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博鳌南强村的乡村振兴蝶变

2018-04-09 阅读数 435109

南强村 博鳌亚洲论坛

文:今日女报/凤网首席记者 李立

图片来源:农创投控 乡村相见

春天的南强村,醒得最早的,一定是椰林中缱绻的那群鸟儿。

早起的阿公拿着柴刀劈砍椰子的声音惊起了四周的鸟儿,扑棱扑棱飞起来一群。鸟儿们的身影,越过被海风剥蚀的斑驳古墙,穿过弯弯曲曲的青砖巷道,掠过沧桑古宅的圆窗拱券,落在百年“爱情树”前的古井台上,旋即又沿古井边的登山步道冲向山顶。山顶有观鳌亭,正好可以看到三江入海口升腾而起的朝阳。

披件外套,68岁的莫泽海出了门。担任过40多年村干部的他,每天头一件事,就是去村里转一圈。

路上尽是生面孔——乡村游的外来客,有在古巷中散步的、有在爬山的、有在田野中赏花的、有在看雕塑艺术展的,认识不认识都点头微笑。

几年前,村里很少有生人。别说外人,本村年轻人都快走光了。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映照在村口参天古树下的草寮上,作为“花梨人家”民宿的主人,散步回来的莫泽海,为坐在草寮下的客人们送上了咖啡——在南强这个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南洋”亲戚的村子里,有着中西合壁的建筑风格和喝南洋咖啡的优雅传统。

南强村 博鳌亚洲论坛

南强村新的一天,就从这醇厚绵长的咖啡香味中氤氲开来。

南强是海南省琼海市博鳌镇朝烈村下属的一个自然村。一百年前,下南洋的人们怀念乡愁、心系故土,留下了这样一个有中西合璧建筑风格的古村,但随着时光的流转,这个52户,250多口人的小村,慢慢变得凋敝而破败;而正是因为想要留住乡愁,如今,碧桂园集团、农创控投、绿十字等组织在这里集结,刷新了产业模式,搅动起乡村故事,激活了南强村的一草一木。背靠博鳌亚洲论坛会址的小村名气渐大,蝶变成了海南乡村振兴的一个品牌,一面旗帜,引起央视、新华社等多家中央权威媒体高度关注。

4月8日,举世瞩目的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拉开帷幕,这个南海之滨的小镇莺飞草长、生机勃发,再次为世界瞩目。在此次博鳌亚洲论坛期间,包括南强村在内的围绕论坛永久会址核心区的17个美丽乡村,作为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海南样本,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远下南洋的人们 乡愁留在这里

“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为契合在南方图强之意,故取名为南强。”莫泽海告诉记者,宋代汪洙《神童诗》里的这两句诗,是南强村名的由来。

南强村80%的村民都姓莫。莫泽海珍藏着一本《莫氏族谱》,族谱中记载着南强莫氏的源流——300多年前,莫氏家族从河北迁至福建,再迁至海南。

有海的地方就有海南人,自古以来,海南便是“海上丝绸之路”的桥头堡。自19世纪初期,海南人就有为生计闯海下南洋的传统,并随着大海的波涛飘至世界各地。这段中国移民的迁徙在历史上称为“下南洋”,与“走西口”、“闯关东”并称为中国三大移民迁徙历史事件。

博鳌就是琼海地区百姓“下南洋”的出海港。如今,博鳌东街的盂兰庙里,还供奉着“海洋结义一百零八兄弟”的神位,以保港道畅通,出海平安。据传,清朝咸丰年间,有一次,海南岛108人从海南同乘一艘海船去南洋谋生,途中风浪覆舟遇难,后来108兄弟变成了海神,扶弱救危,显圣海上,被封为“昭应英烈一百零八忠魂”。

南强村 博鳌亚洲论坛

从这个悲壮的传说,就可以体味到海南人南洋谋生的辛酸与不易。

恋乡思归,故土难离。旅居海外的琼籍侨胞,在异乡艰难打拼的同时,心心念念的就是故土和亲人。浓得化不开的乡愁,促使他们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换来财富后,第一件事就是回到家乡修葺祖宅。如今,南强村依旧林立的一栋栋老宅,就记载着一个个华侨家族的兴衰,述说着每一个海外游子,在多年奋斗后衣锦还乡的朴素梦想。

