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一校22年 苗族女教师杨万莲的人生简历

2014-10-21 阅读数 412569    赞 3

一人一校22年 苗族女教师杨万莲的人生简历

 

文:今日女报/凤网记者章清清

一个人、一所山村小学、22年。这是51岁的苗族教师杨万莲的人生简历。

全乡第一名,全县148个班级第11名,这是既当老师又是校长的杨万莲今年所带班级获得的最新成绩。9月29日,在泸溪县这个最偏远的乡镇,在下雨天必定漏水的山村小学里呆了22年的杨万莲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

22年只请过两次假

牛场小学所在的解放岩乡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泸溪县最偏远的一个乡镇,这里距县城有77公里,2006年全乡才有6个村通电。牛场小学就建于解放岩乡场上村的一个山坡上,群山围绕中,一栋由农家房子改造而成的建筑,三间土砖垒成的教室和一个不大的篮球场构成了整个学校。这也是方圆近6公里范围内唯一的乡村小学。

51岁的杨万莲是这所学校唯一的老师,也是校长。初见杨万莲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她一头有些花白的头发和总有点嘶哑的嗓音。

“喉咙随时都是嘶哑的,没办法!”10月16日,杨万莲哑着嗓子笑着对今日女报/凤网记者说。

现在牛场小学共有38个孩子,分为一年级和二年级,两个年级的孩子都在一个教室上课。一块黑板在中间划条线,就分成了两个年级的课板。从上午九点开始,杨万莲开始轮流给两个两级的孩子上课,一直到下午4点,一个人一天要上6节课。“嗓子哑了就喝口水,反正这么多年也习惯了。”杨万莲笑着说。

杨万莲的家就在学校附近,自从来到牛场小学任教后,20多年她的生活和工作基本就是和学校联系在了一起。

杨万莲是苗族人,1982年走上三尺讲台,从每月18元的代课老师干起。1996年,她调到牛场小学后转正,从此,杨万莲22年来就再也没有离开过。

牛场小学创办于1954年,杨万莲1996年来到这里时,还有两个老师,共60多个孩子。因为条件艰苦,那两个老师后来相继离开了。

那时的牛场小学是土墙屋,操场也全是泥地。遇到连绵雨天,杨万莲就会忙得不可开交,堵漏、接雨、填操场……为防止教室漏雨,她会叫丈夫帮忙爬上屋梁捡瓦;担心孩子滑倒,她和老公从山里挑来沙子铺在操场上。放学了,怕过河的桥太泥泞担心孩子滑到,她要扎起裤管,背着年幼的孩子过桥。

直到去年,牛场小学得到了外界的资助,校舍和操场终于得到了修缮,焕然一新。

杨万莲的丈夫王气龙告诉记者:“她说得好听点是校长、老师,实际上是保安、管理员都兼了,事事都要自己来。”

当年,杨万莲生第一个孩子时,临产了还在给孩子上课,王气龙搀着痛得直冒汗的妻子走到校门口时,杨万莲忽然想起没有给孩子们布置家庭作业,又想回去。

“最后是我把孩子们叫到校门口来,她亲自给他们布置完作业才去生孩子的。”王气龙笑着说,在她心目中一双儿女和这些孩子肯定是排第一位。

解放岩学区校长杨代付告诉记者,据他所知,杨万莲在牛场小学任教20多年,除了休过产检外,只请过两次假。一次是她公公去世了,请假两天,再一次就是她女儿一岁多时生病在医院住院半个月,她请了两天假。

提及此事,杨万莲言语间还有些遗憾,她说这是她觉得挺对不住女儿的地方,当年因为忙着给孩子上课,一岁多的女儿因此照顾不周得了很严重的痢疾,要住院治疗。但她带的班级又恰逢期末了,请了两天假在医院里看到女儿情况稍有好转,她就立刻动身回到了学校。“现在想起来我还是挺内疚的,但我也不能耽误那30多个孩子的学习啊!”杨万莲轻声地说。

杨代付告诉记者,多年来,杨万莲带的班级在全学区统考时,成绩排名都是数一数二,今年更是取得期末统考学区排名第一,在全县148个班级排名第11的好成绩。

孩子“走失”,找得鼻子出血

在38个孩子的学校既当校长又当老师,最操心的是什么?杨万莲坦言还是孩子的安全问题。这里地处山区,山路崎岖,有的孩子每天要步行五六里来学校上课。山里的孩子比较野,有些孩子到了夏天就会趁她不注意跷课跑到山里去玩。这种情况下,她只好给教室的孩子布置自习,自己一个人漫山遍野地去找孩子。

