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宫颈癌疫苗有望年内上市 你关心的问题答案都在这里!

2016-07-20 阅读数 422786

宫颈癌疫苗 HPV疫苗

宫颈癌疫苗将上市9-16岁接种最好

时隔十年,被称为“世上唯一能预防癌症的疫苗”——宫颈癌疫苗获得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通行证”。

全球知名药企葛兰素史克(GSK)18日宣布,“希瑞适”(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16型和18型〕)获得国家食药监总局的上市许可,成为国家食药监总局首个批准的预防宫颈癌的HPV疫苗。

GSK高级副总裁季海威介绍,该疫苗未来将用于9-25岁女性的接种,采用3剂免疫接种程序,有望在明年年初正式上市。

那么,宫颈癌疫苗能预防什么?有没有副作用?谁能接种?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重庆市肿瘤防治办公室主任、肿瘤医院妇瘤学科带头人周琦教授通过重庆时报,对疫苗做了详细解答。

每年约13万新发宫颈癌病例

宫颈癌疫苗有何意义?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宫颈癌是我国15岁至44岁女性中的第二大高发癌症。每年约有13万新发病例,其发病率仅次于乳腺癌。

每年,中国的宫颈癌病例占全球的28%以上。在全球范围内,平均每1分钟即检查出1例新发病例,每2分钟就有1名女性死于宫颈癌。

2015年我国宫颈癌新发病例约为98,900例,死亡病例约为30,500例。2015年重庆宫颈癌发病率为9.04/10万,排在癌症发病率第七位。

据悉,“希瑞适”在中国内地的临床试验开展了6年,入组了6000多名受试者分别接种疫苗和对照。结果显示,该疫苗在预防某些致癌型HPV相关的宫颈疾病方面具有较高保护效力,且具有令人满意的效益风险比。

有市民曾去香港接种疫苗

市民赵女士现在已婚,2008年未婚的她去香港旅游时接种了HPV疫苗,因为梅艳芳因宫颈癌去世,而且听朋友说这种疫苗可以预防宫颈癌,就去香港接种了疫苗,一针1000元。其实自己当时也不是很懂,就觉得这个疫苗有好处。

不过,也有市民对这个疫苗抱着观望的态度。已婚的李女士早在五六年前就知道了“希瑞适”,她觉得这种疫苗有局限性的,十几岁的女孩打了疫苗有没有副作用都不知道,她还是持观望态度,不愿意自己的孩子接种HPV疫苗,“还是要平时注意预防,不能非要把身体拖成宫颈癌。”

而价格和副作用也是大家关注的焦点问题。21岁的秦小姐想打,就是不知道要花多少钱,有没有副作用。

21岁的何小姐现在也持观望态度。“因为这个疫苗还没有普及,如果国家推荐此疫苗或者列为一类疫苗再去打,毕竟能起到预防作用。”

你关心的问题,答案都在这里

什么年龄接种效果最好

最佳年龄段为9-16岁

周教授说,适合接种HPV疫苗的年龄,各个国家或同一国家的不同机构建议都不一样,全球范围内是9-45岁。而周教授认为9-16岁为最佳接种年龄,因为人群注射疫苗的有效性随着年龄增加而下降,女孩子的免疫机制比大人好,打了疫苗产生的抗体会比成人要高。

HPV疫苗注射采用肌肉注射,半年内要注射3次。周教授说,注射HPV疫苗关键要看有无性生活,HPV对无性生活的女性效果最佳。

这是为什么呢?周教授说:“如果女性婚后有了性生活,注射HPV疫苗原则上没有禁忌,只是感染HPV的机会大大增加,很多时候女性已经感染了HPV只是自己不知道,机体多多少少产生了水平较低的抗体,这时候专家一般不会推荐再接种HPV。”

超过年龄段的女性怎么办

做定期宫颈癌筛查

那么,如果女性超过年龄段,或者婚后有了性生活怎么办呢?