“当年我母亲带着我从新加坡回到南强,坐了一个多月的船。”1954年,年幼的莫泽海作别在新加坡当海员的父亲,跟随母亲回到南强定居。

无数像莫泽海母子一样从南洋回到故乡的人,除了带回财富,还带回了南洋异域的文化,甚至是从南洋运回的名贵建材——泰国的黑岩木,马来西亚的彩色地砖……衣锦回乡的他们,倾力营造光宗耀祖的大宅。他们见多识广,将古老的民族传统风格与南洋气派有机地结合,营造出这片与本土建筑迥异的建筑群,令人叹服。

莫泽海告诉记者,南强人很重视亲情伦理,这一点,从南强村这些房子的建筑格局中就可以看出。

南强村的房子,大多按“行”建造,每行院落中,住着六七户人家,都是由同一房分出去的兄弟辈直系亲属,寓意“兄弟同心,邻里不欺”。从正屋的庭院看过去,各家各户的正厅前后大门洞开,由顶端可以一直看到底端的房子,视线非常通透。

每进房屋的正厅前后大门都要上下对齐,以示“同心”。“行”与“行”的住宅间,同辈的房屋必须高度相等,村子里每行院落间都留有相当间距,形成村巷,是各户人家出入的主要通道,以示邻里相互平等。

年近七旬的莫泽海依然记得,以前每逢过年时,长长的院落从前端到尾端,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孩子们在巷子里嬉戏玩耍,从一个院子玩到另一个院子,这样的画面喜庆而温暖。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处处寄托着一个家族的才情智慧与乡土情结的美好家园,却在20世纪5、60年代至今的半个多世纪里,与众多曾经辉煌一时的侨乡建筑一样,与主人遥遥相隔。失去了主人打理照料的宅院与乡村,在无以挽回的落寞颓败中感伤地老去。

唯一长存的,是一代代的海南华侨们曾经寄托在祖居之上、无论身在何方都一生眷念的乡愁。

 

南强村 博鳌亚洲论坛

集结!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南强蝶变

“农村要留得住绿水青山,系得住乡愁。什么是乡愁?乡愁就是你离开这个地方会想念这个地方。”这是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关于“乡愁”的精准论述,也是总书记对中国广大农村美好愿景的形象勾画。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又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

一百多年来,南强村无处安放的乡愁,终于在新时代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声中,得以涅槃重生,蝶变绽放。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下,在海南省创建“美丽海南百镇千村”的目标下,碧桂园集团积极响应党和国家、海南省委省政府的号召,践行“希望社会因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美好”的企业使命,在海南省琼海市博鳌镇南强村、大路坡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项目。

作为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的企业龙头,碧桂园其实与乡村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碧桂园集团董事局主席杨国强出身于广东顺德农村,早年当过农民,曾饱尝过生活艰辛和磨难。即便在企业经营取得巨大成就之后,杨国强曾对媒体公开表示,其本人未来的工作重点是回归农村。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他亦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建言,要鼓励和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和企业家参与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我们希望通过将产业振兴与人才培训、整村推进、转移就业、驻村帮扶等有机结合,不搞‘花拳绣腿’,不做‘人工盆景’,扎扎实实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碧桂园集团社会责任部副总监潘定国告诉记者,南强村有着良好的区位优势、深厚的文化底蕴、优越的自然资源禀赋以及良好的群众基础,碧桂园集体以打造有产业支撑、特色鲜明、有内涵、有品位的美丽乡村为目标,制定了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我们将南强村与相邻的大路坡村连片打造美丽乡村,并定位为‘艺术+’村”。

南强村 博鳌亚洲论坛

潘定国告诉记者,碧桂园公益投资2500万元捐建南强村,希望把这里打造成为集艺术创作、文化交流、艺术培训、艺术品交易、文化休闲、人文居住为一体的“博鳌国际生态艺术村”。

琼海市委、市政府组建了博鳌南强“艺术+”村建设工作小组,市政协主席符传富担任项目总协调人,博鳌镇党委书记、镇长、人大主席及两名副镇长,包括南强村所在的行政村朝烈村村支两委负责人全部参与建设工作。

为了保证南强村的建设项目符合乡村振兴战略所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碧桂园聘请了在乡村建设方面有丰富经验的农创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来负责南强村项目重点节点规划的设计。

农创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姚波告诉记者,作为一家由金融资本、涉农实业、乡建智库等联合创设的农业产业投资平台,农创与中国乡建领军组织北京“绿十字”一道,在全国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乡村建设实践,其“让鸟回来,让文化回来,让年轻人回来”的乡村建设理念,与琼海市委市政府在乡村建设中“不砍树、不占田、不拆房、就地城镇化”的“三不一就”政策,以及碧桂园打造“村民乐居、旅客乐游、产业兴旺、人际和谐”的理念高度契合。

