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 湘遇40年丨基层教育变迁:见证“有学上”到“上好学”

2018-09-26 阅读数 156154

基层教育 改革开放湘建40年

文: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章清清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攸关国家发展、民族兴衰的“大计”,也是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期盼的民生工程。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教育大步向前。40年来,基层教育的每一步变迁,都是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显著成就在教育领域的一个印证与缩影。

谭国湘老师在基层从教38年,从一名普通的乡村小学老师成长为湖南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和常德市第二届翦伯赞教育突出贡献奖获得者。

打开谭国湘老师的人生履历,伴随着她步步攀升的教育事业发展阶梯并行的,还有基层教育发展和变迁的历史足印。

基层教育 改革开放湘建40年

谭国湘和学生们在一起,很开心

旧时光:

难忘粉笔三角板直尺的年代

“当时的学校环境还是挺简陋的,只有一栋青砖盖的两层楼房的教学楼,老师住的是没有天花板直接可以看到瓦梁的平房,师生加起来不到500人。教室里是简单的木头桌椅,操场都是土路。”虽然已过去38年,57岁的谭国湘对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回忆起从教的第一所学校时,依然记忆深刻。

1978年,谭国湘进入常德市桃源师范学校就读,1981年毕业后分配到常德市南坪岗乡东风小学当数学老师。

她回忆,当时黑板是水泥做的,表面抹上黑油漆,擦黑板时粉笔末飘得满教室都是;下课铃声全靠手动——学校院子里的一棵树上挂着一根废弃的铁轨,每当上下课时,门卫师傅就会拿着铁棒去敲铁轨,当、当、当……声音回响在面积不大的校园里。

当然,课程也十分简单,只有语文、数学、历史、地理,没有品德、科学、音乐课,课外书籍更是少得可怜。当年,19岁的谭国湘在东风小学教的是数学课,一支粉笔、两块三角板、一块直尺就是所有教具,激情满满的谭国湘还自己用白纸板自制教具来辅助教学。

不过,相对于学校环境的简陋,让谭国湘感受更深的是——当年部分人对教育的漠视,“对男孩子的学习,有的家长也许还较为期盼并提出要求,不少家长对女孩子的学习无所谓,只要求认识几个字,有的甚至只盼着她小学毕业回家去带弟弟妹妹,再大点就嫁人。”

彼时,年轻的谭国湘很有主张,为提升家长、学生们对“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她向校长申请破天荒地组织了东风小学第一次家长会,“当年校长还笑话我说,只有生产队长才组织开会,你一个老师开这么大的会,比队长都牛。”

基层教育 改革开放湘建40年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东风小学

新气象

“素质教育”走上台前

到了上世纪90年代,谭国湘调到了常德市区的育英小学,教学条件也开始大有改观。

在这里,最让谭国湘记忆犹新的是,学校居然有了幻灯机,这让她大为兴奋。这种幻灯片是用专门的透明塑料制作而成成,上面可以写字画画,然后用幻灯机投影到幕布上。她可以把数学题目的解题思路在幻灯片上一步步向学生展示出来了,这可比以前一遍遍向学生口述解题思路简单明确得多了呢。

在课程观念上,基础教育开始尊重学生的学习权和发展权,逐步破除将学科分成主科、副科,把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划为副科、小学科的观念,也逐步减少任意挤占或不学这些学科的错误做法。许多中小学还开设了电脑课和教育心理课,加强了外语教学,甚至引进外语教材和教师。

教学方式上有了很大的变化,谭国湘说,“最开始是满堂灌,学生死记硬背,后来我调到市里来教课后,开始注重学生的反应了,但那时候盛行的更多是‘表演式教学’,即课堂看着很热闹,但学生真正的需求却并不能被重视。”

1999年国家首次提出“素质教育”,这标志着“应试教育”开始向“素质教育”逐步转变。这时课堂老师们也开始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不再是那个“我来教你来听,我来说你来记”的刻板老师。校园生活也变得多姿多彩起来,“我记得当年有个校长,给孩子们专门开了冬天滑旱冰夏天游泳的课外活动。”

基层教育 改革开放湘建40年

现在的东风小学气派漂亮

新时代

老师可以坐飞机去参加培训

2005年,谭国湘开始担任小学校长。她非常重视对老师的业务培训,只要有适合的机会,就支持老师们出去交流学习。

教育部门有专门的经费,但金额有限。谭国湘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为了争取让更多的老师都能享受相应的机会,她想了个法子,让两个老师在外挤一个“床位”住宿,这样就能把节省出的一部分费用给其他老师。谭国湘记得,一位老师得知后,在写一篇小小说要塑造一个“抠校长”形象时,就以她作为了人物原型。

“在小说里,那个校长也姓谭,我说你不用写小说了,这就是我了。”谭国湘笑着说。

不过,到2009年以后这种情况就不复存在了。

谭国湘说,相关部门给教育的拨款越来越多,老师出去学习培训的费用,除了可以按国家标准报销补助外,现在如果有需要还可坐飞机出行——老师的各项待遇都得到了全面提高。

而在校园,随着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以及2006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无论乡里、城里,无论贫穷、富有,小孩子都能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了。

在充裕的教育经费支持下,谭国湘老师开启了校园免费自主选修课程:琴、棋、书、画、体育五大板块;让每一名孩子都有兴趣爱好,让每一名学生都有不同的收获。

近年来,在“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攻势下,教育资源更是不断改善:老师以前需要到处寻找的教辅书,如今网络上应有尽有;以前需要将备课内容一点一滴全部书写到黑板上,如今不仅可以用电脑备课、制作漂亮形象的课件,并且随时可以在课堂上用“班班通”在“电子白板”上进行播放……随着“互联网+”和学校的云平台运用,启发、讨论、参与式课堂逐渐深入应用,更让学生学习突破了藩篱。

改革开放40年,谭国湘以38年的教育历程亲眼见证了教育环境的巨大变迁。现在,她虽然早已卸任了校长的职务,但依然担当武陵区第五片区的督学,对未来教育的发展满怀信心和期待,“在科教兴国的大背景下,我们必将会成一个教育大国发展为教育强国。”

湖南教育小百科>>

专任教师数不断增加

1978年专任教师数为46.38万人,2017年增加到58.96万人,增加了27%。

小学入学率趋近100%

1978年小学入学率为97.5%,到了2006年后小学入学率均超过了99.50%,近年来已经稳定在99.90%,到2017年小学入学率达到99.98%。

高等教育发展迅速

四十年来,湖南高等教育实现了由精英型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性跨越,高中及以上学历人口比重从1982年的7.0%上升至2010年的23.02%;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口比重从1982年的0.45%上升至2010年的7.60%。

湖南省历年万人在校研究生数增长很快,从1978年的0.03人大幅上涨到2017年的23.02人,是1978年的767倍。湖南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彰显湖南“教育强省”建设、“人才强省”战略取得了重大进展和重大成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