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喜顺说,可折叠式灵屋曾给他们带来很很大的收益
文、图: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罗雅洁
4月12日,今日女报/凤网记者乘坐高铁出差,从长沙一路西行至怀化,偶然间往窗外一瞥,总能看见青翠山间还有别样的色彩,原来是花圈、纸钱等祭祀用品点缀其间。刚刚过去的清明节,这些祭祀用品见证了后人对祖先、亲人的哀思。
在这些常见的纸钱、花圈、香烛之外,还有怀化人王良伍和姐姐、外甥一起办厂捣鼓出的新花样:可折叠式竹片骨架灵屋。这个企业还促进了当地30余名妇女就业。不过,在工厂红火之时,他们却开始了漫长的专利之争。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创业遇挫,他研发出新产品
4月12日,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在怀化市鹤城区的优福工艺纸品厂见到该厂创始人之一王良伍时,他立马向记者展示了自己的专利产品和之前市场上流行的纸板产品的区别。
王良伍口里的专利产品,是一种用来祭祀的用品——可折叠式竹片骨架灵屋,其外形美观大方,不失传统味道,虽然搭的是竹架子,但是可折叠;而纸板产品都是用纸板拼起来的,没有骨架,灵屋不容易成型。
为了做好这产品,王良伍在创业之初也走了弯路。
2014年,王良伍和姐姐王喜顺、外甥黄建林一起开办了优福工艺纸品厂,专门从事灵屋的设计和制作。
“当时国内的纸板灵屋市场都趋于饱和了,我们一开始做的产品又没有创新,销售惨淡。”王良伍介绍,创业第一年,他们生产了1000套纸板灵屋,尽管天南地北找客源,但一年都没卖到一半,连员工工资都要找人借钱才能发得出来。
经此一役,王良伍开始仔细分析国内现有灵屋的特点。
市场上普遍存在的纯纸板灵屋虽然可以折叠,方便运输,但大部分客户忌讳这种工业味十足的产品,说这只是个“纸壳儿”;而民间传统手工扎的灵屋因为是用竹条扎的骨架,比较受欢迎,可骨架不能折叠包装,运输和仓储都非常麻烦。
这时,一个客户的话提醒了他:“你们的纸屋外形是好看,要是里面再有竹架子就好了!”王良伍就想到:把两种产品的优势结合起来。如果能成功,工厂说不定能置之死地而后生。
做一种新型灵屋?这在外人看来,王良伍有些异想天开。毕竟今年39岁的王良伍来自怀化溆浦农村,初中学历。没学历加持,没资源倚靠,这事能成吗?
2015年春节,王良伍趁着家里人都在,把自己重新设计开发新型灵屋的想法提了出来,家里人都很支持。
这年元宵还没过,他们就为了筹钱而东奔西跑,最终筹到了六万元开发资金,开始了再一次的设计打样。
“该在哪里加竹片,该在哪里实行折叠,纸板和竹架要怎么设计才能实现折叠,折叠之后如何才能流水线生产,这都需要我一次次地试验和打磨。”王良伍说,因为国内还没有先例,没有前人经验借鉴,其中的框架和细节,全凭他自己摸索。
从开始研发的那天起,他就住在了办公室里,饿了就随便煮碗面条,加个鸡蛋都算奢侈,“毕竟还欠着一堆外债”。为了加快研发进度,他有时凌晨三四点还在打样,心思全放在了设计上。
同年8月,历时半年,王良伍终于成功设计出具有竹片骨架的可折叠式的灵屋。
一名女工正在连接竹架
家门口就业,专招留守贫困妇女
2015年10月,王良伍和外甥黄建林一起,开着货车、带着30箱新产品出发了。这一次,他们重复着之前的足迹,拜访了上一年的客户。
“新产品很受欢迎,30箱产品是作为给各地客户参考的样品,但有的客户直接就想把样品全都买走。”黄建林说,客户看到新产品时都赞不绝口。
产品需求量大,人手也短缺起来。王良伍的姐姐王喜顺负责招聘,她发现,工厂附近的很多留守妇女,因为老人、孩子的牵绊不能外出务工。她就想把这些妇女招进厂里,一举两得。
杨满球就是这样被招进工厂里的。她有两个孩子,丈夫在工地打工,她在附近擦鞋、种菜补贴家用,生活过得紧巴巴的。听到王喜顺要给自己安排工作时,杨满球乐得合不拢嘴:“这里时间比较自由,早上可晚半个小时上班,下午可提前半个小时下班,还有双休。更重要的是薪水还高,做得多的时候一个月有4000多元。”
田桂莲是另一个特别看重这份工作的人。去年,田桂莲的丈夫确诊患上了肝癌,尽管家里倾尽全力救治,但仍然没能熬过去。“我之前是做服务员的,别说请几个月假了,就是一天都很难批。”田桂莲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她当时向王喜顺请长假照顾丈夫时,特别担心无法保住这个工作,没想到王喜顺一口答应,“不然,我家里两个孩子的生活费都没有着落。”
田桂莲说,因为给丈夫治病,她今年春节连置办年货的钱都拿不出来,只好跟王喜顺商量能不能预支工资,王喜顺又一次性给她预支了3000元。
王喜顺介绍,现在工厂里有40名员工,除了4名男性外,其他全部是女性,“而且都是学历不高、家庭困难的留守妇女”。
王良伍(左)和黄建林展示他们获得的专利证书和评价报告
“山寨”风潮后,专利突被宣告无效
工人越招越多,生意越来越红火,王良伍与黄建林共同创造的产品已经走向全国,但他们的喜悦很短暂——因为他们发现,抄袭折叠式灵屋的风潮也愈演愈烈。
“其实刚做出来的时候,我就想到要申请专利了。”王良伍回忆,虽然2015年时他们负债累累,但仍花了2000元钱申请专利,并于2016年4月获得由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
但“山寨”产品还是太多了,这对他们的生意造成了极大的冲击。
王良伍说,自己在维权过程中了解到,要诉诸法院,还需要对专利进行深度审查,出具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做出的专利评价报告。
于是,他们又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了专利评价报告审查,并于2017年4月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权评价报告。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在王良伍提供的这份报告中看到,“该专利具备新颖性和创造性”。
拿到评价报告后,王良伍再一次开始了维权之路。
2016年,重庆市江津区某工厂开始大规模生产王良伍的专利产品——可折叠式灵屋,并低价销往全国多个省市。王良伍和黄建林多次驱车前往重庆调查取证,并将其告上了重庆市第五中级人民法院。2017年12月,法院一审判决对方侵权。
但在一审之后,重庆这家工厂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提交了专利无效申请书。复审委员会在今年1月29日下达了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认为专利核心不具备创造性,不符合专利法第22第第3款的规定,宣告专利权全部无效。“本来觉得我们能稳赢的,但这份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犹如一盆冷水当头浇下。”王良伍说,这两年为了维权,他们几乎跑遍了半个中国,之前的20余万元积蓄也耗费一空。而王良伍心中更多的是疑惑、痛心和失望:“我成功申请了专利,专利评价报告审查也通过了,为什么现在又告诉我专利无效了?”
采访结束时,王良伍坚定地告诉记者,即使不为了自己,为了厂里的工人,他也要继续把维权之路走下去。
今日女报/凤网将继续关注此事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