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炉观红薯粉|老百姓迷恋了400年的味道!一碗粉飘香助脱贫,年产量达300万斤

2020-04-23 阅读数 49283

微信图片_20200414164043.jpg

编者按:

湖南人,爱嗦粉。一声热辣辣地“嗦粉去不咯”,是湖南人生活中的市井气与小确幸。

确认过眼神,是对米粉有瘾的人。湖南14市州米粉,家家都有自己的味,哪一碗才是你心中的人间至味?省委办公厅接待服务中心推出的“湖南米粉大擂台”活动于4月14日正式“开打”。即日起,今日女报/凤网融媒体中心记者走近粉店老板娘的忙碌灶台,圆粉扁粉、馥郁骨汤、红油辣子、大块牛肉……湘妹子带你PICK最“湘”的粉!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罗雅洁 

  韧性强,汤头重,香味浓。湘中辣椒入汤,轻则提神醒脑,重则发汗除湿,大快朵颐。
  珍珠翡翠汤你肯定听说过,珍珠翡翠粉你知道吗?这是娄底市新化县当地人给炉观红薯粉取的别名,足见这碗红薯粉,在人们心中能与珍珠翡翠相媲美。

49eab08ce8c9dea45423ee7a5fe26387@100Q_680w.png  

经过400年,炉观红薯粉依旧是当地人喜爱的美味佳肴。

4月17日,“珍珠翡翠粉”莅临“湖南米粉大擂台”,在各市州各种特色米粉的包围下依然显得特别,因为“它是炉观镇响当当的扶贫支柱产业”。
  53岁的卿新莲是湖南炉观食品加工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吃着红薯粉长大的她,不仅把红薯粉产业发扬光大,让更多人吃到了风味独特的炉观红薯粉,更重要的是还解决了数千名贫困户的就业问题。
  一碗粉帮数千人脱贫
  “我们炉观红薯粉的历史可悠久了!” 卿新莲笑眯眯地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相传,炉观红薯粉加工始于明朝万历年间,兴于民国,盛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据说,连“炉观”这个地名也与红薯粉有关。
  卿新莲告诉记者,以前,逢年过节制作红薯粉时,周边的妇孺童叟总喜欢围炉观热闹,尤其是孩子,更盼着捡点粉丝吃。渐渐地,“围炉观看红薯粉”成了当地民间一道奇特的风景线,“炉观”一名由此得来。
  现在,炉观红薯粉依旧是当地人逢年过节餐桌上必备的美味佳肴。“以前,家家户户都会在秋后制作红薯粉。”卿新莲介绍,新化民间盛行的菜谱“海带蛋花粉”中的“粉”,所指的就是红薯粉。后来,炉观红薯粉被新化县餐饮协会誉为“梅山第四大碗”。
  炉观镇是贫困人口大镇,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368户8119人。2019年,炉观镇把红薯粉作为全镇的主导产业,湖南炉观食品加工有限公司应运而生,卿新莲为法人代表。她告诉记者,炉观红薯粉成分纯、韧性强、久煮不糊、嚼劲好、食法多样。“新化人喜欢吃豆子广粉,为了让消费者吃到正宗的新化味道,我们用八两红薯粉搭配二两豇豆进行包装,人们买回家就可以直接烹饪。如果想换种口味,我们也有无豆包装,消费者可以自主搭配白菜、黄花菜等其他食材。”
  据卿新莲介绍,目前,公司下设5个淀粉加工合作社,6条传统生产流水线,19个红薯种植合作社,每年生产200~300万斤红薯粉,产值4000万~6000万元,可帮助3500人脱贫。“前段时间,许达哲省长还来我们公司视察了!” 卿新莲满脸自豪。
  六个“零”带来健康保障
  “炉观的气候和土壤非常适宜种植红薯,我们的红薯种植基地又严格按‘六零’标准执行,即零农药、零化肥、零垃圾、零除草剂、零激素、零抗生素,从源头保障红薯粉的绿色健康。”卿新莲说,自公司成立以来,炉观食品加工秉承“为耕者谋利益,为食者谋健康,为地方谋发展”的经营理念,严把产品质量关,不是优质红薯绝不进车间,而炉观红薯粉的制作也采取传统的手工工艺加工。

微信图片_202004231648081.png  

“打纤、搓坨、线粉、霜冻、撑粉、晾晒,并结合现代教工技术,红薯经过‘四次清洗’、‘五次分离’、‘十道旋流’制作成粉后,也需检测达标方可进入市场。”卿新莲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公司拥有独立的净水设备,生产用水达到饮用水标准,在红薯洗涤、破碎、过滤、沉浆、脱水成坨、淀粉烘干等流程中严格把关。
  “让更多人了解、爱上我们历史悠久的红薯粉,这样就会拓宽市场,从而有更多贫困户通过红薯粉脱贫致富!”说起未来的打算,卿新莲一脸憧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