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球天后付小芳刘莎莎 原是同村辍学姐妹(图)

2012-04-10 阅读数 53664

付小芳 刘莎莎 九球


文:今日女报/凤网记者王珏

图:受访者提供

一个村里同时出两个世界冠军,这是多么值得称道的事!

可是,这还不算,女子台球九球世界冠军付小芳、刘莎莎不仅出自同一个村,还是一对从小就很铁的好姐妹。而且,她们都曾是中学辍学的学生。

日前,世界花式撞球联盟公布了2012年新一期世界女子花式撞球排名,付小芳、刘莎莎分列第五名和第六名,她们“辍学学打台球”的经历,亦成了人们热议的话题。4月6日,刘莎莎、付小芳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讲述了她俩成名背后的故事。

“读书不行,打台球也有好出路”

付小芳、刘莎莎这对姐妹花一个姓付,一个姓刘,都来自河南省兰考县。她们没有任何血缘关系,但是她俩的关系却胜似亲姐妹。

今年3月份公布的世界女子花式撞球排名中,24岁的付小芳排名第五,19岁的刘莎莎排在第六。对于再次“仰望”姐姐付小芳,刘莎莎笑着对今日女报/凤网记者说,她早就习惯追随姐姐的脚步。

刘莎莎学习台球完全是因为付小芳的缘故。

2003年,因为务农,家里经济条件不好,怀着“在学校的时候我读书也不是很好,将来或许在(读书)这条路上不会有很大的出息,那不如给家里省下学费,做点别的”的想法,付小芳打算辍学外出打工。但是全家人都不放心彼时才15岁的付小芳独自去外面闯荡。

这时候,远在黑龙江建三江地区开台球房的叔叔付中郎出了个主意:让付小芳来自己的球馆帮忙,一边照顾球房,一边学着打台球。

“那年头台球没有现在普及,只在电视上看过。村里人都说以台球为生,没有出息。”付小芳回忆道:“叔叔当时却说,如果孩子有天赋在这一行发展,将来的前景会非常好。如果能够走台球这条道路,能当运动员是最好不过;若是不行,即使只当个球台陪练,每个月也能赚几千元,赚的不会比一些大学毕业生少。”

采纳了叔叔的建议,付小芳来到了黑龙江。付中郎每天教付小芳打台球,很快她就能在自家的球房当陪打。陪着客人打几杆时,付小芳凌厉的球风和精准的杆法,让客人常常败下阵来。渐渐地,付中郎就带着付小芳参加当地球房和地方性的一些小型台球比赛。比赛中,即使是与比她年长许多的人对阵,付小芳也毫不逊色,常常“打进决赛”。

看到付小芳在台球上高人一等的天赋,2004年,付中郎带着付小芳来到北京,拜在当时的全国男子台球冠军、国家队队员张树春门下。

付小芳去北京学台球的新闻在老家传开了。同年,根本不知道台球为何物的12岁的刘莎莎,走上了与付小芳相同的道路。

 

付小芳 刘莎莎 九球


刘莎莎:妈妈说,姐姐是榜样,练台球也可以跳出“农门”

2005年的一天,付小芳的妈妈拿着女儿打球的照片给干女儿刘莎莎看,并问她要不要去东北学台球。

刚上初一但“学习成绩不怎么好”的刘莎莎,看着付小芳摆了优美姿势的照片,一口就答应了。当时,刘莎莎的身高还未到1.5米,踩在一条小板凳上才能够到台球桌。

刘莎莎这么早不读书,同村人很多都不赞同。刘莎莎说:“村里好多人对我爸妈说,孩子年纪还这么小,不好好上学,学台球能有什么出息啊!只有读书才会有好的出路,现在不好好读书,将来肯定后悔。”

对此,刘莎莎的妈妈曹玉梅却很想得开。“妈妈对我说,既然读书成绩不好,将来也不一定有好的发展。也许好好学打台球,当当陪练,一样可以赚钱养活自己。”刘莎莎说,“我只想着,既然爸妈狠心地送我去东北学台球了,那我一定要好好练习,把打台球当成学习一样,认真对待。”

去到黑龙江的两年里,刘莎莎练得不错,却饱受了思家之苦。因为家里穷,刘莎莎两年里没有回过一次河南老家。每个月才打一个电话回家,每次在电话中,“我都只对妈妈说,普通话说得更流利了,根本连想家了这三个字都不敢说,我怕我一说,眼泪就会止不住地流”。

当台球陪练,月薪有三四千元

刚在北京拜师那段日子,付小芳跟着师傅张树春一边训练,一边在球馆靠陪打赚钱。“做陪打的工资是按小时计算的,每小时二十块。”精湛的球技,也使得慕名而来找付小芳陪练的人越来越多,“一个月也有三四千块的收入,可以支付生活费以及比赛的费用。”付小芳说道。

付小芳还记得,在2005年之前,国内的球市很冷清。2006年后,随着潘晓婷、丁俊晖等人开始在国际赛场崭露头角,斯诺克与台球运动第一次受到国人的集体关注,越来越多的赛事在国内举办,付小芳也迎来了事业的春天。

2007年,付小芳刚在国内台球界展露头角,拿到全国性比赛的几个冠军头衔,14岁的刘莎莎就来到北京,在干姐姐付小芳的身边,跟着一起学习台球。

与姐姐一起练球后,刘莎莎彻底被付小芳的拼劲震撼了:“她总是第一个到球房,最后一个才走,每天大概要练十多个小时。有时我困得不行,只能跟她说,姐我不行了,你练球太狠了。”付小芳则叮咛妹妹:“你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能吃苦。我们以后还要一起比赛呢!”