周教授表示,最好的办法是做定期宫颈癌筛查。因为从宫颈癌前病变发展为宫颈癌大概需要5-10年的时间,而且还有癌前病变期,在这段时间内只要检查确定病变的迹象,马上进行相应的治疗就可以痊愈。现在的宫颈癌筛查技术(其中包括HPV检测)已经相当成熟,所以30岁以后定期宫颈癌筛查对已经有性生活或HPV感染的女性更加重要。“遗憾的是,我国宫颈癌筛查的覆盖率不到适龄女性的14%。”

疫苗能“一劳永逸”吗

可以预防大约70%的宫颈癌

周教授介绍,HPV疫苗是人类首次尝试通过疫苗消灭的一种癌症。但接种了HPV疫苗,不代表就100%预防了宫颈癌,试验数据表明,适龄女性注射宫颈癌疫苗后,可以减少70%的宫颈癌发生率。

此外,也不是打了疫苗就立竿见影,因为宫颈癌的高发年龄段在40-60岁,如果现在9-25岁接种预防性疫苗,待到宫颈癌高发年龄段时,全面显现接种疫苗后宫颈癌发病率下降,要到20多年以后。

疫苗的安全性能如何

全球已有超过570万人注射接种

全球已有超过570万人注射接种了HPV疫苗,从疫苗上市后的研究结果及WHO统计数字来看,这种疫苗也是安全的。总体来说HPV疫苗的耐受性好,副反应轻,疫苗在其他国家地区上市后记录的副反应中,以头痛、恶心、呕吐、乏力、头晕、晕厥、虚弱等为最常见,一般情况不需要特殊处理。

周教授说,据文献报道,截至2011年有72例注射后死亡发生,其中34例得到确认和疫苗注射无关。其他的严重副反应如疫苗相关的静脉血栓,过敏反应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是否会纳入国家计划免疫项目

“正在探索创新的定价方式”

“我们正在探索创新的定价方式,以支持‘希瑞适’纳入国家计划免疫项目。”GSK高级副总裁季海威接受新华社采访时说。

据悉,2015年,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对HPV疫苗进行了补贴,由最高3600港元/人的价格降至1400港元/人,补贴幅度超过60%。此后,在香港接种HPV疫苗开始流行起来,并且吸引了大量内地游客前往。

 

国内首个HPV疫苗有望年内正式上市 妇科肿瘤专家解惑九大问题

近年来,女性对宫颈癌的重视有了很大的提升,不少内地女性专程赴港澳等地注射HPV疫苗预防宫颈癌。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昨(18)日宣布,葛兰素史克(GSK)希瑞适(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16型和18型])获得上市许可,成为国内首个获批的预防宫颈癌的HPV疫苗。

消息一经公布,许多市民将电话打到医院,希望了解更多详细信息。记者从重庆市肿瘤医院获悉,该疫苗有望在年内正式上市。就市民所关注的问题,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会主任委员、重庆市肿瘤医院妇瘤科学科带头人周琦教授答记者九问,深谈关于HPV疫苗的系列问题。

Q1:HPV疫苗是什么?

HPV(Humanpapillomavirus)中文名称为人类乳头瘤病毒,主要通过性传播,在性交或口交过程中可进入生殖器、口腔或是咽喉,从而导致传染。研究发现,99.7%的子宫颈癌都是因感染HPV造成的。HPV是常见的性传播疾病,HPV感染不仅容易且不被察觉,因此疫苗在风险预防中就起到了尤为重要的作用。

HPV疫苗是人类首次尝试通过疫苗消灭一种癌症,具有划时代的意义。HPV疫苗分为治疗性HPV疫苗和预防性HPV疫苗,治疗性HPV疫苗正在研发阶段。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于2016年7月18日宣布葛兰素史克(GSK)希瑞适(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16型和18型])获得上市许可,成为国内首个获批的预防宫颈癌的HPV疫苗。HPV疫苗是利用病毒外壳外壳的抗原性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从而产生机体对HPV的抵抗,不感染HPV病毒,没有了引起宫颈癌的必要条件,所以我们说控制HPV感染也就减少或不发生宫颈癌了。

宫颈癌疫苗 HPV疫苗

定期筛查很重要。

Q2、HPV感染与宫颈癌有什么关系?

