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老师每天陪学生吃饭 株洲县推行的“陪餐制”看过的人都打call

2017-12-06 阅读数 477893

陪餐制

“校长陪我们吃午餐这三年”

文: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周纯梓 吴迪

你最喜欢吃什么菜?最近的饭菜你觉得口味如何?食材你觉得是否新鲜……

初看这些问题,你的第一反应可能是:这是某饭店针对顾客所做的市场调查。不过我们要告诉你的是:这些问题都出自株洲县南阳桥中学每月一次的“学校食堂问卷调查”表。

这还不算,这些调查表根本不需要通过繁琐的发放和收集、统计等周折,各种意见填写完成后,直接交给同桌吃饭的老师甚至是校长即可,而且学生还可以当面对学校伙食提意见。

有家长可能会问:每天中午,老师或者校长都陪学生同桌吃饭么?答案是:没错,每餐都在!

这是株洲县为提高食堂管理水平,保证学生们吃得健康所出的狠招:校长和老师必须和同学们共进午餐。大家把这一制度叫“校长老师陪餐制”。12月5日,株洲县教育局学校后勤管理办公室负责人杨斌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从2014年推行“校长老师陪餐制”以来,株洲县全县已有90%的学校实行了这一制度。株洲县近万名农村中小学生中,有90%以上自愿在校内食堂搭餐。

接下来,最关键的问题来了。“校长老师陪餐制”好在哪儿?别急,看完今日女报/凤网记者的采访,不管你是不是学生家长,都会忍不住手动点赞。

陪餐制

老师陪餐是松西子小学最为重视的工作之一。

■记者探访

白鹤中学松西子分校——

老师当“席长”,学生吃得香

我们的“营养师”

11月28日中午,当记者来到株洲县渌口镇白鹤中学松西子分校时,正是午餐时间,只见学生们8人围坐一桌,正吃得津津有味。记者注意到,在食堂墙壁上,张贴着当日的菜谱:青椒炒腊牛肉、淮山炒肉、土豆炒肉、包菜、太子奶。400余平方米的食堂内,50余张桌子有序摆放,食堂工作人员已将学生的饭菜分好摆在餐桌上,400余名学生只需按照席次、座位用餐即可。让人好奇的是,每张桌子都坐着一名陪餐老师,与学生共进午餐。

“我们都是吃围席,每餐四菜一汤,三个荤菜,一个素菜。”校长张艳军向记者介绍说,每天在学校搭餐的学生都是按每桌8人的标准围坐,每桌设一名“席长”,由老师担任。席长的任务之一,就是做好陪餐记录,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食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说起学校的食堂管理,张艳军很有经验,“在陪餐上,学校采取的是‘三同两定’的策略”。张艳军所说的“三同”是指老师和学生“同样缴费、同时就餐、同标准就餐”。“两定”则是指“定好餐时席次、定好座位”。这样做的好处主要在于保证学生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为了确保孩子们每天的食材品种既安全又营养,白鹤中学松西子分校还专门设置了一名“事务长”。“事务长扮演着‘营养师’的角色,由体育老师兼职担任,因为他专门修过营养学,相对来说比较专业。”张艳军介绍说,事务长会在每周五将下一周的菜品提前搭配好,既要考虑营养又要考虑健康。“由于师资力量有限,根据高低年级不同,学校采取不同的陪餐形式。高年级的学生,更多的是采取自主模式,由学生自主管理,老师在旁边负责引导。而低年级则更需要老师把饭抬到学生所在的席次,然后一份一份地摆好,再由另外一位老师带领着学生排好队就餐。”

餐桌上的“三字经”

由于松西子学校是小学,许多低年级的孩子年纪只有五六岁,因此需要老师付出更多的爱心。张艳军举了一个例子:学校附近居民的一个孩子,只有6岁,入校后尚不会自己端饭、吃饭,陪餐老师只能一口一口地给孩子喂饭吃,喂完孩子后才能自己去吃,但是陪餐老师却没有任何怨言,每天悉心照顾。

