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万元!88岁郑儒永院士捐赠毕生积蓄设立奖学金 激励青年学子努力向上

2019-04-03 阅读数 172477

郑儒永 捐赠 奖学金

2019年4月2日,88岁高龄的我国著名真菌学家、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郑儒永院士和老伴黄河研究员,将毕生积蓄150万元捐献给中国科学院大学教育基金会,成立永久性“郑儒永黄河奖学金”,用于激励青年学子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不负时光,努力向上。

郑儒永 捐赠 奖学金

郑儒永院士说:“国家培养了我,中科院培养了我,我要为国家再做一点贡献。”

郑儒永 捐赠 奖学金

首次发现高等植物中的内生毛霉 

郑儒永1931年出生于中国香港,父亲是我国著名金融家、银行家郑铁如先生;1953年大学毕业分配至中科院真菌植病研究室,历任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际真菌协会亚洲国家发展真菌学委员会副主席等职务。

郑儒永在国际上首次发现高等植物中的内生毛霉,首次报道了我国特有的人体病原毛霉新种和新变种;1987年主编完成《中国真菌志—白粉菌目》,成为国际公认的白粉菌目检索书。时至今日,郑儒永关于白粉菌科的属级分类系统,仍保持国际领先水平。1999年,郑儒永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郑儒永 捐赠 奖学金

郑儒永的老伴黄河,同为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资深科学家,如今已有90岁高龄。

每天工作站立8个多小时 一站就是15年

郑儒永几十年的科研生涯中,硕果累累。由于工作需要,她最离不开的就是显微镜。

郑儒永有一台很“古老”的显微镜,她每天陪伴显微镜的时间甚至超过了陪伴她的老伴。

郑儒永 捐赠 奖学金

在显微镜前忘我的工作,使得郑儒永患上了骨质疏松和腰椎半滑脱症。

2004年,她的脊柱被“钉上”了2根钢柱和9颗钢钉,医生告诉她:每天只能坐一小时,其余时间只能站着或者躺着。

从那时起,郑儒永基本无法坐着工作。当时已73岁高龄的她垫高了自己的办公桌和实验台,每天站立8个多小时,无论是观察显微镜还是撰写论文,无论是手绘真菌图谱还是查阅文献,都是站立完成。

这一站,就是15年。

时至今日,郑儒永仍然每天坚持工作,培养学生,将自己毕生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

夫妻二人多次捐款救助困境儿童

2012-2018年,郑儒永先后向北京海鹰脊柱健康公益基金会三次捐款共30万元,用于贫病脊柱患儿的手术救治。她为了青年学生和患病儿童倾其所有,慷慨解囊,夫妻二人的生活却非常简朴。

郑儒永 捐赠 奖学金

郑儒永院士和黄河研究员没有子女,他们二老一起走过的人生岁月,几乎全部都献给了科研工作。

半个多世纪来,两位老人为国家奉献了一生,为科学贡献了全部力量,不求任何回报,在耄耋之年,心里想的,仍然是如何再为国家贡献一点余热,如何把自己化成一片春泥,倾尽全力,哺育春禾满园。

大家还记得她吗? 

马旭 

中国第一位女空降兵

郑儒永 捐赠 奖学金

她13岁离开故土奔赴战场,参加过著名的辽沈战役、抗美援朝并多次立功授勋;  

她是我军第一个跳伞女兵,也是军内跳伞次数最多、参训空降年龄最大的女兵; 

她,医术精湛,是战士们眼中的好医生;她投身科研,成为军中有名的“发明家”;一生节俭清贫,却将千万元毕生的积蓄捐给家乡…… 

2018年9月,马旭和老伴在工商银行武汉机场河支行为家乡捐赠1000万元巨款用于教育和公益事业的事迹在社会广泛点赞。

郑儒永 捐赠 奖学金

两位老人的义举,受到社会的高度赞扬。

郑儒永 捐赠 奖学金

马旭说,300万元已于2018年9月到账,其余700万元定期理财将在今年4月到期后转账。对于捐款后的生活,老人表示,目前两人每月数万元的总收入足够生活支出。

据介绍,所捐款项,木兰县将建设一个公共场馆,用于开展教育、文化活动。场馆名称初定为“马旭文博艺术中心”,预计2019年10月底落成。

马旭说,教育是她对家乡希望的寄托,她希望把自己的毕生积蓄用于家乡的教育、文化等公益事业,为家乡做一点事。

她们是国家的功臣, 

她们也是女性的骄傲, 

向她们致敬!

  郑儒永 捐赠 奖学金 中科院微生物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