“她对我的要求也特别严格。没有我姐,肯定没有今天的我。”刘莎莎说:“我和我姐的感情特别好。”

2007年,姐妹俩在上海训练。付小芳带着刘莎莎在一个台球俱乐部里找了一间宿舍住下。“当时的条件非常差,我们两个只有一张下铺的床可以睡,好几次早上起床都发现我姐被我踢到了床下。”刘莎莎一边回忆,一边笑着说。

 

付小芳 刘莎莎 九球

付小芳刘莎莎与教练


刘莎莎、付小芳先后成为世界冠军

付小芳比刘莎莎年纪大,比她先练球,比她更早参加国际大赛,然而最先拿到世界冠军头衔的却是妹妹刘莎莎。这或许就是竞技体育的魅力。

2009年,中国沈阳首次承办女子九球世界锦标赛。对于付小芳来说,这意味着不出国门,不用承担高昂的国际比赛费用就可以有机会拿世界冠军。她与刘莎莎都报名参加了那年的比赛。赛前,相比第一次打世锦赛的刘莎莎,付小芳自然受到更多的关注。张树春给姐妹俩制订的比赛目标是:“莎莎进前十六,小芳争冠军。”

谁也没想到,在那年的世界锦标赛上,肩负重任的付小芳止步于四强,倒是持外卡参赛的年仅16岁的刘莎莎一路过关斩将,在决赛中超水平发挥,在1:5落后的情况下,上演惊天逆转,连扳8局,9:5击败头号种子凯伦·科尔,成为第二位获得女子九球世锦赛冠军的中国选手,也是女子九球世锦赛历史上年纪最小的世界冠军。

2009年世锦赛之后的一段时间,付小芳一方面为妹妹刘莎莎高兴,一方面有了更多压力:“那时我时常想,妹妹只有16岁,练球才两年就拿了世界冠军,而我已经21岁了,拿了那么多全国冠军,却总无法突破,将来怎么办?”

然而,付小芳很好地将压力转化为了动力。2010年,世界九球锦标赛在沈阳进行,相较于一年之前成熟许多的付小芳轻装上阵,“我想只要没有把一年的训练白费,充分发挥自己就行”。放下包袱后的付小芳在比赛中一路稳扎稳打,四强争夺中赢了妹妹刘莎莎,决赛中击败女子九球前世界第一的英国人艾莉森·费雪尔获得冠军。这是继2009年刘莎莎夺冠后,中国选手连续第二年获得九球世锦赛第一名。

姐妹俩都成了世界冠军,两人的故事在兰考当地引起了轰动。“那年春节回家,大家还组织了一个秧歌队边唱边跳来欢迎我们。”刘莎莎说,一个村里出了两个世界冠军,现在村里再也没有人觉得打台球是没有出息的事了,都觉得打台球也是条很好的出路,好多家长都送孩子去学台球。

付小芳说,以前的老同学,他们大多结婚生子了,要么在老家上班,要么就是外出打工。同学聚会时,他们常开玩笑说:“现在是世界冠军了,羡慕你!”这话听着叫人挺不好意思的。

夺冠扬名后,付小芳和刘莎莎家里的条件也跟着改善了,家里都买了房子,付小芳还在北京开了一家台球俱乐部。

 

国内现在还有哪些名人也是辍学成才的

韩寒

韩寒,原上海市重点中学淞江二中学生。1999年全国“新概念作文大赛”征文,年仅17岁、正在读高一的韩寒3篇文章荣获一等奖。同年,因成绩单上7门课不及格,按规定留级,重读高一。2000年,韩寒再度参赛“新概念作文”,获二等奖。这年,韩寒又是7门功课不及格。韩寒与二中协商,办理了休学手续,并出书转战文坛。现在韩寒已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2010年4月韩寒入选美国《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

郑渊洁、郑亚旗父子

“童话大王”郑渊洁自己不仅小学没有毕业,他的儿子郑亚旗在接受了小学教育之后,也辍学在家自学,由郑渊洁亲自对他进行教育。虽然未经学校正规的教育,郑亚旗现在也做出了不错的成绩。他创建了北京皮皮鲁总动员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并任CEO,2011(第十届)中国互联网大会上,郑亚旗代表公司领取“中国互联网责任与活力”奖项。

罗永浩

罗永浩,高中辍学,曾经摆地摊、开羊肉串店、做小生意、做期货、销售电脑配件、从事过文学创作。2001年至2006年在北京新东方学校任教,由于教学风格幽默诙谐并且具有高度理想主义气质的感染力,所以极受学生欢迎。很多学生盗录其讲课内容在大学的校内网站上传播分享,这些音质奇差的盗录内容在2003年左右流传到了互联网上,旋即以“老罗语录”的名义风靡大江南北,成为一个奇特的文化现象。其中,“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已经成为许多年轻人的座右铭。罗永浩本人也因此受到众多媒体的采访和报道,并两次当选百度十大年度风云人物。

·编后·

高考一度被很多家长认为是孩子成才的唯一出路。而近年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高考改变命运”的神话已经逐渐弱化,很多人通过读书之外的途径找到了成功的道路。韩寒、郑渊洁等人的传奇故事我们并不陌生,付小芳和刘莎莎的成功经历无疑再一次告诉家长和孩子:读书成绩不好,并不意味着人生失去了方向。


  付小芳 刘莎莎 九球 凤网/今日女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