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魔”洛夫逝世 与余光中并称诗坛“双子星 曾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

2018-03-19 阅读数 184426

洛夫 洛夫逝世 余光中 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据洛夫之子莫凡消息,中国现代诗人、有“诗魔”之称的洛夫于今日(3月19日)凌晨3点21分在台北荣民总医院病逝,享年91岁。

他不如霍金那样声闻世界,也没有李敖的狂名。洛夫是个纯粹的诗人,所有的名声都由诗而来,他曾被提名诺贝尔文学奖,和余光中齐名,却没有像余光中那样广为人知。

望远镜中扩大数十倍的乡愁

洛夫出生于湖南衡阳,1949年7月去台湾,1996年从台湾迁居加拿大温哥华。在外旅居60余年,洛夫先生始终对家乡心怀眷念,思念故国,曾为故乡赋诗:“为何雁回衡阳,因为风的缘故”。

1979年3月,洛夫访问香港,余光中陪同他去边界落马洲用望远镜看大陆。有家不能归,近乡情切,洛夫写下了震撼人心的诗——《边界望乡》,传神地表达了游子怀乡咫尺天涯的伤痛、落寞和无奈。

洛夫 洛夫逝世 余光中 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洛夫和余光中被誉为“双子星座”,他的《边界望乡》和余光中的《乡愁》一样脍炙人口

洛夫曾九次回到故乡衡阳。2009年10月24日,衡阳市人民政府主办,衡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衡南县人民政府承办的中国衡阳洛夫国际诗歌节夫国际诗歌节隆重开幕。

洛夫 洛夫逝世 余光中 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洛夫荣归母校衡阳八中

洛夫 洛夫逝世 余光中 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中国衡阳洛夫国际诗歌节

稍有暧昧之处 势所难免 因为风的缘故

洛夫是正宗的厦门女婿,他的太太陈琼芳是鼓浪屿人。谈到这首《因为风的缘故》,往事历历在目,洛夫说:“这首诗写于1981年,是写给我太太的。在我生日的前两天,我太太向我提出要求:‘如果你再不给我一首诗的话,我就不给你过生日了。’我想啊,过不过生日倒无所谓,但是这妻债不能欠……”

洛夫 洛夫逝世 余光中 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洛夫与妻子陈琼芳

于是洛夫闭门不出潜心创作,不巧遭遇停电,便点燃了蜡烛。又恰逢一阵风吹熄了,就这样,一首被人传唱的情诗诞生了。

洛夫 洛夫逝世 余光中 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洛夫《因为风的缘故》节选

史籍里搅拌了太多的化学物质 而读史人大多喜爱甜食

2000年,72岁的洛夫花了一年的时间,在温哥华写成了3000多行的长诗《漂木》。它堪称中国新诗史上最长的一首,洛夫将这首诗视为自己心灵的史诗。

“漂木”的意象已不仅仅是一个诗学概念,更将成为人类社会具有普泛意义的精神现象。在最近召开的洛夫长诗《漂木》学术研讨会上,吴思敬说:“有说不尽的莎士比亚,说不尽的《红楼梦》,《漂木》也将是说不尽的。”而黄永玉老先生在会议开幕式上的几句话更是耐人思索寻味。他说:“洛夫你这块老木头疙瘩,今天漂了回来,明天又要漂离远去,你到底要漂到哪一天呢?”老人的幽默而睿智的话语,似乎并不仅是对洛夫个人生存状态的一种关注,而是隐含着更为深远的对人类生存命运的探究。

洛夫 洛夫逝世 余光中 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洛夫《漂木》节选

洛夫有句名言:“一首诗就是一个意象的世界。”的确,洛夫的《漂木》便是透过“漂木”、“鲑”、“浮瓶”、“废墟”等意象完成了他对人生的别具心裁的诠释、他的形而上的对生命的关照和人文情怀,以及他的“天涯美学”与关于宿命的读解。

洛夫 洛夫逝世 余光中 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在洛夫看来,诗意地活着,不但是一个诗人对生命与美学的实践,同时也是对一个民族生存境界与精神内核的体现。

他曾在《石室之死亡》写:“我去远方,为自己找寻葬地。”伟大的诗人,一路走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