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局上女人的焦虑:工作应酬劳心伤身 防不胜防有骚扰

2012-02-21 阅读数 258937

饭局 饭局也疯狂 饭局上女人的焦虑 性骚扰

饭局:旧时指宴会、聚餐。这一词汇起源于宋代,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局”是下棋术语,引申出“情势、处境”的意思,“饭”与“局”的组合,可谓宋代文人对汉语及中国文化的一大贡献。现代社会的饭局可以说是应酬的代名词。

年初,职场复苏,“饭局猛于虎”。热播中的电影《饭局也疯狂》正以幽默的方式表达着当下社会的“饭局之伤”。

日前,在网络上,一则题为“饭局皇后辞职信”的帖子引发了网友们的广泛关注。帖子中一名自称“饭局皇后”的网友,曝出她一周要陪老板应酬十几场酒宴,不堪心理和身体双重负荷,准备辞职不干。一时间,几百名女性网友纷纷跟帖大吐苦水,都表示在职场中,因为工作需要应酬饭局十分频繁。“喝少了,领导没面子;喝多了,老公又闹意见。”她们正承受着来自职场和家庭的双重压力。

2月14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联合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中心发布了一份有关“饭局”的调查报告,这项对1704人进行的调查显示,73.4%的人表示焦虑饭局,通常不愿参加,能避则避。仅9.0%的人面对饭局“都愿意参加”,2.4%的人会“直接拒绝”。调查中,受访者更评出“最不愿参加的五大饭局”,其中“商务聚餐”排在首位,65.4%的人选择此项。其他为:朋友的喜宴和满月酒等(46.8%)、同事聚餐(39.4%)、同学会(33.6%)、亲人的喜宴和满月酒等(24.3%)。

此前,国内知名的市场研究机构“零点调查”也发布了一份《中国居民沟通指数》,总结了中国人的社交趋向:中国人最为普及的三种社交活动是亲朋聚餐、体育运动和卡拉OK。其中,“饭桌社交”仍是中国百姓最为普及的社交方式,全部受访者中有一半参加过饭局社交,似乎验证了人们常说的“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吃饭不是万能的,但是不吃饭却是万万不能的”这句话。

对大多数职场人士来说,饭桌成了另一个社交战场,他们在这里寻找融洽的人际关系认同、社会资源、生意机会乃至友谊。那么,当职场女性走进这个“局”,她们往往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她们是否会遭受来自职场和家庭的双重压力?

 

饭局 饭局也疯狂 饭局上女人的焦虑 性骚扰

正在热映的电影《饭局也疯狂》表现的正是都市人的饭局百态

饭局焦虑A:应对工作应酬,劳心伤身体

新闻回放

“80后”美女公关患上饭局焦虑症,31天参加27个饭局

1月11日,《重庆晨报》报道,该市江北区一名在外贸公司从事公关工作的女职员,在2011年12月的31天里,多达27天都在一场场饭局的拼杀中度过,最终喝出了胃窦炎,工作也漏洞百出,遭到领导批评。她向媒体透露,如今一听“饭局”二字,就心慌焦虑。

29岁女官员连续参加饭局饮酒过量摔倒身亡

生命停止在29岁的杨建华,是吉林省舒兰市团市委副书记。2008年12月8日,杨建华接到检查的任务后,与同事王某到舒兰市小城镇及上营镇小学、中学检查团委工作。这天,二人先后来到小城镇中心校和小城镇第八中学,之后于10时30分许又坐车赶到上营镇中心校。两顿酒后,杨建华一人打车回到家中。约两个小时后,在床上休息时不慎摔下,次日凌晨不治身亡。

专程上网找段子、背笑话,只为活跃饭局气氛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陈泱

讲述人:晓乐,张家界市某单位外宣

饭局频率:一周3次至10次,有时会更多。

角色:陪同领导

所谓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饭局——在单位负责对外宣传工作的晓乐对此深有体会。

“我平常都是跟着领导走,下乡扶贫、会见外宾、指导工作——领导在哪我在哪,领导饭局多,我跟着也得天天跑饭局。”晓乐说,她记得当年和另外8名来自五湖四海的年轻人一起考进单位时,领导特地请他们吃饭接风,饭局上,别的同事有条不紊地给领导添水、倒酒、舀汤、盛饭,还能恰到好处的来两个段子活跃气氛,但刚刚毕业、从未参加过饭局的晓乐却只会矜持的装着埋头吃饭。“不是我不想好好表现,给领导留个积极活跃的好印象,而是我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去做,紧张的胃都疼了。之后,我真的自卑了很长一段时间。”