几乎所有(99.7%)的宫颈癌都是HPV感染所引起,不同类型的病毒带来的健康风险也各有差异。HPV有100多种亚型,大约14种类型的HPV可以使宫颈发生癌变,称为高危型HPV。大部分的HPV感染(50%~90%)可在感染后的数月至2年内被免疫系统清除,不会导致长期的危害和导致宫颈癌发生。只有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间隔一年以上的时间连续两次检测出同一型别),才会进展为癌前病变或恶性病变。协和医科大学肿瘤研究所的统计表明,这12种高危HPV在我国女性的感染率是14.2%。而高危HPV中的HPV16和HPV18两种高危病毒造成了全世界大约70%的宫颈癌病例,而这个比例在中国更高,大约是86%。但值得注意的是还有大约5-10%的宫颈癌与高危型HPV感染无关,而且预后不好。

Q3、为什么HPV疫苗注射后可以预防宫颈癌?

2008年诺贝尔医学奖授予发现HPV与宫颈癌关系的德国科学家HaraldzurHausen,他首先发现了HPV导致宫颈癌,在以后科学家对HPV导致宫颈癌致病机制进行大量、深入研究,最终证明人感染HPV,病毒整合入机体细胞是引起宫颈癌发生的主要病因。理论上能够预防HPV持续感染,就应可以预防宫颈癌。HPV出感染宫颈上皮外,还可以感染阴道,外阴,口腔甚至食管,目前认为直肠癌、胃癌也与HPV感染相关。

Q4、HPV疫苗注射的适宜人群?

适合接种HPV疫苗的年龄,各个国家,或者同一国家的不同机构建议都不一样,全球范围内是9-45岁。此次在中国国内获批的疫苗适用于9岁-25岁的女性人群接种。

人群注射疫苗的有效性随着年龄增加而下降。关键看性生活,HPV对无性生活的女性效果最佳。如果女性一旦有了性生活,感染HPV的机会大大增加,很多时候女性已经感染了HPV只是自己不知道,这时候专家一般不会推荐再接种HPV,而是定期进行宫颈筛查。所以女性注射HPV疫苗的最佳接种人群是没有发生过性行为的女性,初潮前后接种效果最佳。另外因为小孩子的免疫机制比大人好,打了疫苗产生的抗体会比成人要高。注射HPV疫苗前无需检查HPV感染状态。

Q5、HPV疫苗注射后会不会有副反应?

一般讲HPV疫苗是非常安全可靠的。全球已有超过570万人注射接种了HPV疫苗,HPV疫苗是基因工程装配合成的病毒壳疫苗,不含病毒DNA,所以不致病。病毒都有遗传物质,只有DNA整合、复制才可以引起感染。注射用疫苗是基因工程通过改变它的外壳蛋白,形成的病毒样颗粒VLP,刺激免疫细胞产生抗体,制成的疫苗保留了它的抗原性,但并没有感染性。从疫苗上市后的研究结果及WHO统计数字来看,这种疫苗也是安全的。总体来说HPV疫苗的耐受性好,副反应轻,疫苗在其他国家地区上市后记录的副反应中,以头痛、恶心、呕吐、乏力、头晕、晕厥、虚弱等为最常见,一般情况不需要特殊处理。也有些观察发现,接种疫苗后出现晕厥情况,所以建议接种后在诊所观察15分钟。这种晕厥不是HPV疫苗独有的特性,在青少年中接种其它疫苗后,也有这种晕厥几率增加的表现。

据文献报道,截止2011年有72例注射后死亡发生,其中34例得到确认,并没有发现这些死亡和疫苗注射有关。其他的严重副反应如疫苗相关的静脉血栓,过敏反应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国际医学争议协会针对中国的HPV疫苗上市,很快在中国要召开HPV疫苗国际会议,使用疫苗的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和中国准备推行疫苗的国家系统、妇幼系统、医院系统将会一起针对如何在中国更好的使用HPV疫苗进行讨论。

 

宫颈癌疫苗 HPV疫苗

疫苗图

Q6、HPV疫苗注射后就可以杜绝宫颈癌吗?

我们的回答是:不能!HPVl6和18是最主要的高危型HPV,70%的宫颈癌都是由这两型HPV导致的,所以目前的HPV疫苗主要是针对这两型HPV,换句话说,目前已经上市的3种HPV疫苗(二价、四价和九价)疫苗均不能覆盖所有HPV病毒,换句话说可以预防大约70%宫颈癌。接种过HPV疫苗,依然要定期做宫颈癌筛查。

Q7、正确的宫颈癌预防措施又哪些?

