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长沙晚报
年近八旬仍自己做一日三餐,在菜市场买别人挑剩的便宜菜,喝完的老酸奶盒子攒起来当废品卖……
湖南长沙78岁老太肖子文,在外人看来有点“抠门”,但23年来,她和老伴以微薄的收入资助了50多名贫困学子。
肖子文家中共有八姊妹,她是老大,因家庭贫困13岁便辍学赚钱养家。“我自己吃了没读书的亏,不希望别人也因贫困而失学。 ” 肖子文说,这便是她助学的初衷。
慷慨助学
退休后她资助了50多名贫困学子
肖子文和老伴住在长沙市天心区南大桥社区一间简陋的老房子里,不少人都知道肖子文有一本厚厚的“爱心档案”——她资助过的孩子给她的书信,里面记录了她23年来帮助寒门学子圆梦的故事。
肖子文告诉记者,退休后,她不想自己年少辍学的经历在别的孩子身上重演,便决定捐助贫困学子。那时候她退休工资只有几十元一个月,于是她在自家后院种菜,一小部分自己吃,大部分菜都用来卖钱。
为了寻找捐助对象,她养成了看报的习惯,她最初的那些捐助对象都是报纸上报道的贫困学子。她第一个捐助对象是一名叫佳佳的女孩。1996年,佳佳因父母离异、高考落榜,萌生了辍学打工的念头。肖子文得知后,与其谈心,让她继续学习。佳佳在长沙读中专交不起学费,肖子文便让老伴骑着单车到学校帮她交了学费;佳佳没有住处,肖子文便把她接到家中一起吃住,把她当成家人。
2006年,肖子文读到《长沙晚报》刊登的《扁担挑起大山的希望》这一报道后,她为扎根大山深处的乡村教师陈宋瑜感动,也为偏远山村的孩子们忧虑。她马上给陈宋瑜老师寄去一封信,表达了希望资助一名贫困学生的愿望。在陈老师的牵线下,宁乡巷子口镇檀树小学的小刘羲与肖子文成为“朋友”。
记者了解到,23年来,肖子文资助了50多名贫困学生。除了从报纸上寻找资助对象,她还跑过长沙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长沙市希望工程办公室。她最近资助的一位对象是今年上半年在希望工程办公室找到的一名湘西贫困学生,她为该生寄去了2000元钱。
“抠门”生活
从不在外买水喝,买菜买最便宜的
肖子文对贫困学子很慷慨,对自己和老伴却有点抠门。因为年纪大的缘故,肖子文和老伴身体都不好,老伴因病一年要住好几次院,肖子文为了省下更多的钱资助贫困学子,没有请保姆照顾老伴,一日三餐都是自己做。
肖子文告诉记者,刚退休那会,她感觉“年富力强”,如今年纪大了,菜已种不动了,每天早上她都要赶到菜市场买菜。“我们老两口吃不了多少,我每次都是在商家快收摊时去买,买最便宜的菜。”肖子文说。为了省吃俭用,肖子文每次出去都随身携带一个旧水壶,从不在外买水喝。家里用过的纸盒子,哪怕是牛奶盒也舍不得扔,收集得整整齐齐当废品卖。
在肖子文家中,记者看到了一沓沓的荣誉证书、捐赠证书和书信,书信是肖子文捐助过的一些学生写来的,有些信件已经泛黄。“这些受资助的孩子都已经长大了,有的大学毕业后当了老师,有的当了干部……他们经常和我联系,还说要一起到家里来看我,我跟他们说不用来,因为我年纪大了,现在做不了一桌菜了。”肖子文笑着说。
来源:梨视频、长沙晚报
记者:邓艳红,实习生:唐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