此后的工作饭局中,因为少言寡语不够幽默,晓乐深受饭局之苦。

“其实我知道,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饭局再可怕也是免不了的事情,唯有积极面对。”为此,晓乐专门去背了不少段子,准备着在饭局上活跃气氛。“作为新人,特别是饭桌上有不少政界、商界的领导时,讲段子一定要注意,不能随便开玩笑,活跃气氛要有尺度。”

有一次,晓乐和男同事小李一起参加一个非正式的饭局,席间有人问晓乐:“听说小李结婚了,你觉得这小伙子怕老婆不?”晓乐回答说:“小时候,小李的妈妈吓唬小李说:狼来了;上学后,同学吓唬小李说:老师来了;结婚后,我们这些同事都吓唬小李说:你老婆来了!”一番话,逗得席间的人哈哈大笑,晓乐为此长舒了一口气。“在此前,我肯定只会回答一句:不清楚。搞得气氛尴尬。”

“ 饭桌上,人们的话题天南地北,海阔天空,除了情感绯闻、小道消息和文艺杂谈之类,我还下意识的去找一些‘科学段子’,比如‘和手机搁一起,银行卡消磁与否’、‘ 加油站可以打手机吗’,我还可以讲一讲自己工作中的奇闻趣事,有时还真能让人聚精会神,听得津津有味。”晓乐说,为了应对工作中的各种饭局,她的确感到挺辛苦,不过饭局也确实为她打开了工作局面。“虽然累,但是比傻坐在饭局上要好,我们不少同事私下都会为饭局做准备的,找段子找宝典都是常事。”

带录音笔赴饭局,记录领导爱吃什么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李诗韵

讲述人:夏静,公务员

饭局频率:每周4至5次

角色:安排饭局、陪客、挡酒

“升职不容易,刚入职更不容易。”入职公务员已经第四个月的夏静对今日女报/凤网记者说,这句话是她工作初期的真切感受。

刚刚入职机关单位的夏静在单位上除了要做好本职工作,还需负责一些零碎的服务工作,这就包括安排单位上的一些工作饭局。“我不仅要筹划、联系好每一次宴请的全部内容,还要考虑当自己被请上酒桌之后如何活跃气氛,如何敬酒、帮领导挡酒等等。”

回忆在新单位里的第一次饭局,夏静说,她做足了功课:“饭前,我喝了两瓶牛奶填肚子,然后专门找来了录音笔,从入座开始进行录音以记下领导及客人的喜好。整个吃饭过程中,我都非常紧张的观察在座的领导及客人的动向,以便在适当的时候,给各位添茶倒水。别说正儿八经地想吃口饭,就是坐下了脑子也要不停地转。一是不能冷场,二是怕说错话得罪人。”让夏静没有预料到的是,在那场饭局中,她还意外充当了“挡酒牌”的角色。“客人对我举杯,坐在我身旁的主任就对我一皱眉,收到讯号后,我拿起酒杯起身一碰,话不多说,一杯白酒就这么下肚了……”那场饭局中,夏静喝了不少,之后,夏静“豪爽”的“喝酒风格”也传了出去,“不少科室出去吃饭都喜欢叫我,作为新人我也不好拒绝。”夏静对此很无奈。

再说起为何要携带录音笔,夏静说,饭局过后,她会将录音拿出来听,从中找出“重要信息”,然后一条一条地用本子记下来:“首先,我仔细观察了饭桌的位置,分清领导的重要程度;第二,每个领导偏好什么口味,喜欢听什么说什么都会记着;第三,搞清楚说什么话题不冷场,什么话题是该避免的。像之前一起吃过饭的邮局老总,家庭话题就不能聊,听说他的感情经历特别不好;最后,从饭局对话中了解各位的习性和爱好,比如李总喜欢吃蟹,刘总对蟹过敏,同桌吃饭,我就能从记录中看到细节,避免自己出错。”话毕,夏静对记者说,“这就是工作,应对饭局就是我工作的一部分。”

 

饭局 饭局也疯狂 饭局上女人的焦虑 性骚扰

饭局焦虑B:饭局太多影响家庭和睦?

