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嫁英雄罗盛教弟弟 守寡35年侍奉公婆抚养儿子

2012-08-09 阅读数 501850

罗盛教 烈士

在1980年代的小学语文课本上,一篇题为《罗盛教》的课文让很多人知道了抗美援朝,知道了在1952年的1月2日,一位来自湖南新化的共和国英雄,志愿军战士罗盛教为救跌入冰窟的朝鲜儿童崔莹而英勇牺牲的事迹。

鲜为人知的是,44年前,一名长沙女知青因为仰慕英雄罗盛教而去英雄家乡插队落户,并成为罗盛教的弟媳和一名人民教师。她照顾英雄的年迈父母,守护患重病无法行走的丈夫,为弘扬罗盛教精神四处奔波……44年来,经历了丈夫病逝、父母离世等种种痛苦,但她始终如一苦苦支撑着英雄家庭,不离不弃。

今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5周年的日子,今日女报/凤网特约记者来到罗盛教烈士的家乡湖南省新化县城,见到了这位让人敬佩的女性,听她细细讲述那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回顾】

很多年轻的读者也许并不熟悉罗盛教是谁。那么,先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1980年代小学语文课本上罗盛教的故事。

罗盛教

1952年1月2日早晨,朝鲜石田里的山野上铺着厚厚的雪。几个朝鲜小朋友在河面上滑冰。突然喀嚓一声,冰破了,一个孩子惊叫一声,掉进了冰窟窿。他的同伴都吓得哭了起来。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罗盛教正好走过这里。他听到叫声,知道出了事,就急忙向河边跑过去。他一边飞奔,一边脱棉衣。冰窟窿里泛着水花,罗盛教猛地跳了下去。冰下的流水很急,不知把孩子冲到哪里去了。他在水里摸了好一阵,也没摸到。

罗盛教钻出水面吸了口气,立刻又钻了下去。孩子们站在冰上,焦急地盯着冰窟窿。一会儿,水面上一阵晃动,伸出来两只小手,接着是孩子的脑袋。罗盛教把孩子托上来了!孩子用两只胳膊扒住了冰,使劲往上爬。没想到哗啦一声响,冰塌了一大片,孩子又掉进了水里。
罗盛教钻出水面,他的脸和脖子全冻得发紫了。他深深地吸了口气,第三次钻进水里。过了好一会儿,才看见孩子慢慢地露出水面,是罗盛教用头和肩膀把他顶出来的。孩子得救了,罗盛教已经使尽了全身的力气,光荣地牺牲了。

被救上来的孩子叫崔莹。朝鲜人民为了纪念罗盛教,把他安葬在石田里。他的墓前立着一块很高的碑,碑上刻着朝鲜人民的伟大领袖金日成同志的亲笔题词:“罗盛教烈士的国际主义精神与朝鲜人民永远共存”。(人教版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第9课,六年制第五册第23课)

 

罗盛教 烈士


仰慕英雄的女孩

罗盛教的事迹教育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长沙妹子陈纯就是其中之一。

1965年,尚在长沙市长郡中学读书的17岁女学生陈纯结识了英雄罗盛教的妹妹罗亮香。陈纯从小就崇拜军人,结识了英雄的妹妹,让她觉得离英雄更近了一步。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罗亮香的介绍下,陈纯在罗盛教烈士生前所在的部队——四十七军在长沙的驻地,第一次见到了罗盛教的亲弟弟罗盛民。初次见面,两个年轻人对彼此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1967年7月,陈纯高中毕业后,响应号召“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她首先就想到了去罗盛教烈士的家乡新化县插队落户。对烈士家乡的无限向往,使陈纯总想与罗盛民聊天。那时部队纪律严格,非亲属电话、来访不得接洽。为了能顺利地找到罗盛民,她总是谎称是他的姐姐罗亮香。一次,陈纯一个电话打过去:“喂,找罗盛民,我是他姐姐,家中有事。”正在训练的罗盛民心急火燎地赶了过来,一听到陈纯咯咯的笑声,不免有些恼怒:“又是你!”可恼怒归恼怒,憨厚的罗盛民还是打从心里喜欢陈纯。

1968年9月,在罗盛民、罗亮香姐弟的帮助下,陈纯终于如愿来到了新化,落户南正街,成了英雄父亲罗迭开老人的“编外秘书”,帮老人扫地、倒茶、接待来访者,起草讲话稿,整理信件,一切做得有条不紊。罗迭开很是高兴陈纯的到来,经常戏称她为自己的“私人秘书”。

1969年3月,罗盛民在部队训练时不幸负伤,引起脊髓硬化病变而退伍回家,成了父亲的新帮手。其时,陈纯被组织上送往新化师范学校培训进修,后来走上了教育岗位,从1972年开始,她相继担任新化县城关三小的语文老师和新化县十四中的英语老师。

虽说罗迭开已有了新帮手罗盛民,但陈纯在学习之余还是不时上罗家帮帮忙。一来二往,先前就已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的陈纯与罗盛民心中都有了懵懂的感觉。陈纯敬佩罗盛民聪明朴实,罗盛民爱慕陈纯善良清纯。终于,在1969年6月7日,22岁的罗盛民挽着21岁的陈纯走进了婚姻的圣殿。

 

罗盛教 烈士

▲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第23课,《罗盛教》这篇课文让很多人记住了英雄的故事。

爱人永别,泣血成诗

1970年,罗盛民、陈纯的大儿子罗建波降临人世,年逾古稀的罗迭开对小孙子的出生欣喜异常,一家人和和睦睦尽享天伦之乐。然而,第二个儿子罗涛生下不久,罗盛民脊髓硬化病情恶化,先是双脚不听使唤,后来竟发展到寸步难行。

