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女作家程乃珊去世享年67岁 出生名门背景不凡

2013-04-22 阅读数 487491

程乃珊

程乃珊生前留影

中广网4月22日消息据人民日报微博消息,上海女作家程乃珊今日凌晨去世,享年67岁。

程乃珊,1946年生于上海。无论是写金融圈故事的《金融家》,还是写老洋房前世今生的《蓝屋》、写弄堂普通百姓生活的《穷街》,她的作品都引起很多上海人共鸣。《女儿经》、《上海探戈》、《海上萨克斯风》。

程乃珊简历

程乃珊,上海人。农工党成员。1949年全家迁居香港,50年代中期,又举家返回上海。父母亲都是40年代的大学毕业生,有很好的文学、音乐修养和外语造诣,对她影响颇深。程乃珊1964年高中毕业,考入上海教育学院英语班,毕业后分配到中学教书10余年。

1983年6月加入上海作家协会。后从事专业创作。

1990年赴香港定居。程乃珊从小在上海、香港长大,既有对上层工商、金融界生活的丰富感受,又经历过“文革”10年的变故和磨炼,同时,长期在平民区教书的经历和体验,又使她能够用另外一种眼光看待自己的家庭所在的那个社会圈子,这一切都为她的小说创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她的第一篇小说《妈妈教唱的歌》发表于《上海文学》1979年第7期,从此开始了她的文学生涯。

1982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她的第一个短篇小说集《天鹅之死》。

1984年,她的中篇小说《蓝屋》获首届“钟山”文学奖。后来她的作品曾先后结集为《丁香别墅》(中、短篇小说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出版)、《女儿经》(中篇小说集,花城出版社1988年出版)等。程乃珊的小说取材于她所熟悉的生活领域,善于通过日常琐事和生活细节的描绘,折射出上海滩上的人情风俗和社会心理,具有较强的可读性。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主要作品有《蓝屋》、《穷街》、《女儿经》、《金融家》等。2000年开始涉足与老上海有关的纪实文体,代表作有《上海探戈》、《上海Lady》、《上海Fashion》、《上海罗曼史》、《海上萨克斯风》、《上海女人》等。

 

程乃珊

1966年4月,周总理接见程乃珊祖父程慕灏

程乃珊 

 1977年国家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接见程乃珊祖父程慕灏

对于自己的家庭与背景,程乃珊曾经在自己的文章中有提及,程乃珊出生自银行世家,祖父程慕灏(1898—1991)29岁起出任上海中国银行副行长,是上海中行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副行长。直至80岁从香港中国银行副行长位退休任顾问,是中行史上唯一一位跨新旧时代的高层管理。还曾受到周总理、叶剑英元帅的接见。

程乃珊作品《再富,也不要富孩子》

与中国父母的“再穷,也不要穷孩子”相反,比尔盖茨名言:“再富,也不要富孩子”。是他太有钱了,站着说话不腰疼吗?

笔者出生自银行世家,祖父程慕灏(1898—1991)29岁起出任上海中国银行副行长,是上海中行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副行长。直至80岁从香港中国银行副行长位退休任顾问,是中行史上唯一一位跨新旧时代的高层管理。他是笃信“若要小囡好,常带三分饥和寒”的。他对后辈的教育是3S:Saving(储蓄)、Spending(消费)和Sharing(分享)。他是坚决反对当时很时兴的置地造楼,以保证后代可以躺在收租上悠闲一世之风的。

3S中首要的是Saving,身为银行家的祖父一世从来不炒金炒房炒股票、做投机,一来是避嫌疑,更因他从实践中确实悟出,长期的持恒的定时的储蓄的得益,岂但可观且又安全的,还可养成自律和有备无患的人生态度。记得我参加工作时,一月工资36元(六十年代),扣除饭票交通费和零用,就去银行买贴花储蓄——相当现今的定投,如是到我结婚成家,户头上新钱老钱连本带息竟也有四位数,在七十年代,也属一笔颇有分量的嫁妆压箱钱了!或受3S影响,我和先生从来不炒股不炒房,或许因此失却了很多致富机会,但股市楼市金融风暴起起落落与我们无关,可以静心读书写作观看人生风景。但定时定期的储蓄,几十年如一日坚持着。当然现今储蓄不单仅存银行,但我们从来只认长线小利却稳定的产品。至今虽无大富,至少衣食无忧。

第二个S(Spending)就是消费。理财不是要你一毛不拔,理财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生活质量。消费是人生很重要的一个乐趣。只懂钱生钱,不懂消费,这样的人必铁公鸡一毛不拔,少朋友少社交。当然消费不等于挥霍,消费名牌也不等于就是炫耀,追求生活品质也是享受人生的一种方式。如何消费本身是一门生活美学,是我们愉悦人生很重要的保证。