新闻回放

四成人不回家吃饭的主因是“工作应酬”
2011年3月6日,全国两会期间,广州大洋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42%的人不回家吃饭的主要原因是“工作上的应酬”。“回家吃饭”已成为部分职场人的奢望,甚至成为代表幸福的“名片”

业余时间都在餐桌上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陈泱

讲述人:杨丽,长沙湘人文化董事长

饭局频率:每周3至7次,依广告情况而定,经常会更多

角色:宴请客户,生意上的朋友聚会

杨丽是董事长,也是一名2岁孩子的母亲。“在工作交际上,我不怕累,也不怕辛苦,但我最挂念的是我的孩子在家里有没有吃饱穿暖,有没有想妈妈,也会担心丈夫会不会多心。”

“公司需要承接各种广告业务,但客户的广告可以给你,也可以给别人,中国是个人情社会,所以一定要和客户培养良好的关系,有事的时候要请吃饭,没事的时候也要请吃饭来增进感情。从正式的商务会谈到非正式的私人小聚,从大酒店到休闲茶楼,吃饭、打牌、喝茶,碰上女性客户还要能一起做个美容保养。”

“我的工作是7X24小时的。”对杨丽而言,饭局早从饭桌延伸下来,覆盖了她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有一天晚上10点多,杨丽正准备睡下,一个跟她私交不错的客户打电话来,约她去南方明珠酒店打牌顺便洗洗脚,杨丽二话不说就去了。

没有时间照顾孩子,也不放心请陌生保姆,杨丽只能喊来自己的母亲。母亲年纪大了,在家能不能招架得了已经会走路的调皮儿子?孩子发烧,不知道现在烧退了么?这样的担忧和牵挂,杨丽却只能用电话来缓解。“我老公是个记者,工作也很忙,他很开明也很支持我,但我们经常连续三四天都打不到照面,这总让人觉得焦虑。”杨丽甚至想过不开公司了,因为她不希望自己缺席孩子的童年,但在如此巨大的生存压力下,她根本就没有这个勇气,而这家凝结了自己的心血与汗水的公司,又岂是说放弃就能放弃的?

 

饭局 饭局也疯狂 饭局上女人的焦虑 性骚扰

饭局焦虑C:请客的焦虑

新闻回放

六成人曾为请客吃饭而焦虑
2月17日,北京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发布了一份《请客吃饭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在参与调查的544人中,有66.6%的受访者表示“曾为请客吃饭这件事焦虑过”;在焦虑的内容中,“钱”排在了第一位,有33.20%的受访者选择了此项,排在其后的是“时间的安排”、“宴请的人是否能来”。

这样的饭局,请客的人心里也不爽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陈泱

讲述人:包海丽,睿泰集团执行总经理

饭局频率:一周5至10次,出差在外则更多。

角色:宴请客户,陪同领导,朋友聚会

今年才28岁的包海丽,大学毕业后先后在房地产公司、中软国际、睿泰集团工作,一步步从小职员做到执行总经理。几年里,为了工作,她辗转重庆、深圳、上海、无锡、长沙,并在几个城市置办了房产。不到30岁的她取得了财富与地位,但这背后也隐藏着她为之付出的代价——没日没夜的辛苦,四处漂泊的无法安定,还有数也数不完的饭局。

来长沙后,由于分公司的总经理位置一直空缺,很多事宜都由包海丽来处理,所以她不仅要被人拉去饭局,也经常需要请人参加饭局。

“组织一个饭局,要先想好邀请的人选,还要考虑这些客人之间有没有过节,然后要凑时间,平衡客人的喜好来定餐厅,吃完饭之后搞些什么后续活动都要考虑。”为了准备一场好的饭局,包海丽常常要提前思考很久,做好万全的安排,生怕搞砸。然而,很多时候,自己精心准备的宴请也并不能让所有人都满意。