不幸的打击,使单纯的陈纯变得坚强成熟。为了让丈夫重新站起来,当时年仅24岁的她决心“伴夫治病走天涯”。从此,他们开始了漫漫无期的求医之路。长沙湘雅医院,北京首都医院,广州中山医院……当时全国稍有名气的医院,她都陪着丈夫去拜访过。然而现代的医疗技术在丈夫的顽症面前显得无可奈何。

后来,罗盛民大小便已经完全失禁,而陈纯又担任七个班的教学任务,两个儿子嗷嗷待哺,生活的重担向她压来……年复一年,漂亮俊秀的陈纯日益憔悴。

面对妻子没日没夜地为自己和罗家操劳,罗盛民躺不住了,他忍着病痛的折磨在陈纯的言传身教下学习帮妻子阅卷分担工作……逆境中,夫妻两人以心相暖,患难相扶,共同面对苦难的岁月。可上苍并没有因此感动。1977年3月,罗盛民病情急剧恶化,这年的7月10日,陈纯心爱的丈夫罗盛民永远离开了人世,年仅30岁。

罗盛民的辞世,陈纯虽说早已有了心理准备,但这一天真正到来,她无论如何也难以接受。悲极无泪的她,操起床边小桌上的笔,泣血成诗:“奉却八年心血泪,此时最把心肠碎。悲声飞越小寰球,请把我盛民留。”

不离不弃,替夫行孝

而立之年的小儿罗盛民英年早逝,给罗迭开老人又一次致命的打击。此时年已76岁高龄的罗迭开硬朗的身板垮了,整日念叨着“盛民、盛民”,背地里常常暗自抹泪。罗妈妈更是思子心切,卧病在床。

看着公公婆婆失魂落魄悲痛至极的模样,陈纯眼在流泪,心在淌血。为了告慰烈士在天之灵,完成丈夫未遂的遗愿,29岁的陈纯作出了一生的决定:终身不改嫁,照顾公公婆婆,抚养罗家后代。

媳妇的孝顺通达,孙辈的机灵聪慧,慢慢地吹淡了罗迭开老夫妇心头的失子阴影。1984年4月,在新化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陈纯等人策划的罗盛教纪念馆雄伟壮观地矗立在了资江河畔,哺育了一代代人成长的烈士精神得以发扬光大。历经生活坎坷的罗迭开老人此时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然而,1986年6月20日,深受肺癌晚期折磨的86岁老人罗迭开也走了。弥留之际,他拉住陈纯的手,断断续续地说:“这个家全靠你了……”。

安葬公公后,陈纯并没因此缓过气来。此时婆婆年事已高,身体不甚健康,三天两头要请医生,陈纯自己也记不清究竟为婆婆多少次踏进医院的门槛。要是病情严重,身兼儿、媳双重身份的陈纯常常急得昼夜难眠。

1996年3月13日,是罗盛教烈士诞辰65周年纪念日,98岁的罗老妈妈正因病在县人民医院急救,午后,老人清醒过来,执意要在一旁服侍的儿媳妇陈纯陪伴她上松山“看望”儿子。陈纯拗不过,以自己的三个金戒指、一条金项链做抵押开了几百元的药,说服医生了却老人的心愿。到了桐子村,罗妈妈在陈纯的臂弯里最后一次亲睹烈士的陵墓、故居后,于当晚10时含笑去世。从公公罗迭开辞世至婆婆故去,整整十年,陈纯都堪称做媳妇的楷模。

让烈士精神代代相传

在新化山区工作生活了几十年的陈纯,把对烈士哥哥罗盛教的敬仰之情倾注在丈夫和公婆身上。丈夫、公婆相继去世后,她一心教书,抚育两个孩子,同时希望把英雄哥哥的崇高精神永久传扬下去。

一次,陈纯上课时问什么叫志愿军,居然没有几个学生知道。她马上向学生介绍,并讲述了罗盛教的故事。当她再问还有哪些志愿军战士在朝鲜战场上牺牲了时,同学们却很难答出。这让陈纯陷入了沉思。

她想,40岁以上的人都知道罗盛教的故事,那时不仅小学语文课本上有,讲述罗盛教故事的连环画、影视片也非常多。可惜随着时间的流转,如今的课本上已经没有了罗盛教等英烈的故事,现在的青少年几乎都不知道这些英烈的事迹。因此,她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志愿军和罗盛教等英模的事迹。

2003年3月陈纯退休之后,依旧将“让罗盛教哥哥的精神永驻”的想法付诸行动。她常常义务到中小学开办讲座,到罗盛教纪念馆和故居当义务讲解员,让中外游客了解罗盛教烈士的事迹。她还四处打听罗盛教生前健在的战友,写信慰问或上门看望他们。她甚至联合罗盛教的战友一起开办故事吧,为全国各地群众讲述新中国英模的事迹。

陈纯对自己的孩子更是从小就严格要求,使其品学兼优。如今,孩子在外打拼,陈纯一个人独住在新化县工商银行背后的一条小巷子里,儿孙们则常常会在节假日回家看望她。

提起哥哥罗盛教和丈夫罗盛民,陈纯语气里依然充满敬佩和感动。她说:“尽管过去几十年历经了人生的许多风雨和磨难,但我一直以自己是罗盛教的弟媳而自豪。有生之年,我一定把盛教哥哥的精神继续弘扬下去,完成丈夫的遗愿和他未竟的事业。”

采访结束时,陈纯向记者说出了她的一个心愿:作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罗盛教烈士故居,离新化县城约75公里,建筑为木质板房,早已年久失修,而且接近故居的8.5公里还是上世纪60年代的简易公路,故居外部没有可供停车的空地,故居内部潮湿霉腐情况也比较严重,希望能够得到热心人的帮助得以修复。

  罗盛教 烈士 凤网/今日女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