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习主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产生新一届国家领导人

2018-03-17 阅读数 331142    赞 2

十三届全国人大  习近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产生新一届国家领导人

习近平全票当选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

栗战书当选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

王岐山当选国家副主席

新当选国家领导人进行宪法宣誓

会议批准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新华社北京3月17日电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17日上午选举习近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当这一选举结果宣布时,全场爆发出长时间热烈的掌声。

会议还同时选举栗战书为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选举王岐山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上午9时,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五次全体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习近平、李克强、栗战书、汪洋、王沪宁、赵乐际、韩正等出席会议。

会议应出席代表2980人,出席2970人,缺席10人,出席人数符合法定人数。

会议由大会执行主席、主席团常务主席陈希主持。大会执行主席王东明、许其亮、张轩、娄勤俭、骆惠宁、蒋超良在主席台执行主席席就座。

会议首先表决通过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决定,批准了这个方案。大会要求,国务院要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完成国务院机构改革任务。

会议表决通过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和决定任命的办法。

9时23分,选举正式开始。监票人首先对设置在会场的28个电子票箱、电子选举系统进行了检查。接着,工作人员开始分发选票。4张不同颜色的选举票分发到每一位代表手中。选举票用汉文和7种少数民族文字印制。

随后,代表们开始写票。会场后区设有秘密写票处。

根据选举和决定任命的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副委员长、秘书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进行等额选举。

9时41分,总监票人、监票人首先投票。之后,代表们开始投票。投票结束后,总监票人报告了发出和收回选票的情况,选举有效。

工作人员宣读计票结果。

计票结果显示,在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选举中,习近平均获得全部2970张赞成票,全场报以热烈掌声。

十三届全国人大  习近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3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五次全体会议。

习近平全票当选为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十三届全国人大  习近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3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五次全体会议。

习近平全票当选为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新华社记者金立旺摄

主持人宣布:

习近平同志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起身,向代表们鞠躬致意。全体代表起立,用热烈的掌声向习近平表达敬意。站在身旁的李克强、张德江分别同习近平握手,向他表示祝贺。

当主持人宣布习近平同志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时,会场上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习近平又一次起身向代表们鞠躬致意。

随后,主持人依次宣布:

栗战书同志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王岐山同志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王晨、曹建明、张春贤、沈跃跃、吉炳轩、艾力更·依明巴海、万鄂湘、陈竺、王东明、白玛赤林、丁仲礼、郝明金、蔡达峰、武维华同志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

杨振武同志当选为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秘书长。

每一项选举结果宣布时,现场都响起热烈掌声。

在掌声中,新当选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起身,向代表们鞠躬致意。随后,他走向习近平,两人亲切握手,习近平向他表示祝贺。栗战书又同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握手,相互致意。张德江也同习近平握手,表示感谢、致以敬意。

在掌声中,新当选的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向代表们鞠躬致意。习近平同他亲切握手,向他表示祝贺。

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主席团关于宪法宣誓的组织办法,全体会议各项议程进行完毕后,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宪法宣誓仪式。

10时49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号手现场奏响宣誓仪式曲。

12名陆海空三军仪仗兵,分两列从会场后方正步行进至主席台前伫立。

全体起立。主席台上,3名礼兵迈着正步护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入场,并将宪法放置于宣誓台上。

在军乐团伴奏下,全场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随后,工作人员宣布:现在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习近平宣誓。

伴随着主席出场号角,新当选的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从主席台座席起身,健步走到宣誓台前站立。

主席台后幕正中,国徽高悬,熠熠生辉。现场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共同见证这一神圣时刻。

十三届全国人大  习近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3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五次全体会议。

习近平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这是习近平进行宪法宣誓。新华社记者鞠鹏摄 

习近平左手抚按宪法,右手举拳,庄严宣誓。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铿锵有力的宣誓声响彻人民大会堂。

宣誓结束后,习近平向全场鞠躬致意。现场爆发出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随后,新当选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新当选的国家副主席王岐山分别进行宪法宣誓,新当选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秘书长进行了集体宣誓。 

十三届全国人大  习近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

人民日报社论:国家的掌舵者 人民的领路人

大国的扬帆远航,离不开掌舵者;民族的复兴征程,呼唤领路人。 

在春风吐绿、草木萌发的美好时节,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全体会议,选举产生新一届国家机构领导人员,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全票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这充分体现了党的意志、人民意志、国家意志的高度统一,充分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心声,必将鼓舞和动员亿万人民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开拓进取,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时间是伟大的书写者,也见证极不平凡的奋斗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励精图治、攻坚克难,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历史担当,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短短几年,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及时提出,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密集出台,一系列重大举措相继推出,一系列重大工作务实推进,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得到解决,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终于办成。实践证明,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根本就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根本就在于新的伟大斗争实践中形成了习近平同志这个党中央核心、全党核心的坚强引领。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在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方面的伟大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充分展现了高瞻远瞩、运筹帷幄的领袖风范,充分彰显了心系国家、情系人民的人格魅力,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政治智慧和雄才大略。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做人民的勤务员,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人民情怀,凝聚起中华民族的磅礴之力,让党、国家、人民有了主心骨。实践充分证明,习近平总书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者,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领航者,无愧为全党拥护、人民爱戴的领袖,无愧为国家的掌舵者、人民的领路人。习近平总书记当选国家主席、国家军委主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解放军领导人“三位一体”领导体制的制度安排,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政治和制度优势,有利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有利于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有利于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为实现党的十九大描绘的宏伟蓝图筑牢坚实的政治根基、组织根基。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前进的道路上,“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依然存在,发展短板亟待补齐,风险挑战尤须防范。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肩负新使命、踏上新征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迫切需要我们激荡新气象、激发新作为,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人民共同富裕。只有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一步紧跟一步行、撸起袖子加油干,才能汇聚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书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辉煌篇章。 

众力并则万钧举,人心齐则泰山移。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去实现这一目标。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团结一心、矢志奋斗,我们就没有什么困难不能战胜,没有什么奇迹不能创造。

本文综合来源:人民日报、新华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