“对于商务人士来说,能回家陪家人吃饭的时间的确不多,你邀请了对方,他也许就得拿原本陪家人的时间来参加你的饭局,他本身可能就不大乐意。作为请客的一方,其实我的牺牲也很大,不仅花钱花精力,我宝贵的休息时间也搭进去了,没有时间和朋友们窝在沙发上聊聊天,更没有时间去结识心仪的人。但是在中国这个奉行‘饭桌谈判’的社会,我们都没有办法。”作为请客者,包海丽有自己的苦恼。

 

饭局 饭局也疯狂 饭局上女人的焦虑 性骚扰

饭局焦虑D:“性骚扰”

■新闻回放

四川女公务员酒后遭强暴网上实名举报性侵官员

2011年10月20日,四川蓬安县安监局一位名叫陈佳(化名)的女公务员,在网上实名举报该县残联理事长在她酒醉后对其实施强奸。网帖声称,10月19日中午,陈佳和蓬安县安监局副局长张森、蓬安县残联理事长刘习全一起喝酒,在陈佳酒醉后,张森和刘习全将陈佳抬进宾馆,随后,刘习全将陈佳强奸。消息一出,引发了人们对女性“饭局安全”的热议,蓬安这座四川东部小城也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11月3日,四川省南充市蓬安县政府新闻办发布消息称,在“残联理事长强奸女公务员”案中,涉嫌强奸的蓬安县残联理事长刘习全已被正式逮捕,县安监局副局长张森因严重违纪已被停职。

工作饭局,防不胜防的骚扰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李诗韵

讲述人:黎菲,国有银行文员

饭局频率:一周2至3次

角色:陪客

“下班等我一会儿,陪我一起去见个客户。”随着手机信息提醒音响起,在长沙市某国有银行做文员的黎菲打开一看,瞬间焦躁不安。2月17日中午,在工作间隙,黎菲离开办公室接受了今日女报/凤网记者的采访。

“看来今晚又是不醉不归。算一算,从毕业进银行工作开始,下班时间见客户几乎已经成了我的工作内容之一。”黎菲说道。想起上次饭局后老总说自己妆容不得体,黎菲赶紧翻了翻手中的包确认准备好了备用的化妆品,“下班后补个妆,再换下银行制服就得出门。”

“老总说精神面貌是攻破客户的第一关!但是那种勉强而谄媚的笑容真的让我自己都受不了,但这却是我每次饭局前要做的功课。”黎菲略显无奈的对记者说。

回忆起和老总出去的第一次饭局,黎菲深有感慨:“去饭店的路上,我无数次听到老总夸我年轻漂亮,开始并没在意,接着他就说我可以发挥女性的独有魅力,搞掂客户!”

走进饭店的包厢,黎菲尚在酝酿如何热场,就被旁边的领导使了个眼色。“张总,你看你魅力多大,为了跟您吃饭,我把美女都请过来了!”老总说道。黎菲领悟到老总的意思,上前举起酒杯:“张总,第一次见面,今天小黎陪到您尽兴,靠您以后多多关照啦!”“那好啊,美女发话,今晚你就跟我吧,我照顾你咯!”张总顺势摸了摸黎菲的手。在席间,黎菲还收到了坐在身边的老总发来的短信:“主动点,热情点。”虽然无奈,黎菲不得不再次举起了酒杯。

后来,黎菲常常被老总叫去参加各种饭局,饭局频率也越来越高,从最开始的一月一两次变成一周两三次。“在饭局上被人动手动脚的事情时有发生,因此每次跟领导出去谈业务,我都得在内心祈祷千万不要遇到骚扰,哪怕是语言骚扰。”
黎菲对记者说,因为饭局带来的郁闷和焦虑,她曾经也想到过辞职,但是内心也很疑惑是否换一份工作会依然如此。

