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就业难1500的月薪也得干 长沙“小海归”就业从“新”开始

2016-07-26 阅读数 204384

海归就业 海归创业

文:今日女报/凤网 记者 陈寒冰

提到留学回国的“海归族”,我们很自然地会将之与“百万年薪”、“高大上”等词语联系起来。可如今,国内一项求职统计数据却让人大跌眼镜——有71%的“海归”在归国6个月内才找到工作,“海归”变“海待”,就业压力渐呈上升趋势。

当“高不成、低不就”的求职心态蔓延到“海归”圈子中,不想做“海待”的他们该如何扭转局势?不妨听听下面这三名年轻“小海归”的职场经历,他们用经验告诉你:放下“架子”,回国求职更需从基础做起。

尝试创“新”,她成了长沙留学生的“吸铁石”

采访对象:袁俪洺(小名:玎玎)

“6年的留学经历,让我的综合能力显著提升,让我成为了一个爱跟人打交道、喜欢做调查、善于展现个人才华的人!”玎玎是朋友圈里的名人,作为长沙城里第一家自媒体创始人,她身上充满着“洋”味。

很多人以为玎玎的成功决定于“海归”身份,可她告诉记者,创业路上,她也曾一路荆棘,坚持下来,只因敢于从“新”开始。

2005年,从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玎玎只身去往英国东伦敦大学攻读“动态图像MovingImage”的本科课程。玎玎属于很有主见的姑娘,她明白自己出国的目的不是混日子,所以在到达英国5个月后,便去了当地有名的大超市工作。

“很多留学生打工会选择华人餐厅或公司,因为沟通方便,而我选择了去本地超市,练习口语的同时,也帮自己更好地融入当地生活。”玎玎说,自己是一个会算账的长沙姑娘,“在超市工作,每天6点后会有产品打折,所以要买什么东西,我都会算着时间去买。”

进入大学后,玎玎主动申请到伦敦国际广播电台当志愿者,上学和打工之余,她会与电台同事采访国会议员、参加ChinaTown宣传活动、慈善活动、举办华人电影展等,这些活动让她拥有了越来越多的社会经验。大学毕业后,玎玎顺利进入了当地电台工作。直到2010年,父母希望她能陪在身边,玎玎这才回到了长沙。

回国后,玎玎被青海卫视相中,聘用其做频道推广。“当时就是在全国各地游走,在主持人、派单员、讲解员等多种角色中转换,虽然挺累,但乐在其中。”玎玎说,她并没有安于现状,而是挤出时间打造本土第一档自媒体“玎玎星推荐”。没想到,充满“洋”味的创意很快被大家接受,也让她很快成为长沙留学生“吸铁石”——于是,当青海卫视把大本营迁离长沙后,她能轻松借公众号开启数字传媒,华丽转身为美女老板。

 

重“新”定位,长沙“海待”变身记

采访对象:付毅

“如果重新让我选择,我不会出去留学的。”这是付毅(化名)的开场白。

30岁的付毅现在是长沙广播电视局的一名聘用员工,他很直接地告诉记者,“能在这里工作,不靠‘海归’经历,只靠亲戚关系”。

付毅在长沙算是比较早的一拨留学生。2005年,高考失利,父母将他送去留学,他成了朋友眼中“有面子、有地位”的“高材生”。几番选择,付毅爸爸让他去加拿大的圣利嘉学院学习旅游及酒店管理。

付毅说,国外留学并不全是“镀金”,因为他就读的圣利嘉学院就类似于国内的大专院校,“入学门槛很低”。

在加拿大学习了5年,付毅拿了“国外大专文凭”回国,本想利用“海归”优势找个好工作,却在北京屡屡碰壁——“去酒店求职,虽然我是留学生,但也要从基层服务员做起,实习期每个月薪水也就700多元。”

现实残酷,在北京工作3年,付毅最终也只是一个大堂经理。“调整心态,还是觉得不能太要面子,回长沙发展可能更好。”于是,付毅回到长沙,靠父母关系进了电视台。

“从事媒体工作后,我以前学的专业和工作经验完全没用,我又只好再次从头学起。”付毅说,机房、发行、编辑等,他曾和比自己小很多的大学生一起,争抢为数不多的机会。最后,在单位打拼了多年后,付毅总算有了这份稳定且能养家的工作。

 

海归就业 海归创业

择“新”弃旧,挑战一份“正流行”的工作

采访对象:陈禹思

在长沙市湘江边潮宗街一栋高楼上见到陈禹思时,她正在画室里陪客人画画。这间名为TheColourLabChangsha的画室,是她与小伙伴今年打造的。她告诉记者:“大学时我在中国传媒南广学院学英语播音专业,然后去英国读研。没想到现在会从事这样一份与所学专业完全不搭界的工作”。

2010年,陈禹思通过雅思考试,去英国Leeds大学学习企业传媒与公共关系。陈禹思的研究生课程只有一年时间,所以在英国读书的那段时间她没有打工,“主要心思就是适应环境并完成课程”。

一年时间,顺利拿到毕业证后,陈禹思在当地华人公司找了份工作,“这期间增长了与英国人交流的能力。”2012年4月,陈禹思决定回中国工作。在一家进口医药公司国际部工作3年后,陈禹思却发现最初留学生的优越感并没那么强烈,职场里尔虞我诈的状态也让她有些迷失方向。

“今年初,从国外留学回来的一个发小找到我,想邀约我一起在长沙开一家特别的画室。”陈禹思说,她们打造的这间画室,就是为像她这样没有画画基础的朋友而开,大家只要有思想、有情感、有故事,就能在画室老师的指导下完成超出期待的画作。

“没想到这样的新工作既能赚钱又能愉悦大家。”陈禹思的画室一开业,就被长沙不少白领“盯上”,而陈禹思那所谓的留学经历,也成了她的成长故事,与职场无关。

 

专家支招>>

当“海归”前,请给自己做好未来规划近日,记者在长沙人才市场了解到,不少招聘企业都认为,他们只看能力不看文凭学历。所以,现在企业在招聘“海归”时,也会比以前更理智,有些单位只看作品不问出身,那些“镀金”回国的“海归”就并不具备优势。

职业规划师李向阳介绍,“海归”就业困难是由三个落差造成的:一是留学人员本身的心理定位,觉得归国以后就理应是高职高薪;二是专业或者学校的落差;第三就是投入产出的落差,计算不准,自己对留学回报期待太高。

“只有给自己准确定位,找准合适的就职单位,才能在千军万马的应聘者中脱颖而出。”李向阳表示,在现在的就业形势下,称心如意的工作确实难找,但也不难发现有三类“海归”在求职中大有优势——基础理论研究人才、高新技术研发人才和高层次管理人才。

针对现在一些“海归族”的职业迷茫状态,李向阳认为最主要是在出国前没有对未来作出明确的职业规划,甚至有些人连自己的性格和经历适合读什么样的专业都不得而知。盲目的择校、一窝蜂的投奔热门专业等不理性的留学行为随处可见。所以,李向阳建议,在出国之前,每个学生都应该与自己的内心对话,了解自己最擅长的部分,慎重选择学校与专业。在全球化竞争的大背景下,每个人都要发挥出自己的特长,这样不但能够让自己觉得快乐、幸福,也最容易在事业上取得最大的成功。

  海归就业 海归创业 今日女报/凤网 陈寒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