除了许多低年级的孩子年纪小需要照顾外,学校里还有许多特殊儿童,他们更需要老师的耐心。“曾经学校有一个已经毕业的孩子,属于智力障碍,一吃饭就停不下来,不停地去盛饭,如果陪餐老师不去引导他,他会一直吃下去。这种情况,陪餐老师的付出可想而知。”张艳军说,严格来讲这不属于老师正常的工作内容,但老师们全抱着让孩子吃饱吃好的心愿一直坚持着。让张艳军值得骄傲的是,在食堂管理上学校一直以来都是零投诉。

老师陪餐都是让孩子先吃。特别让张艳军感动的是一年级25班的班主任陈银娟。“陈老师现在怀孕已经5个月,因为一年级都是六七岁的孩子,需要更多的照顾,陈老师每天都提前来到食堂,把饭菜推到餐桌旁,然后一份一份弯腰端到桌子上,按座位摆好。五十多个学生,工作量不小,何况还要指导孩子们吃饭。”有时陈银娟还因为弯腰次数过多,不停地干呕,这让张艳军十分心疼。

但在陈银娟看来这并不算什么。“让学生和家长放心安心,是我们每个老师应该做的。”陈银娟说,同事、校长都经常过来给她帮忙,学生也都很体谅她。

张艳军告诉记者,陪餐制刚实行时,她自己在陪餐过程中就发现在食堂就餐方面,学生存在浪费粮食、挑食之类的毛病。为此,她思索良久,总觉得学校在就餐上还是要有规可循。为了更加规范化管理,她和校德育处的老师们一起自创开发出“就餐三字经”。把就餐时的规矩和礼仪,以简单、通俗、易懂的形式进行普及。

“食堂很干净,老师陪着我们吃,有时还为我们添加饭菜。”六年级的谭艺婷告诉记者,平常在课堂上老师还会教她们如何就餐,让她印象最深的就是老师们自创的就餐“三字经”,“在餐厅、要节约、不挑食、不剩饭……这些朴实的句子,真的让我们感觉很受益。”

 

陪餐制

位置不够,老师索性站着吃。南阳桥中学的午餐就是这么温暖。

南阳桥中学——

饭菜好不好,学生来打CALL

喜欢吃什么,请填表

地处株洲县南洲镇的南阳桥中学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农村寄宿制学校。学校老师何永红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学校最早实施陪餐制的时间可以追溯到2011年。那时候因为食堂条件有限,老师每餐饭都站着陪学生一起吃。

经过多年发展,南阳桥中学已经摸索出了一套自己的陪餐制心得。南阳桥中学校长彭胜斌介绍说,学校为了保证食品安全和饭菜质量,由老师、学生和家长代表一起,成立了监管会和膳食委员会,对食堂管理进行监督并随时提出建议和意见。学生们在吃饭时,也可以随时提出自己对食堂各方面的看法。

“反馈机制建立后,效果十分明显。比如,由于学校学生多,只能分两批吃饭,但最近学校接到学生反馈,因为冬天温度低,第二批吃饭的学生就觉得菜太凉。得知这一情况后,学校及时处置,又增加了一个灶。确保大家同一时间就餐。”显然,彭胜斌对目前陪餐制度的实施效果比较满意。

为了把反馈机制做得更加具体,学校每月还会让学生填写学校食堂问卷调查表,及时收集学生意见。记者看到,问卷调查表共有11个问题,包括饭菜是否卫生,食材是否新鲜,口味如何等等。最后一个问题,是询问学生对食堂下一步改进有什么想法。有的学生写“不喜欢吃猪肝,喜欢吃火腿”,还有的写“喜欢吃白菜、火腿,不喜欢吃蛋”。

彭胜斌颇为自豪地告诉记者:“学校根据学生这些反馈,会对食谱做出相应的调整。我们每顿中餐6元钱,饭菜是不限量的,学生吃完之后可以再去添,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又不会造成浪费。”