醉翁之意不在“酒”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李诗韵

讲述人:郑雅婷,文化传媒公司员工

饭局频率:每周3至4次

角色:陪客

对从事传媒工作的郑雅婷来说,饭局喝酒是经常的事。然而,应酬多了,问题就接踵而来。“我可以喝酒喝到住院,但我接受不了饭局中有的男人有意无意的骚扰暗示。”在郑雅婷的饭局记忆中,性骚扰是个无法摆脱的阴影。
2011年4月,郑雅婷接到老总安排参加晚上的宴请。由于在场的全是男性领导,郑雅婷自然成了敬酒和挡酒的对象。“由于第一圈喝得比较尽兴,我和对桌的客户也聊得挺多,我敬了他几杯,他也很豪爽地干了。”几轮过后,郑雅婷酒劲上头,跌跌撞撞地溜到厕所。“我不算酒量很好,当场吐得满厕所都是。”吐完,郑雅婷回到饭桌,对面的客户调侃着,气氛未冷,于是再一轮拼酒进行下来……“散场时,我已经头晕眼花,但意识清醒。我感觉有人扶着我走向厕所,手却放在女性敏感部位,我无力反抗,但至今都觉得耻辱。”郑雅婷告诉记者,一周后,老总再次安排她参加宴请,还夸她那次表现不错,心想苦尽甘来,能受到老总赏识不容易,总之委屈没人知道。之后的饭局郑雅婷并没有拒绝,“只是从今以后,我始终提醒自己不要喝酒过量,保持头脑清醒,让自己至少有反击之力。可一提到饭局,我现在就特别担忧,尽管不是所有的人都会毛手毛脚”。

郑雅婷告诉记者,应对饭局骚扰她还总结出了自己的经验:“保持清醒是最重要的。在不了解饭局上他人的底细前,要做到不失礼。千万不要在酒桌上让对方觉得你能喝,否则小心当场被联合‘晃倒’,尤其是女人。”

 

一人一句:饭局中,她们还有这些焦虑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陈泱李诗韵

饭后恐惧症

吃饭已经很累了,而最累的是饭好不容易吃完了,“局”还没完——饭后的唱歌、泡吧、洗脚,哪怕是吃烧烤我都很害怕,而且通常饭后活动会是“事故高发区”。

——广告公司公关经理汪小燕

讨厌饭局里的烟味、酒味

我一直觉得在男人堆里喝酒、吃饭非常不舒服,尤其是浓重的烟味和酒味更让我受不了。

我发现对气味的敏感引发了我的焦虑,导致我隔三差五就会去医院检查身体,看有没有传染上肝炎、肺炎等疾病。

——张玲,事业单位企业宣传推广经理

饭局意味着损失金钱

今年过完年,我光参加婚礼饭局的钱就花了快4000元了,给多了吃亏,给少了面子上过不去。对此我比较郁闷。

——邓清明,石油化工公司职员

午餐饭局真伤胃

如果是晚上有应酬还好一点,至少吃完饭基本上也不需要工作了。我最害怕的是午餐饭局,不仅耽误了午睡时间,还吃不好,席间觥筹交错,客套话你来我往,吃得累,对胃也不好。对于早饭匆忙对付的我来说,我一天的营养就靠午餐了。关键是,下午还得工作,真是伤不起!

——Selina,移民咨询顾问

男同事的荤段子让人很不自在

酒足饭饱,一些中年男同事的荤段子便来了,听得人面红耳赤。更受不了的是,有些女同事居然还附和他们,想走又不能走,每次都硬着头皮听。

——黄茸,三一重工职员

酒后吐“真言”,“真言”伤感情

我是属于豪爽型的,酒桌上被朋友一激,几杯酒就这么干了。喝高了,情绪也亢奋,什么玩笑都能开。可一百个人有一百个看法,一句话没说好,朋友就得罪了。虽说醒酒后能解释清楚,可谁愿意经常向人解释认错呢?酒后真言伤感情啊!

——叶琳,设计公司文员

饭局惹流言

在公司的各种活动中,我算是积极分子。本身个性活泼,最初,一有饭局也挺踊跃的。同事们聚在一起吃饭,八卦也随之聊开。聊到公司某某吧,我要是不随之发表评论,似乎融不进饭局的圈子,一旦说了几句吧,第二天就很可能传开。这种矛盾的心理让我十分难受,如今的饭局,我能躲则躲。

——柳雅童,金融公司会计

鄙视饭局上的互相攀比

三个女人一台戏,一桌女人便是一场电视剧。老公、孩子、名牌,什么都能拿出来比,我本身就不喜欢这种气氛,因此对饭局完全提不起兴趣。

——李木子,大学教师

 

