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 湘遇40年丨从“居者有其屋”到“居者优其屋”

2018-09-26 阅读数 446778    赞 2

改革开放40周年 住房 中国住房制度改革20周年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 湖南大学

文: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章清清 图:受访者提供

“我想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这首曾风靡一时的老歌,唱出了很多人的心声——不论多少年,多少代人,房子始终倾注着人们的希冀与憧憬。

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年,也是中国住房制度改革20周年。从最初的筒子楼,到单元房,再到如今的商品房,作为改革开放与时俱进的产物之一,中国的人的居住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作为一名专门“造房子”的专家,湖南大学建筑学院何韶瑶教授神奇的地方在于,她的人生履历几乎和中国住房制度的改革重合在了一起。

“从居者有其屋到居者优其屋,我不光是亲历者还幸运地成为了推动者。”何韶瑶说。

改革开放40周年 住房 中国住房制度改革20周年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 湖南大学

何韶瑶

70年代:父亲教她设计房子

“我父亲就是做建筑设计的。”9月25日,定居湖南30多年的何韶瑶在长沙接受今日女报/凤网记者采访时自豪地说。

何韶瑶在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海拉尔市长大。上世纪70年代,她的父母响应国家支援边疆的号召,从中央警备司令部转业到此。“父亲是做建筑管理与设计工作的。记得小时候为改善居住条件,父亲会带着我们画图,在自家小院里搭建扩建房子。”何韶瑶回忆,“父亲设计的呼伦贝尔盟电业局办公建筑至今还保留在那里。”

或许是从小耳濡目染的影响,长大后在高考填志愿时,何韶瑶选择了建筑专业。毕业后,她和父母一起来到安徽省第二火电工程局工作。她参加的第一个项目是安徽淮南洛河发电厂建设,主持了包括职工住宅、厂区办公楼、职工宿舍、浴室等项目的建筑与结构设计。

何韶瑶告诉记者,那时的房屋建筑设计比较强调“经济、适用、美观”,但她还是会尽量让建筑设计得漂亮一些。“这些房子虽然已经很破旧,但还未被拆掉。它们也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估计最终逃不脱被拆的命运。”

何韶瑶记得,在当年已经开始设计5-6层楼高的建筑了。但她上班时,单位分配给她的是单身宿舍,也就是当时非常常见的筒子楼。

“上班是面对面的同事,下班是门对门的邻居,一到吃饭时间楼道里就油盐飞溅、人声鼎沸,还有无数的人在这里结婚生子。”这就是很多人描绘的筒子楼,它是一代人永远的记忆。

何韶瑶虽然还是跟父母住一起,但她对这一切也并不陌生。她说,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人,有房子分配给你已经不错了,根本谈不上居住环境和品质,那是个从“居者无其屋”到“居者有其屋”时代。

改革开放40周年 住房 中国住房制度改革20周年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 湖南大学

80年代中期何韶瑶父母的家入口——住在2楼的3室一厅

时光穿梭机>>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城镇居民解决住房停留在等、靠、要,等国家建房,靠组织分房,要单位给房。湖南也不例外。当时湖南的千千万万年轻人和何韶瑶一样被分配住单位的筒子楼。筒子楼见证了他们的青春、爱情、婚姻、家庭。

后来,又慢慢出现了设施相对完备的单元房。但那个时候,房子还不算商品,分房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分房小组要调查申请人的住房状况,还要根据申请人的各类情况和领导的意见、建议制定“住房分配细则”等等。

改革开放40周年 住房 中国住房制度改革20周年 湖南大学建筑学院 湖南大学

集资的湖南大学教授用房——何韶瑶在湖大的家

90年代:她在湖南首开三大“房改”先河

1984年,何韶瑶参加湖南大学面向全国的招聘考试,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用,在这里读研究生,并成家立业。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改革的春风已经吹遍了五湖四海。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巡讲话后,海南省率先加快住房制度改革步伐,房地产公司也由此开始逐渐涌现。

海南各房地产公司在内地疯狂地高薪抢挖建筑行业的专家、设计师。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校园里的何韶瑶也被高薪挖到了海南,用当年的热词是“下海”了。