餐馆老板的孩子

喜欢吃食堂

陈苗是初一的班主任,才毕业不久的她看起来像学生的大姐姐。工作了两年多,她站着陪学生吃了两年饭,但是她从不觉得心里不平衡,反而把学生对她的好记在了心里。“有一次,我上午上完第四节课和学生一起到食堂去吃饭,可能学生们见我上了一上午的课,显得有点疲惫,就一人挪了一点地方,让我和他们挤一挤,一起坐下来吃。虽然是一件小事,却一直让我备感温暖。”

在陈苗看来,关于陪餐制的好处,远远不止是食品安全与健康这个层面。“初中生处于青春期,有时难免会叛逆,吃饭是观察他们的一个好机会。”陈苗班上有一名学生,父母离异,和爷爷一起生活。因为缺少关爱,他常常会做一些出格的举动,吸引别人的注意。所以他经常不去食堂吃饭,而是买方便面拿到班里吃。因为是陪餐制,陈苗很快知道了这一情况,就主动劝他到食堂吃饭。同时在吃饭时,也会特别留意照顾他,主动给他夹菜。“慢慢地,这个孩子出现了相当明显的改变”。

彭胜斌告诉记者:“目前全校共有1150人,其中有1080位学生在学校用餐,连校门口餐馆老板的孩子,中午也不回家吃饭了,这充分说明学生们对实行陪餐制之后的伙食是相当满意的。”不久前,学校举办运动会,许多家长都到学校为孩子加油助威,学校请所有家长吃了一餐饭。饭后,有家长说:“我们自己家做晚餐,能达到这个程度就不错了。”

 

 

陪餐制

南岸小学老师陪餐安排表

南洲镇南岸小学——

陪餐制,家一样的感觉

株洲县南洲镇南岸小学是实行校长老师陪餐制度比较早的学校之一。当前学校共有324名学生,其中320名学生在学校食堂用餐。这320名学生被分为32桌,高年级同学8人一桌,低年级16人一桌。但因为学校只有26名老师,所以部分老师陪餐时间要管两桌。

南洲镇南岸小学是一所乡村小学,但是基础设施很完备,这为陪餐制度的实施提供了条件。据该校校长朱则利介绍,学校是从2014年,在县教育局的建议下开始实施陪餐制的。实施这一制度以来,得到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刚开始实施陪餐制时,老师们真是有点不适应。”朱则利说,“有些菜,老师本人也不爱吃,但是为了能让学生们养成不挑食、不厌食的习惯,即使不爱吃,老师们也要不露声色地带头吃。”

因为小学生不适宜长期吃辛辣的食物,所以食堂口味都很清淡,这也让很多“无辣不欢”的老师们犯了难,最后他们只能从家里带一些剁辣椒和老干妈悄悄地拌在饭里吃。

“为了学生们能吃得健康、吃得有营养,作为老师我们做出一点点牺牲算不了什么,都心甘情愿。何况这样进餐还有更多情感上的交流。”一年级数学老师吴翊宇说,现在农村里留守儿童很多,班里面父母都不在家的就有十几个,陪餐制度让师生一起吃饭,无形中让这些学生有了家的感觉。

在餐桌上,吴翊宇会认真观察每一个学生,他们吃的多不多,快不快,哪个同学爱吃什么菜,她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在吴翊宇看来,这些细节看起来是小事,但是却反映了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状态。比如,有的学生平时吃饭生龙活虎,但是某一天饭量突然变小了,吃饭时也不和别人交流,她就会去问一问,是生病了还是遇到了什么事。还有的学生,营养不良,不喜欢吃蔬菜,吴翊宇就装作很爱吃蔬菜的样子,引导他们吃。

五年级的刘家琪觉得“大家一起吃,吃的很香。在家里吃饭人少,反而没有在学校吃得多。有时学校的菜,比家里还好吃一些”。当记者问到,和老师一起吃饭,会不会觉得别扭时,刘家琪说,因为老师天天和他们一起吃饭,时间长了,跟家里吃饭一样,老师和他们的感情也因此变得更好。

朱则利告诉记者,近几年,随着陪餐制度的施行,来学校用餐的学生越来越多,甚至家就在学校附近的学生,也不回家去吃了。“最明显的一个细节,学校装饭是用大铁盒,以前四五盒就够了,现在要七八盒。”当然,在朱则利看来,“如今让学生吃得好、吃得安全已不再是唯一目标,学校更加注重餐桌礼仪的培养,我们要让陪餐制带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舌尖上的美好体验,还有更多更丰富的精神食粮。”

