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独守琵琶村,扶贫路上有苦有甜,还有“辛辣”提问……看她如何见招拆招

2020-07-17 阅读数 41296

06490c162c08fc79db9948400544ec5d@100Q_680w

编者按: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在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中,女性作用愈发突出,不可替代。为此,今日女报/凤网记者深入田间地头、工厂村庄,讲述脱贫攻坚中的巾帼故事,展现她们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责任和担当、智慧和力量、柔情和美丽,彰显新时代湘女的新作为。

今天为您带来的,是湘潭县花石镇琵琶村支书周春花的扶贫故事。

《独守山村,“琵琶”脱贫有苦有甜》

文、图: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罗雅洁 唐天喜 

“我们支书三天两头来看我,问我有什么困难,我都不好意思了!”说这话的人名叫张兰香,她家是湘潭市湘潭县花石镇琵琶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她口中的支书,指的是村党支部书记周春花。

在周春花的带领下,张兰香一家通过养鸡、种植水稻、湘莲等产业成功脱贫,每年能增加两万余元的收入,加上丈夫和儿子都在外打工,自己在村里当保洁员每月还有500元的收入,张兰香一家的生活也变得有滋有味起来。

和张兰香一样,通过发展产业,琵琶村已有61户贫困户、185人脱贫,仅剩1户1人尚未脱贫。曾经的省定贫困村,如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日,今日女报/凤网记者来到琵琶村,探访周春花充满“酸甜苦辣”的扶贫故事。

微信图片_20200717154754.png

周春花。

 “孙子都不认识我了”

在2014年当上村支书之前,周春花曾担任村里的妇女主任长达26年。“我老公本来不想让我当妇女主任,还是当时的老领导鼓励我,说我肯定行。”所以,当年在儿子才满1岁时,周春花就成为了一名村妇女主任。在丈夫和婆婆没空带儿子时,周春花便带着儿子去开会,“当时的乡镇干部,没有一个人不认识我儿子的。”

一晃26年,周春花没来得及松口气,便马不停蹄上任琵琶村党支部书记,并在2019年获评湖南省“百名最美扶贫人物”。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她出色地完成了工作。但她说,自己是个不称职的妈妈、奶奶。“想到家里人,我就好心酸。”

周春花的儿子在长沙工作,现在已经结婚生子。由于村里工作繁杂,她几乎一年到头都在村里。儿子结婚时,她去了长沙四天,儿媳妇生孩子,她也只待了三天。“现在小孙子看到我,都不让我抱。”说起这些,周春花的眼中泛起泪光。

有人劝她,儿子一个月光请保姆就要花几千元,她年纪也大了,不如去帮忙带孙子。甚至还有人怀疑,她连儿子一家的事都不管,一心扑在村子里,“是不是有什么好处可捞?”面对劝说和误解,周春花说,她爱这份工作,“哪怕碰到再多的不理解,我都要用自己的诚心打动别人,不论遇到任何困难阻碍,脱贫的目标不能放松。”

房子建起来了,日子也红火了

不能和家人团聚的心酸,在看到贫困户过上好日子后便转换成了浓浓的甜。

“村里养鸡场的初步验收通过啦!”周春花一脸喜色。她告诉记者,等养鸡场正式投入使用后,全村62户贫困户可全部入股,实现收益分红,村集体经济生产经营性收入可增加8万元左右。

验收完养鸡场后,周春花又忙着走访贫困户。张兰香今年47岁,身体一直不好,婆婆也卧病在床,大儿子前几年出了车祸,膝盖粉碎性骨折,现在也做不了重活。曾经,如何帮扶像张兰香这样的贫困户,让周春花操碎了心。

琵琶村位于湘潭县花石镇南端,距县城60余公里,距镇区18公里,地处偏僻山区,也没有产业支持。周春花任村支书时,琵琶村刚和其它村合并,她知道,当务之急是调研摸底,准确掌握贫困户的情况,建立好台账。

在多次实地考察和走访之后,周春花决定发展产业。“村民大多靠务农维持生计,但由于种养水平低、农产品无处销售等原因,经常事倍功半,看不到效果。”