这里我们必须强调的肿瘤的三级预防:

一级预防:注射HPV疫苗,主要适用人群为9-26岁的无性生活的女性;同时还需要提倡健康生活方式,包括不吸烟,避免不洁性生活,减少生殖道感染后等。

二级预防:21岁以上的女性或者有性生活3年以上的女性,至少每2年做一次宫颈细胞学或TCT检查的宫颈筛查(即使接种了HPV疫苗也要做),如果以上检查发现高危型HPV阳性或细胞学异常,可以做阴道镜检查,必要时取子宫颈上的组织,做病理组织学诊断,以判断是否处于癌前病变。

三级预防:对宫颈高级别病变,应该正确的及时干预,宫颈锥切等,判断其是否为更严重的宫颈上皮内瘤病变和宫颈早期浸润癌、宫颈浸润癌等,由妇科肿瘤医生进行合理规范的治疗。可以说,如果这样定期做防癌检查,可以及早阻断子宫颈癌发展。

Q8、目前宫颈癌防治的任务与策略是怎样的?

根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公布的最新数据估计,2015年我国子宫颈癌新发病例约为98,900例,死亡病例约为30,500例。2015年重庆市子宫颈癌发病率9.04/10万,排在第七位。据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数据,近10年来我国子宫颈癌发病率、死亡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在我国第二次人口高峰(1962-1977年)出生的妇女目前正处于40-50岁,这正是宫颈癌发病率的峰值年龄组。我国面临着严峻的子宫颈癌防治形势。

虽然随着HPV预防性疫苗的应用,会越来越显现出一级预防的作用,事实上,在全面接种疫苗20年后才会体现一苗接种后宫颈癌发病率下降。在这一天来临之前,尽管HPV疫苗是宫颈癌预防的重要一步,而合理有效的宫颈癌筛查依旧是预防宫颈癌的最佳方法。宫颈癌的发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现在的宫颈癌筛查技术(其中包括HPV检测)已经相当成熟,所以30岁以后定期宫颈癌筛查对于已经有性生活或HPV感染的女性更加重要。遗憾的是,我国宫颈癌筛查的覆盖率不到适龄女性的14%。降低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需要对接受筛查的女性达到一定人群覆盖面、高质量的筛查技术,以及对经筛查发现的子宫颈病变及早期子宫颈癌及时予以干预和治疗。

结合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医疗资源配置不均的现状,很难统一达到新的宫颈癌筛查指南的水平,还需要采用多元化的筛查策略。综合国内外子宫颈癌筛查的最新进展和我国的国情,可以根据当地经济情况、技术的水平和可及性,选择细胞学或高危型HPV检测。部分资源缺乏地区,可以采用VIA/VILI的方法进行初筛。另外,针对我国缺乏细胞学医生和HR-HPV价格过高的现状,一些初筛方法,如荧光检测、DNA倍体检测、叶酸受体检测等,也尝试在筛查中应用,但由于缺乏大样本临床数据,目前尚没有定论。中国阴道镜与子宫颈病理学会为此形成了专家共识,将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子宫颈癌筛查指南和管理规范,以促进我国整体筛查和诊疗水平的提高。

Q9、老百姓应该知道的宫颈癌防治知识

宫颈癌是所有人类肿瘤中唯一病因明确,可以预防及早期治疗的癌症。但接种了HPV疫苗,不代表就100%预防了宫颈癌,因为当前的疫苗未能针对全部致癌的病毒亚型(14种高危亚型,目前批准上市疫苗只能针对其中16、18型两种亚型),所以HPV疫苗不能替代定期应做的宫颈癌筛查!

从宫颈癌前病变发展成为宫颈癌大概需要5-10年的时间,而且还有癌前病变期,因此为我们发现治疗病变提供了很大可能。宫颈癌防治的重点是要定期筛查,在这段时间内只要检查确定病变的迹象,马上进行相应的治疗就可以痊愈。

 

宫颈癌疫苗 HPV疫苗

2007年3月,美国得克萨斯州一名14岁的女孩正在接受HPV疫苗。当地政府要求进入小学6年级的女孩都需要接种这个疫苗。

延展阅读:

这个花了10年批准的防癌疫苗,却是被淘汰的版本?