Sharing分享,钱财要有人与你一起分享,才有幸福感满足感和成就感。哪怕只是很小一笔年终奖,如能拿出来孝敬父母,给另一半买份礼物,给小辈一个惊喜……远远好过想方设法钱生钱!从大处讲,捐款、助人,也是一种分享。祖父送父亲入清心男中和中法大学,都是上海一流的学校,但让我父亲在大学时代就在某生物化验所兼职挣零用钱。但祖父一生热心公益捐款,八十年代已年届九旬,仍以私蓄设立上海中行程慕灏奖金用于培养、激励新人。

3S就是我从小学到的理财知识,今世今日3S或者有人觉得太Out了。2月16日《新民晚报》的《如何打理压岁钿,问倒中小学教师》中指出,教师们由于缺乏金融理财等相关经验,难以应付学生提出的“银行加息了,到底存多长时期定期才合算?”“通货膨胀厉害,压岁钿买哪款理财产品更好?”于是有人质疑,教师培训多集中专业和教育心理,是否还要加强金融专业培训?中国孩子的理财教育,确实有待加强,但该如何正确理解理财教育?笔者认为,如果我们的教师专业之外再广学金融理财,是否有点本末颠倒、强差人意?不错,如果天真的小孩一个个都被教成巴尔扎克笔下的高老头那样的锱铢必争或少年老成,精于算计以钱赚钱之辈,这太可怕了!

我想,真正的理财教育,不是具体的教你钱生钱的操作细节和判断能力,这本身是很难教会的,否则,发财太容易了。我们要向年轻一代传授的,是对金钱的态度。

 

程乃珊作品《母爱与母仪》

英国的蒙哥马利将军在某个母亲节上说过:主宰国家命运的,不是桌面上争个喋喋不休的政治人物,而是摇篮边的那双手!

确实,世界上大约再也没有第二个人,比母亲对孩子的影响更大。

提及母亲,我们首先联想到的,就是母爱!母爱是与生俱来的,是生物的本能和天性。曾在电视纪录片看到一组令人动容的镜头,至今难忘:一头母狮发现一对外来公狮正在逼近自己的在不远外沼泽对岸嬉戏的幼狮,她立时奋不顾身一面哀嚎着提醒自己的孩子快逃,一面孤身迎战故意引开两个外侵者,以自己的生命为幼狮赢得些许逃跑的时间!在生死之间,幼狮突然长大了,立马奔跑着,不时悲鸣着回望……大自然就是这样残酷,我们不可能终生躲避在母亲的卵翼下,总有一天,我们必需独自面对险恶的人生,然母爱,是我们心中一盏永不熄灭的明灯,令我们有所依傍,有所慰藉。即使妈妈已经不在了,但那束明灯仍温暖着我们,叮嘱着我们抵挡任何诱惑,坚持走正道。

上世纪80年代,与母亲一起去拜访她的校长——薛正女士。这位留美的社会学女博士终生没有离开过市三(中西女中)园。其实作为中国早年的女博士,她应该有很多选择,为何终生执着女子教育?她的回答是:因为女孩子将来都要做母亲的,母亲的质素高低直接影响我们社会质素的高低。我们先要培养出优秀的母亲,才可能培养出优秀的公民。确实,能怀孕产子不等于会做母亲,仅为含辛茹苦和无条件奉献牺牲自我的母爱,已远不符合真正的母爱的含义。唯有母仪,才是母爱的升华: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百岁挂帅的杨门女将余太君……对儿子充满信心和鼓励的爱因斯坦母亲,重视儿童阅读的林肯母亲,不满意僵化的学校教育自己亲任女儿教师的居里夫人母亲……七宝的张充仁故居陈列的几封张充仁母亲给留法儿子的亲笔信,娟秀的字体写得密密麻麻,满纸的叮嘱和思念;茅盾的母亲陈爱珠,是那个时代堪为罕见的知识女性。早年她不满意茅盾就读的那个私塾老师不负责,就把儿子接回来亲自任教。茅盾十岁那年父亲早逝,有族人好心劝她送茅盾读师范,如是生活费可节约点还容易找到工作,她却坚持紧衣缩食将儿子送北京大学。据茅盾回忆,他后来一有文章和译文发表,即如儿时给母亲看作文一样寄给母亲看……这些伟大的母亲为我们树立起了母亲的榜样!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最近某地组织大规模的学生为母亲洗脚活动以示报谢母恩。此举笔者不以为然。铭记母恩是十分个人的情感,是融化在血液中的情意因子,如此高调张扬地表现,与广博深沉永恒的母爱,极不和谐。其实母亲最欣慰的回馈,就是我们的成长。

母亲是天职,如何做个优秀的母亲,光有与生俱来的母爱,似是不够的。还需要后天的“懿德”,和“淑德”,“懿”是聪慧学识丰富,“淑”是为人处世的修养,唯建立在“懿淑”基础上的母爱,才升华至母仪而不会太过偏激而沦为溺爱。写到这里,陡然忆起旧时的女子中学,国学之外,她们学英文学数理化,也必需修学家政音乐形体训练和优生学儿童心理学……这其中道理是否还值得今天的教育体制借鉴?

写于2011年母亲节

  程乃珊 凤网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