理念一致的三方紧密配合,一场振兴南强村的乡愁之战,全面打响。

 

南强村 博鳌亚洲论坛

乡村振兴 必须跟村民有关

海南人爱吃鸡,也爱养鸡。以前的南强村,房前屋后都是鸡棚,“一到夏天,空气中都散发着鸡屎味。”南强村下村小组组长莫壮陶说,过去,由于缺少监管和规划,群众环保意识也不强,南强村不少房前屋后的生活垃圾随处可见,夏季蚊虫滋生,整村自然风貌遭到极大破坏。

环境的整治和人居环境的改善成为首要任务,村里的道路要拓宽,园林绿化要提升,蛛网般架在村子上头的乱糟糟的水管电线光缆,全部得入地。

“村里修路是好事,但动了我家的鸡棚可不行!”刚刚开始的工作组,就遇到了村民阻工的难题。拆迁难,农村工作难,南强村整体改造两难兼有。村民们不相信:你们怎么会平白无故花这么多钱帮我们建村子?

农创和碧桂园的工作人员只能挨家挨户敲门,给大家看图纸,讲设计思路,讲碧桂园和农创的理念。有的不给开门,有的直接把工作人员赶出院子。

乡村振兴,必须跟村民有关。

动了老百姓的砖瓦怎么办?私搭乱建拆不动怎么办?一天上百人施工,一个意外,整个工程就得停下来。村里一次次组织村民开会,领着他们到外地参观,看看现代化的美丽乡村什么样。“浮在上面解决不了问题。只能请各级党委政府相关部门以及村支两委出面,做村民们的工作,坚定他们的信心。”潘定国告诉记者。

南强村 博鳌亚洲论坛

要做通群众的工作,耐心非常关键。碧桂园集团海南区域工作人员王轼一直吃住都在村里,为了拆一个私自搭建的鸡棚,他跟在一个老太太后面,甜甜地叫了近百声“阿婆”,最后,被王轼诚心打动的阿婆终于同意拆掉鸡棚。

眼看着大家没动静,有着40多年党龄的老支书莫泽海带了头。他主动拆掉了自家包括“花梨人家”在内的300多平方米的房子,全力支持南强美丽乡村进行保护性升级改造。

实践是最好的调解员。德高望重的莫泽海带了头,村支两委的干部也跟着带了头,其他人也慢慢开始信任农创和碧桂园的乡村建设团队。

但有了信任,不代表所有的事情就一帆风顺。长期的“闯海”在外打拼的经历,让南强村祖祖辈辈的村民都很相信“风水”。

“你看这个门的改造,本来图纸上规划设计的是3米,但村民会拿一个鲁班尺过来,如果这个3米在鲁班尺上他认为是与灾凶有关的刻度,他就不认可你这个3米的设计,要求我们改成吻合吉利的刻度。”碧桂园南强村项目驻村设计师唐庭告诉记者,鲁班尺是传统营造中的测量工具,相传可以丈量房宅吉凶,“我们只能尊重村民们的传统习俗,在不影响整体设计的情况下进行修改,还有诸如门不能对门,大门不能对厨房等很多传统禁忌,我们也只能按照村民的意思进行调整”。

“其实,刚开始动工时,也觉得艰难。”如今,跟村民已经很熟的潘定国告诉记者,看着南强村在他们的努力下一步步变美变靓,他觉得他和团队人员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南强村 博鳌亚洲论坛

南强村的“田园风”与“国际范”

下南洋、闯海,是南强村人,更是莫家人的家族烙印。南强村95%的人家都在海外有亲戚,直到如今,绝大多数宗亲仍侨居异国他乡。据莫泽海统计,村子里有海外亲戚近700人。

下南洋不仅使南强村华侨众多,留给村庄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时光荏苒,很多莫氏家人多在海外生活做生意,已无人在村里居住,留下空荡荡的老宅。由于无人居住,年久失修,很多老宅都已经处于半垮塌状态。

如何让这些颓败的老宅在乡村振兴中鲜活起来?如何让那些拢集镜花水月的圆窗拱券,那些散发审美情怀的雕梁画壁,依然能够向后人昭示它们曾经的芬芳与灵秀?农创规划公司负责人周治廷和他的团队工作人员想了很多办法。