7月19日,葛兰素史克 (GSK) 官方宣布,他们的预防宫颈癌疫苗终于在中国获得了上市许可,从此中国人可以通过注射疫苗的方式远离宫颈癌以及一系列相关疾病。然而,世界其他国家早在10年前就已经实现了。

这种药物主要是预防HPV病毒,也就是人乳头瘤病毒。它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病毒,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几乎只要有过性生活的人都有可能染上,哪怕一生只有一个性伴侣。染上病毒的人并不一定都会产生症状,还有些人会过了许多年以后才生病,而到现在还没有一种可靠的检测手段能够从没有异常症状的人身上查出病毒。

如果没有发生症状的HPV病毒并不可怕,但一旦症状产生,轻则是尖锐湿疣等性病,重则是宫颈癌、肛门癌等癌症。55%-75%的宫颈癌病例都和HPV病毒有关,在发展中国家,这个数据则更高一些,达到85%以上。

中国就是宫颈癌的高发地,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2012年的数据,全球当年新增的528,000例宫颈癌案例中,中国就占11.7%;全球死于宫颈癌的266,000个人中,中国占11.2%,排名第二,仅次于印度,比欧盟和美国加起来都多。

最需要HPV疫苗的中国,却迟迟没有批准疫苗的引进

2006年,默沙东公司(Merck&Co.)研发出第一款HPV疫苗佳达修(Gardasil),并在同年就向中国药监局提交了临床申请;随后的2007年初,葛兰素史克(GSK)也推出了它们的疫苗产品希瑞适(Cervarix),并在中国招募志愿者做临床试验。但直到如今,只有葛兰素史克的HPV疫苗得到了上市许可;默沙东公司的疫苗却因为各种神秘的原因,至今不见踪影。官方给出的理由是:需要进行临床试验。

根据中国《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进口疫苗必须在国内用中国人进行临床试验才可以上市。其实早在2002年,默沙东和葛兰素史克就已经在台湾等亚洲地区进行过大规模的临床试验,不仅美国药监局(FDA)批准了疫苗的使用,世界卫生组织也在2009年发布报告确认疫苗“安全并且有效”,大部分国家也采纳了这个结论并尽快上市疫苗。但中国药监局不承认FDA和世卫组织的评审结果,于是HPV疫苗就在中国重新开始漫漫评审路,一等就是十年。

2007年3月,美国得克萨斯州一名14岁的女孩正在接受HPV疫苗。当地政府要求进入小学6年级的女孩都需要接种这个疫苗。/Reuters

一般来说,评审会需要1-5年的时间,但对于防癌疫苗来说往往更久。中国药监局要求HPV疫苗证明自己的有效性,必须在临床试验中,等那些没有被注射疫苗的被试出现癌症或者2级以上瘤变,才能证明那些注射了疫苗的患者的确得到了保护。这在临床试验中被称为“评价终点”。

其实并不一定非要发生了癌症或者2级瘤变才能证明疫苗的有效性,学界近几年的共识实际上是“持续感染”。也就是说,那些没有注射疫苗的被试,如果在6个月或更长的时间内持续经受感染,那么也能证明注射了疫苗的被试的确受到了保护。比如同样坚持本土临床试验的印度和日本,就以“持续感染”作为评价终点,分别在2008和2009年批准了HPV疫苗的上市。

 

宫颈癌疫苗 HPV疫苗

2015年4月11日,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门诊楼前,百名肿瘤专家义诊开展现场咨询活动。

临床试验还只是开始,后面还有长达两三年的药监局审批流程

在2013年葛兰素史克的临床疫苗项目结束后,它们的HPV疫苗依然过了两年才批准上市,这两年的“堵车”就怪不到临床试验头上了。

根据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数据,2014年中国3.1类新药,也就是已经在国外上市的药品,平均审批时间为42个月;而同样类型的新药,美国的平均审批时间是10个月,日本是15个月,欧盟是16个月。

多出3倍的审批时间,除了机构本身存在的低效,也是因为人手不足。药品入市的责任落在食药监局直属的事业部门“药品审评中心”上,这个部门的编制人数只有120人,但其中还包括一些行政岗位,也就是真正在审批药品的只有70人。而这70人面对的是每年9000多份的注册申请,至今还积压着21000件待审药品。