专家声音

女人的饭局焦虑比男人更复杂

出镜人:
姜辉丽,教育硕士,心理咨询师,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教研员,北京红茶紫烟心理咨询所主任。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陈泱

说不清是不是从鸿门宴开始,吃饭已成政治、革命和工作的需要。而女性则成现代社会饭局的需要。还有人调侃饭局谈事的成功率跟饭桌上女人的美色、文化素质、女人的交际能力及表现成正比,难怪很多职场女性为此而焦虑。相比之下,女人饭局焦虑要比男人的焦虑更复杂。

A、女人在饭桌上要表现得体既不能成为“饭桌控”也不能没有表现,既不能太矜持了,也不能过于随便太俗套;没有内涵、没有档次不行,没有酒量更不行。

B、女人要在饭桌上注意防身借着酒劲有咸猪手摸来摸去,借着酒劲不少领导还会提更高要求。前不久发生酒后某领导性侵女职员事件,绝不是偶然。

C、女人还要承担自己家人的不满可以说,没有哪家男人,哪家父母支持自己老婆、女儿成天陪人吃饭的。没有哪个成年人不明白如果女人成了饭局中的必需品那意味着什么。

D、女人身体精力方面的透支不用多说,男人是没有生理周期的,大家都懂的,但无论如何落到女人头上,女人很难以此请假推脱。

支招:

1、懂得拒绝很重要。哪些是工作分内事,哪些是额外的,自己要分得清。否则,大事小事天下事都会接踵而来,因为你不懂得拒绝。

2、职场女性不贪心很重要。很多女人之所以拒绝不了各种饭局,其内因还有自己的一些贪婪心理在作怪,比如饭局上可以零距离接触大领导,领导满意了,自己有些实惠赚。实际上搞不好会得不偿失。

3、女人内心坚定自信很重要。为什么有的女性参与饭局没事,而有些女性参与饭局后总有绯闻之类的事件发生?这跟有些女人心理的消极期待,心理的不自信有关系。她们内心里早已经把自己定位为一盘下酒菜。你若是菜谁不想夹来尝一尝?

4、家庭远比工作更重要。工作是为了什么,往大了说为社会做贡献,往小了说为了家人生活得更美好。然而,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不稳定还谈得上给社会进步做贡献吗?当然,也有女人认为侧重工作是为了实现自我,可是没有家庭支持和家人分享的奋斗,那自我还

什么意义?

中国饭局有必要学习西方礼仪

出镜人:

杨蕊萍,礼仪研究专家,长沙风采礼仪首席礼仪培训师

今日女报/凤网记者李诗韵

与西方相比,中国人的饭局更给人心理压力

中国与西方在饭局礼仪上的共同点在于联络感情,结交朋友。从宏观上看,似乎这是一种有利无弊的社交行为,可相对西方来说,中国的饭局参与者会更有心理压力。
首先,在思想方面。在西方,外国朋友喜欢与陌生人坐在一起吃饭喝茶,从而从共同爱好等方面寻找共性成为朋友,扩大社交圈。在饭局中,聊的内容大多为生活趣闻,轻松愉悦;而在中国,饭局较多地被理解为商业行为或者有目的的某种聚餐,需要用脑子思考怎么操作,怎么聊。目的性太强,拘束的东西便太多。

第二,在用餐方面。用西餐礼仪解释,西方人吃的是美感。外国人注重呈现在桌面上的优雅,较随意;中式礼仪则注重式样,用餐拘谨,礼仪较多。

把谈判放在饭桌上是陋习

在中国,90%的谈判都在饭桌上,这是我认为目前国内最大的陋习。再者,中国人对酒文化的理解不当。西方喝酒重舒适,适可而止。而中国注重排场讲客气,劝酒太多,伤身伤心。

说到中国的饭局文化,我认为在三个方面需要改变:一、一切从简,提倡节约。中国饭局讲客气,人多菜多酒多,而喝酒的多了,菜就浪费了;二、需要规范礼仪。学习一定的西方礼仪是很有必要的,邀请客人用餐需要注意哪些行为,如何做更得体是国内饭局上应该加强学习的。从女性角度看,参加饭局的女性为什么容易吃亏,归根结底还在“素质”二字上。因此,中国人多学习国外的绅士行为会对女性更有帮助;三、敬酒不劝酒。饭局上尽量尊重他人,不强迫对方喝酒,这样让对方能清楚自己究竟还能不能喝。

