

作为会议主办方的代表,民进湖南省委会潘碧灵主委指出,教育,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举办这次论坛的初衷,离不开坚守教育这个“初心和使命”。民进湖南省委员会选择在新化举办“未来学校”高峰论坛,不仅仅是因为新化风景之美、梅山文化之妙,而是因为新化教育于“县域教育”的代表性,可以用“解剖麻雀”的方式探求“穷县办大教育”的出路,分析“大班额化解”的途径,也见证新化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成绩单。新化县是民进中央实施对湖南省脱贫攻坚工作进行专项民主监督的一个窗口,要通过“新化方案”思考世界变局下的破解难题,从“新化共识”中坚定民族复兴的时代使命。

潘碧灵希望本次论坛把会议研讨和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把工作方向目标与“十四五”规划《纲要》结合起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对标对表全会明确的目标任务, 认真研究分析,努力把中央的部署要求与本地本校的教育实际情况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工作谋划,把论坛感悟变成行动方案,凝心汇智聚力,奋力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微信图片_20201117163342.jpg

全国政协常务委员、民进湖南省委员会主委、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潘碧灵,民进湖南省委会专职副主委、巡视员马石城,民进湖南省委员会副主委、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雷鸣强,湖南省教育厅党组成员、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王建华,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现代中小学网络教育研究院常务副院长、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原副司长、国家督学郑增仪,娄底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市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刘宏业,中国教科院中芬教育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未来学校实验室主创团队核心成员、芬兰访问学者康建朝,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杨敏等领导和专家出席线下会议并先后讲话或作主旨报告。新化县领导左志锋、周海强、曾令斌、刘晓英、陈国聪出席。新化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袁华新作了题为《新化教育的前世今生和未来发展》的报告,向大会展示了一个极具参考价值的县域教育样本,引起与会人员的共鸣和广泛关注。

  2020·“未来学校”高峰论坛 今日女报/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