陪餐制

■声音

株洲县90%以上学校已采取“陪餐制”

12月5日,株洲县教育局学校后勤管理办公室负责人杨斌告诉今日女报/凤网记者,从2014年起,为落实学校食堂政府投入政策,确保食堂“非营利”运行,株洲县开始推行校长和教师交费陪餐制,实行“三同两定”政策。

“在2014年省教育厅出台《湖南省中小学学生食堂管理试行办法》后,株洲县教育局根据有关要求,初步制定了‘校长和教师缴费陪餐制度’”。杨斌告诉记者,2014年陪餐制刚开始实行,株洲县内就有60-70%的学校落实了陪餐制,而且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到2017年陪餐制全面铺开后,全县135所学校和幼儿机构已有90%的学校实行了这一陪餐制。

不仅如此,目前,株洲县57所农村中小学校均成立了由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与的膳食委员会。每日三餐各校都会安排教师陪餐,餐后由席长负责收集意见,并投到由膳食委员会设立的食堂意见箱中,学校定期对食堂进行满意度测评。杨斌说,该制度实施以来,株洲县近万名农村中小学生中,有90%以上自愿在校内食堂搭餐。

“已经完全实施陪餐制的绝大部分是农村的中小学和幼儿园。”杨斌坦言,剩余10%的学校,绝大多数都是城里的高中和民办学校,因为这些学校学生人数比较多,场地有限,要完全实行陪餐制是有困难的。据杨斌介绍,虽然这些学校不能做到老师和学生一起同桌,但老师和学生还是尽量在一起吃饭。为了解决场地限制,有些学校的学生和老师打了饭以后,只能拿到教室里面一起吃。

杨斌告诉记者,在实行陪餐制度之前,大多数学校食堂一般分对外承包和学校自主经营两种。在承包经营体制下,由于承包方难免存在逐利心理,容易在食材的采购、烹制过程中“缺斤短两”,厨房的卫生条件等方面也很难完全做到位。而一些由学校自主经营的食堂,因为大多自负盈亏,而且管理涉及到人员、设施、加工、出售等很多繁杂工作,对校方的监管要求非常高。“为了保证食品安全,现在很多学校采取了一种新的配送制,即多家配送公司参与竞标,最后再择优由中标方统一进行食品采购配送。”杨斌举例称,像株洲县一中食堂就采取的这种配送制,一共有13家公司参与竞标,最后择优选取一家中标。杨斌说,配送制的好处在于能保证食品安全,“即使食品出了问题,有陪餐制度存在,容易发现问题。而一旦发现了问题,我们就可以直接找这家供货公司,方便于我们监管”。

■编后

关于校长陪餐制度,株洲县并不是全国唯一,很多地方都先后出台过相关政策。比如广东就要求各个学校自2016年1月1日起,校级领导每月至少陪餐一次,每学期陪餐四次以上。对此,包括《北京青年报》在内的多个媒体都曾做过评论。一致指出,如果单单针对食品安全,那么陪餐制的意义并不大。食品安全不是校长们“陪”出来的,要保证食品安全关键从制度落手,从物资采购、阳光招标、选料、制作、配送、供餐等全流程,通过制度规定严把质量关,用问责机制提高违法成本,才能让孩子们真正吃得放心。

更多的评论声音认为,校长、老师陪餐制的意义在于让校长、老师们放下身段,走到学生中去,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聆听学生的呼声,拉近师生距离,让教学更加接地气。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食品监督的问题,而是形成了一种独有的校园文化。显然,株洲县做到了这一点,无论是陪餐的普及面,还是陪餐的出发点、陪餐的具体做法,都充分营造了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氛围。让陪餐制度变成情感交流、言传身教等方面另一个重要的教育阵营。从这一点上说,我们难道不应该为株洲县的这一做法点赞么?

  陪餐制 今日女报/凤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