 

文化评弹:苦乐职场,吃喝之间

文/李国庆

中国的饭局吃饭事小,设局事大。所以菜不一定丰盛,但一定有个主题。

中国的饮食之道,也是人情融合之道。一场饭局,既能是亲朋故交之间的沟通交流,也可以是生意对手间的交锋谈判。所谓人脉,所谓圈子,所谓社会关系,所谓资源,所谓一个人的能量,所谓友谊,所谓生意和交易,最后通通绕不开饭局。酒肉虽然穿肠过,交情自在心中留。

饭局之妙,不在“饭”而尽在“局”也——一个完美的中国式饭局,设局人、入局人、局托儿、陪客等众角色一个都不能少。有组织,有派系,有结交,有承诺,有阴谋。

在中国,饭局无处不在。结婚有饭局,升学有饭局,赔礼有饭局,办事有饭局,过节有饭局,跳舞有饭局,开会有饭局,打球有饭局,电影收官有饭局,开业有饭局……

透过饭局里的中国人,我们看到的却是饮食之道里的政治利益、社会关系、人际规则和文化滋味。所谓饭局之妙,不在“饭”而尽在“局”也——饭局千古事,得失寸唇知。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饭局,莫过于两千余年前的那场“鸿门宴”,但觥筹交错背后暗藏的玄机、杀机却未必是中国饭局传统的常态。同样是司马迁,他在《史记·孟尝君列传》里的另外一段,却写出了中国饭局的原汁原味。孟尝君广招宾客,对于那些投奔自己而来的侠士,无论贵贱都与自己吃一样的馔品。但明白人一眼就能看出,这里所谓请客吃饭,从一开始吃的就不是饭桌上的东西。而战国四君子,门下笼络了食客三千,每日都会有大大小小的饭局开张——中国最早的圈子文化,就这样诞生在夜夜笙歌不绝的饭局之中。

老子在《道德经》里说:治大国如烹小鲜。说的就是当权治国,就像一个星级大厨,将各种食物配料和烹调,从而达到政通人和的佳境。

对中国人来说,饮食之道,也是人情融合之道。可以是一场饭局,也可以是亲朋好友之间的沟通交流,或者一个生意场上的谈判。在这一点上,与西方人自居一隅,各自分餐有着文化根源上的区别。易中天说,中国人喜欢请客吃饭,并不是中国人好吃,而是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核——群体意识使然。所以,看一个人经常混迹于何类饭局,几乎便可以洞悉其兴趣、爱好、财富、身份、地位。

饭局在中国,也是一个人的社会身份认同体系。

 

饭局 饭局也疯狂 饭局上女人的焦虑 性骚扰

他山之石

广东人大代表呼吁减少“饭局”,与家人共进晚餐最幸福
2011年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热议公务员“回家吃饭”问题,认为饭局应酬多,归根结底是一个社会风气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总经理曾庆洪建议,将公务员中午休息取消,这样一来可以让公务员早点上班,早点下班回家。曾庆洪说,现在无论怎么忙,他都会抽出时间来,比如休息天,陪陪太太和小孩。“我在公司里也讲,建议下班了大家都回家,和家人在一起最幸福。”

编后

王朔在《新狂人日记》中描述过一群人,每天都顶着“三哥”的名目吃饭:周一,三哥要去天津了;周二,三哥又不走了;周三,三哥真走了;周四,三哥回来了……剩下的就全是周末。这段戏谑的描述其实是不少职场人生活的真实写照,似乎每天都有各种理由将自己牢牢地绑在饭局之中。

作为职场女性,在饭局这个“局”中,女人除了和男人一样需要费心应对饭局中的各种“文化”,更需要注意性别所带来的各种“麻烦”,在保护自己之余,更需付出精力来呵护家庭和谐,可谓饭局劳心伤身。那么,我们能否发出倡议:一起来改变当下的饭局文化,让饭局从“局”回到“饭”本身?相信这不仅是对中国饭局文化的尊重,更是对饭局参与者的尊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