虽然如此,但7年前还是发生过一次最让杨万莲意想不到的事。

一个叫小龙的7岁孩子放学后突然不见了。杨万莲一看到来学校告诉她情况的孩子奶奶,马上和村里联系,然后立即带着孩子奶奶上山去找。

“这是个土家族小孩,父母都不在了,与眼睛看不见的奶奶相依为命。你想当时多担心啊!”杨万莲说。当时他们发动村里一百多人在山上、小河沟甚至厕所都找遍了,除了在一块油菜地发现了小龙的书包外,到晚上将近10时多都一直没有孩子的踪影,杨万莲急得流鼻血了。

 

后来,根据一个孩子无意中讲到的信息,终于在深夜12时找到了已经熟睡的小龙。原来,小龙跟着一个亲戚串门去了。

“回来的时候,她一个脚崴了,肿得都迈不进家门。找人的时候她却不觉得,还是我把她扶进去的。”丈夫王气龙说,她对孩子的事就是爱操心。

22年来,杨万莲带的孩子没出过一次意外。

现在湖南软件职业学院任辅导员兼舞蹈老师的罗兵,也曾是杨万莲的学生。“逢年过节我总会给杨老师发短信问候,如果回家,我也一定会去看望老师。”罗兵坦承,“她是我人生的转折点,没有她,或许就没有现在的我。”

出生在大山深处的罗兵,当年一天到晚就是逃课捣蛋。在牛场小学读四年级时,他碰到了杨万莲。“开学的第一天,她给我的印象就很深。我感冒发烧了,杨老师带我去看了医生。这件事我一直都很感动。”罗兵告诉记者,“那时候家里穷,平常感冒发烧父母都不太会在意,我没想到一个新来的老师却能注意得这么仔细。”

之后,罗兵虽然成绩很差,杨万莲却让他当了班长。这让他感触更深,他开始从心里尊重和爱戴这个老师,同时努力学习,“杨老师在学习上要求很严格,如果我不发狠学习,就好像对不住她。”罗兵也因此考上大学走出了大山。今年教师节,罗兵给杨万莲发了一条信息,告诉她自己也当老师了。杨万莲回复说:“非常高兴!祝贺你!”

杨万莲有一儿一女,女儿杨柳也曾是她课堂上的学生,如今在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系读研究生。在杨柳的印象中,小的时候她们家晚上总是挤满了孩子。“有的是路太远回不去的,有的是没完成作业留下来的。”杨柳说,妈妈抓学生的学习很“有一套”,从来也不多说什么,只把那些孩子留下来,热饭热菜做好端到他们面前,然后就要求他们把当天布置的功课做出来,她就在身边一直陪着。

村里一半人都是她的学生

解放岩乡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以苗族和土家族居多,汉族也占一部分。根据这些情况,杨万莲会特别设计一些课程,在恰到好处的时机里,将少数民族的历史和文化风俗也讲给孩子们听,“我觉得让孩子们从小就相互了解各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对他们将来认识世界是由帮助的。”

在山村学校22年的独立坚守,她也赢得了周边村民的爱戴和敬重。“我们村有一半人都是杨老师的学生。”场上村村长王顺红告诉记者,“逢年过节或者红白喜事,村里有大的活动都会要请杨老师到场,这好像是我们这里的一个惯例了。有时候村里发生了什么纠纷,也会请杨老师出面做工作。”

去年,村里一对夫妇已经生育两个孩子了,却还想再生一个。村干部几次上门劝说都没有成功,最后他们只好请杨老师出面。

“这对夫妻的女方正好是我以前教过的一个学生,她比较信我。我就给她说了几次道理,她也听进去了,最后去做了绝育手术。”杨万莲说,多民族聚居区情况也许要复杂一点,但只要人和人之间互相信任,就好相处。

参加工作32年来,杨万莲一直坚守在偏僻的农村学校从事小学复式班教育。她积极探索复式班教育教学方法,撰写论文,多次带头上公开课,其教学方法在全乡交流推广,为全县农村复式教育教学树立了典范。她先后20多次受到学区表彰和奖励,4次受县政府嘉奖,并记三等功一次。今年9月29日,杨万莲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

TIPS:从1988年至今,国务院先后举办了六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以表彰那些为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是国家的一项法定活动,一般每5年表彰一次。

  杨万莲 山村女教师 凤网/今日女报 文: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章清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