2018年4月,琵琶村正式成立湘潭金实种植专业合作社,由合作社免费向贫困户提供猪、羊、鸡等种苗及技术指导,待出栏时再进行统一回收销售。一开始,有很多贫困户担心赔钱、收不回成本,对合作社十分抗拒,周春花便组织驻村帮扶队和村支两委一家一户上门做工作。村民担心成熟后的农产品卖不出去,她就和合作社沟通与大家签订保底收购合同;村民们有些拿不出启动资金,她就同村支两委商议对贫困户种植水稻、湘莲进行产业奖补,最大程度上降低贫困户发展种、养殖业的成本及风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如此一来,村民们对合作社有了信心。目前,琵琶村种植湘莲800亩,产业扶贫政策已惠及全村58 名贫困户,安排4名贫困户在合作社长期就业,带动 37 名贫困户脱贫,人均增收2000元/年。

勤快的张兰香也在其中。“周书记给我们送鸡苗,送技术指导,还发放补贴让我种植湘莲,去年种的白莲卖到了60元一斤呢!”张兰香高兴地说。此外,周春花还给张兰香安排了一个公益性岗位——村里的保洁员,每月有500元的工资。现在,张兰香一家的房子建起来了,日子也红火了。

微信图片_202007171547541.png

周春花在村里了解鸡场建设进度。

苦  

扶贫工作比“996”还繁重

相比引起网络热议的“996”,周春花的工作常态称得上是“5+2”和“白加黑”。由于家里人都在长沙,她一个人住在村里,经常加完班后懒得做饭,一包泡面就是一顿饭。

因为加班,周春花还曾让花石镇的女干部们心惊肉跳。那天,周春花在村部整理台账,手机落在家里了,不知不觉中就加班到晚上十一点。等她到了家才发现,自己的手机上竟有数十个未接来电。

“我刚好有事情找她,结果她一直不接电话,我都急死了。”花石镇妇联副主席彭娜告诉记者,她知道周春花是一个人住在村里,深夜没接电话,万一出了什么意外怎么办,还好是虚惊一场。

周春花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但她随即正色道:“扶贫工作就是这样,有什么问题都得帮他们解决好,哪有轻松的时候呢?”

为了能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都有一份工作、多一份收入,周春花经过多次与镇劳保站衔接,建起了琵琶村“就业服务站”,定期组织全村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开展就业培训,将就业岗位送至家门口。“我们建了微信群,有合适的招工信息就发群里,如果有人有意向外出打工,我们还能安排接送。”贫困户胡新河的妻子前两年患上子宫癌,治疗费花了不少钱。孩子在读大学,他自己也有腰椎间盘突出的毛病,工作很难找。周春花通过各种渠道,为他找到了一份当保安的工作,他的妻子也在一家超市当理货员。夫妻俩都有了工作,面对生活也更有奔头了。此外,琵琶村四类人员危房全部改造完毕,全村人住房安全有了保障。   

辣  

贫困户“辛辣”提问,她见招拆招

“你们天天走访贫困户,是不是都给他们送钱送东西了?”“我们家有四五个孩子,为什么不能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你儿子一家在长沙,你却在村里,是不是有什么好处可捞?”

……

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这样的“辛辣”提问,周春花不知经历过多少次。

脱贫不能“等靠要”,扶贫不能靠送钱送东西,这是周春花一直坚持的主张。“哪怕有人不理解,有人骂你,但不符合政策的事情我不做。”周春花说。

这些年来,周春花通过宣传标语、入组召开户主会、上门宣传、“一对一”帮扶和政策培训等多种形式,让贫困户和广大村民了解了脱贫攻坚“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纠正少数人“等靠要”思想,坚持做到物质脱贫和精神脱贫“齐步走”。曾经有个贫困户有“等靠要”的消极想法,周春花通过做工作,给他在村里安排了一个公益性岗位,让他靠自己的双手挣钱。

为了提高村民的凝聚力和幸福感,周春花对村里的基础建设也毫不放松。近年来,全村新修道路1000余米,道路硬化4200余米,实现了全村组道道路硬化全覆盖,入户率98%以上。硬化水渠5700余米,山塘清淤及硬化11口。向上级农电部门争取农网改造,增加变压器三台,部分线路进行了改造。琵琶村的村民正迎来火辣辣的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