初到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何韶瑶对所见所闻的感受,用了“颠覆”两个字。

“到了海南,我所看到的那些城市建筑,那些设计作品,对我的冲击真的太大了,因为在以前那都是不可想象的。”何韶瑶告诉记者,来自香港、台湾的设计师聊的都是摩天大楼、海景房、各种别墅的设计,“这对我们来说,简直是不可思议”。

何韶瑶在海南待了三年,最终因为学校的召唤和家庭因素的考虑,在1994年回到了湖南大学任基建处副处长。

1994年7月18日,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标志着中国全面推进住房市场化改革的确立,稳步推进了公有住房的出售,通过向城镇职工出售原公有住房,逐步完成了中国住房私有化的进程。

也就在那几年,作为基建处副处长的她在主管校长的信任和支持下,干了三件可以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大事。

何韶瑶说,第一由各二级单位自筹资金建职工住宅;第二集资她主张个人自筹资金兴建120平米教授用房,为学校留住高级人才并修建地下室和车库、建设80—90平米的教师住房,第三是首次提出了在90平米以上住房里设计“两个厕所”的。

这三个方案一提出在当时可以说犹如扔出了几枚重磅炸弹。何韶瑶说,虽然,当时全国住房市场化改革的政策已经出台,但让习惯福利分房的人们一下就扭转思路却不容易。有人怀疑她搞教授房是搞特权主义,甚至将学校告到了教育部。有人质疑集资建房不靠谱,还有人对她“一个房间两个厕所”的设计嗤之以鼻。

但何韶瑶的三大改革方案在校领导的支持下最终得以执行实施,这些在湖南省都是开了先河的。“最终的结果是提早转变思路的人,在当年只用几百钱一平的成本价就提前买到了新房,改善了住房条件,而有的人却因一念之差放弃了,多年后却又后悔莫及。”

时间到了1998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宣布全面停止住房分配,首次提出建立和完善以经济适用住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

何韶瑶说,从那时起我们全面迎来了居者优其屋的时代。

时光穿梭机>>

1998年,福利分房制度宣告终结,《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也很快出台,新的住房时代开始了。房屋、楼价开始慢慢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就是在这一年,长沙市开始建设经济适用房,解决居民的住房难题。

新世纪:她编撰湖南节能建筑标准图集

2003年到2004年,何韶瑶被学校派往加拿大访问学习一年,在加拿大她感受最深的是科技化的节能住宅对生活的改变。

“同样在最冷的冬天,东北地区我们要用半米厚的砖砌墙才能保温,但加拿大的房屋建筑只用大概10公分厚的墙体,屋里的保温效果在停掉暖气的情况下还能保持近十个小时,这太让我惊讶了。”何韶瑶说,从那时起,她开始关注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的发展问题。

2005年,我国开始建立了建筑节能专项检查制度,建筑节能指标此后逐年提高,绿色建筑的推广建设意味让我们的居住更舒适,城市生活更低碳、更美好。

回国后的何韶瑶也成为《长沙市节能建筑标准图集》和《湖南省节能建筑标准图集》的编撰者。近年来,她更深入到城市群、生态城市和村镇规划设计的研究中。

何韶瑶说,改革开放四十年,在建筑行业的她不仅见证了人们住房条件翻天覆地的改善变化历程,更站在了时代的潮头,参与和推动了改革的进程。如今,中国房地产业在经历几轮洗礼与成长之后,也步入到如今亟待平稳发展和建立长效机制的阶段。

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她认为,未来的住宅将会在“生态、绿色、健康、安全、科学、节能”等理念融合其中,人们将住上环保、安全舒适性的、有设计品质的现代住房,在居住上能真正的享受物质与文化双重富有的生活。

时光穿梭机>>

进入21世纪,长沙的房地产业跟全国一样进入了快车道。恒大、保利、万科、碧桂园等国内顶尖房地产企业纷纷来此拿地建房。公寓楼、高层住宅区、花园小区;电梯房、洋房、别墅等不同住房业态纷纷出现。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装修也成为热点,在追求宽敞的同时,还在追求着居住环境的各种配套设施,要住得舒服,住得开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