闾丘露薇
柴静
从柴静曝出婚讯以来,微博上关于柴静的争执越炒越热,讨论的焦点从柴静的私生活逐渐蔓延到对其本职工作的辩论。20日晚,凤凰卫视著名电视记者闾丘露薇在博客公开讽其出镜时“表演”式采访,柴静关注新闻中的人而不是新闻事件背后的原因,安全讨巧,最终只是让其个人受益。
槽点一:采访标志“蹲、抱、皱眉”
“电视记者表情应中性”
有网友曾在微博中这样评价柴静的采访姿态:“大量的反打和全景镜头把她采访中标志式的蹲、抱、皱眉充分表现。”就此,闾丘露薇认为,新闻栏目的记者应当把自己隐藏在当事人和新闻事件背后,电视记者不该去塑造镜头前的自身表现,“面对任何人,反打镜头上的表情,都应该是中性的。”
槽点二:采访是一场抵达
“一个人再有名,没新闻点就不该采”
2012年10月,柴静应邀在清华大学演讲,题目就是“采访是一场抵达”。闾丘露薇则认为:“有人说记者采访是‘一种抵达’,我想了半天,就是不明白。”她认为采访就是提问,看清事实,找出原因。这对新闻采访的要求就在于要有新闻点,“一个人再有名,如果没有新闻点,那就不是新闻记者应该采访的对象。”
槽点三:关心新闻中的人
“关注人安全讨巧”
柴静在新书《看见》的自序中提到,10年前带她入行的央视评论部副主任陈虻曾问她做新闻关心什么,柴静的回答是“关心新闻中的人”,并指出是这句话把她推到今天。闾丘露薇则对这个说法存疑:“如果一个记者,做新闻只关心新闻中的人,而不是新闻事件背后的原因,那就变成了一个单纯的倾听者,这是不称职的。”
闾丘露薇认为,记者选择的个案应能从点到面带出涉及公众利益的问题,“如果只是关注人而不去寻求这个人的遭遇背后的原因,那这样的新闻报道是不合格的。”她认为,关注人安全讨巧,但是最终受益的是媒体人本身,却不是公众。
【延伸阅读】
闾丘露薇其人
闾丘露薇是一位著名的电视记者,现供职于凤凰卫视。她曾因2003年在伊拉克战争时作为在巴格达地区唯一的一名华人女记者进行现场报道,而获得中国观众极大关注,被誉为“战地玫瑰”。
【网友声音】
@武大郎无话可说:在煽情领域,倪萍、赵忠祥、白岩松、柴静,我觉得他们才是一个团队,是四大天王级别的。
@。:闾丘露薇开始骂柴静了,柴徽因VS闾丘冰心?
@orz柒:伊能静再插一脚就热闹了~大家都是公知女神嘛~
@危大饼要fighting:支持闾丘露薇。记者不是心灵鸡汤。记者讲究的是客观公正真实,可能这种客观的眼光会让人觉得冰冷,但也好过以身代入的心灵鸡汤,误导读者,一叶障目。这是操守和原则问题,是一个记者的职业道德。
@主播杨蕾:一边因成本控制说记者几乎要全能,一边又非要工种分清记者和主持,为什么不看具体的人本身呢?任何人和工种能多做总是好的。柴比大部分主持更记者,这就是事实。她要是比大部分记者更能自我表现,只要节目受欢迎那也没问题,某些记者又着急要把她定位不合格记者干嘛呢。至少文笔你赢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