可怕的不仅仅是药监局的低效,更重要的是这种低效让中国人白白多花了十年的时间,挣扎于一个早已被世界制服的难题。

2015年4月11日,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门诊楼前,百名肿瘤专家义诊开展现场咨询活动。/视觉中国

DannyV.Colombara于2013年在美国著名医学杂志《疫苗》(Vaccine)上发表的一篇论文显示,HPV疫苗对9-15岁的女孩儿有最佳预防效果,尤其在首次性行为之前,能降低90%的宫颈癌发生率。根据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数据,中国约有5900万9-15岁的女孩,如果这些女孩在2006-2012年之间都注射HPV疫苗,那么就可以阻止约197万的宫颈癌案例。而HPV疫苗一般在30岁以后就失去了注射的最佳时机,这意味着每延迟一年上市,就会有843万的女孩错过注射时机,这其中有28万人有可能染上HPV病毒,20万人在接下来的25年里都面临着宫颈癌的风险。

这不仅仅是个体的悲剧,也会让原本就不堪重负的医疗系统雪上加霜。如今最普遍的宫颈癌预防措施是宫颈刮片,也就是通过宫颈检查把癌细胞扼杀在摇篮里。在2009年到2011年间,中国曾经试图发起一个农村妇女宫颈检查项目,打算覆盖1000万农村妇女,但项目还没来得及宣传就悄无声息地流产了。因为妇科医生和细胞专家供不应求,最后项目只覆盖了7%的35-59岁农村妇女。对于像中国这样,体检意识不高,医疗体系又承担不了全员宫颈检查的情况,疫苗才是最简单有效的保底办法。

现在疫苗终于批准上市了,我们却还远远没到安心的时刻

药监局批准的这款HPV疫苗是葛兰素史克研发的希瑞适(Cervarix),是一款二价疫苗,它能够预防的只有HPV16和18型的病毒,而HPV一共有170种型号的病毒,希瑞适(Cervarix)是预防种类最少的疫苗。默沙东的佳达修(Gardasil)在它之前出现,却也是四价疫苗,能够预防6,11,16,18四型病毒;而他们最新研发的九价疫苗,能够预防9种型号的HPV病毒,不仅覆盖了容易导致子宫癌的所有高危病毒型号,还能够预防由HPV引起的其他疾病,比如阴道癌、肛门癌、尖锐湿疣、其他癌前病变等。

但我们等了10年的这个疫苗,能够预防的仅仅是可能引发子宫癌的病毒中的一部分,不仅不能涵盖所有高危的致癌病毒型号,甚至连大部分中国人最常见的几种HPV病毒也抵御不了。从2010到2013年间,有数十篇论文研究了从哈尔滨到广州的十个城市、55000多人的HPV感染现状,发现在中国人群中,感染率最高的HPV型号是16、52和58,这三种都是高危的致癌病毒型号,但后两种病毒只有最新的九价疫苗才能够抵御。

今年已经是疫苗应用的十周年,当其他国家早已把它纳入国民医疗体系,成为了公民健康权最基本的保证,中国才刚刚引进最基础的型号。截至去年,有140多个国家已经允许所有型号的HPV疫苗在国内上市,2009年马来西亚政府开始为所有13岁以上的女性提供免费的HPV疫苗,2015年印度政府也宣布将其纳入公民医保体系。而在7月18日以前,宫颈癌发病率最高的22个国家里,只有中国人和尼泊尔人没有HPV疫苗.

讽刺的是,这个疫苗的发明者是一个中国人。中国学者周建在澳洲留学期间,和同伴伊恩·弗雷泽(Ian Frazer)利用 DNA 重组技术,在人体外合成了 HPV 病毒样颗粒,为 HPV 的疫苗奠定了基础,在国际上被认为是 HPV 疫苗的发明者。现在,HPV 疫苗专利上写的依然是周建和伊恩的名字,他们为了获取研究经费而把部分专利权卖给了默沙东公司,才成就了 2006 年推出的首个 HPV 疫苗佳达修(Gardasil)。而在发明者的家乡,人们依然在各类生殖癌症的阴影下,过着听天由命的日子。(网易原生内容中心《回声》栏目 作者吴静宜)

(本文综合整理自新浪、华龙网、网易等)

  宫颈癌疫苗 HPV疫苗 凤网综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