村庄里腐朽倾塌的三座老院也流转出来,在农创规划设计团队的打造下,逐渐蜕变成为“凤鸣书吧”“凤凰客栈”“凤凰公社”等传统和现代结合的风貌建筑。

“在建筑设计上,我们完全尊重村民对老宅的感情和传统民俗,采用中西合璧,新旧结合的建筑风格,大量保留原有的建筑主体和南洋风格的建筑元素,在细节中体现‘修旧如旧’的设计宗旨,提升村庄文化内涵。”农创规划公司南强项目主创设计师卢岚告诉记者,当时,他们接手这些老宅时,有一些院子已经不能称之为“房子”了,“有的只剩下了墙,屋顶都没有了,还有一个院子也已经是垮塌的状态”。

只剩下两面院墙的老院子,农创规划设计团队把它的两面院墙整体保留,并将其改造成“凤鸣书吧”,老墙上满是充满童趣的彩绘,这里变成了一个为孩子们服务的公共文化空间。

南强村 博鳌亚洲论坛

凤凰客栈被当地村民誉为最奇妙的一座建筑,是“老房子上长出来的新房子”。“我们把前院的旧墙建筑主体保留,并用透明玻璃加高提升,让它有了玲珑剔透、别具一格的现代风格,而后院我们完全保留了老宅原有风貌:青苔斑驳的古墙、南洋风格的琉璃旧窗、木门、神龛、雕花床和梳妆台,营造出一种时空穿梭之感。”卢岚说。

而作为艺术空间的凤凰公社的设计,是卢岚自己觉得“最满意”的,“在原有的老建筑的基础上,我们使用了大面积落地玻璃的采光,可以把室外的风景最大限度地引入到室内。室外椰林摇曳,室内椰影婆娑。”

在农创规划设计团队的奇思妙笔下,这一座座见证了一辈又一辈人悲欢离合,穿越了一个又一个时代的老屋大宅,虽然铅华褪尽,但依然内蕴丰厚神采非凡,让人过目难忘。

“南洋乡愁”是南强村的魂,要留住乡愁,就要留住年轻人。而一个无产业支撑合发展机遇的村庄是留不住人的。三个院落的革新,不仅提升了村庄的文化艺术品位,促进了村庄的文化业态和旅游业态的发展,更让村民有了文化交流和经营的场所。

潘定国告诉记者,碧桂园集团还结合南强村、大路坡村资源优势,为村子引入了乡村旅游产业,集中力量打造精品民宿、农家乐、乡村书吧、艺术沙龙、休闲吧等旅游休闲业态,借助博鳌田园小镇的旅游资源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先授以鱼,再授以渔”。

“为了实现民主管理和村民自治目标,我们还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让村民自己当家做主,开展经营活动。通过合作社入股的方式,让全村百姓都成为股东,让年轻人都成为管理者。”潘定国说,只有老百姓意识到了民主管理的优势所在,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才能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在外打工的村民、毕业的大学生都回来了。能带领大伙增收,说话腰杆子也硬了。”南强村朝联专业种植合作社理事长钟华介绍,村民还流转了150多亩土地给合作社,引进企业运营打造南强花海,每亩土地年租金1500元,村民打工月工资2000多元。

南强村 博鳌亚洲论坛

到花海闻闻花香,走累了回客栈歇歇脚,傍晚在共享书屋里品茗阅读,亦可到艺术沙龙泼墨挥毫……3月5日,南强美丽乡村开门迎客以来,每天接待游客超过500人。民宿一房难求,农家乐天天爆满,每日营业额达2万元。

莫泽海的“花梨人家”也重新修整建造开业,而且,南强村建设团队帮他把老宅修葺,打造成为集休闲、娱乐、餐饮、住宿为一体的花园式农庄。院中的海南花梨等名贵树木原封不动、保护利用,为游客提供了一个绿意环绕的惬意环境。满堂的海南花梨家具,更使“花梨人家”成为风韵独特的乡村民宿,来过的游客,都对“花梨人家”琼海侨乡传统民居的古色古香与中西合璧的独特风貌赞不绝口。

如今的南强村,全村50多处民宅古朴而现代,沿青砖小道追古溯源,参天古树和斑驳老井逐一呈现,诉说着300多年的南强历史。这位质朴的“南强姑娘”经过一番“梳妆打扮”,不仅没有丢掉身上纯朴的“田园风”,而且增添了不少“国际范儿”,变成了博鳌外交小镇里一枚的闪亮明珠。

在琼海市委书记何琼妹看来,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大有可为”,“今明两年,围绕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核心区,博鳌镇17个行政村都将打造成美丽乡村,参会嘉宾在开会间歇可以到乡间尝尝美食,到客栈办个沙龙,感受浓郁亲切的中国乡愁,外交外事活动有望日益与地方民俗融为一体”。

  南强村 博鳌亚洲论坛 今日女报/凤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