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女报/凤网记者 余乐
别以为糖尿病是老人们的专利,如今小孩子也有患糖尿病的风险。
我们来看看这组惊人的数据:据“中国权威糖尿病专家高层论坛”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城镇糖尿病患者有9000万左右,18岁以下青少年儿童糖尿病发病率持续上升,大约占5%,并且每年以近10%的幅度上升。糖尿病已成为仅次于哮喘的儿童第二大慢性疾病。当昔日的胖娃娃成长为学龄儿童,身上的“婴儿肥”却丝毫没有退减,反而成为贪吃零食、不爱运动的小胖墩,妈妈们就要引起注意了,面对孩子渴求零食的双眼,千万不要心太软哦。
现象 孩子体重超标,应立马引起重视
湖南省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彭湘云告诉记者,今年暑假期间,株洲小男孩齐齐(化名)在父母的陪同下前往湖南省儿童医院就诊。经检查,体重超标的齐齐被诊断出患有脂肪肝。彭湘云当时反复跟齐齐的父母强调了肥胖对儿童的健康的影响,但没有引起家长的足够重视。齐齐回家后,依旧遵循之前的生活习惯,直到之后出现Ⅱ型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三多一少,即吃得多,喝的多,尿的多,体重在减少,父母才慌了神将他送到株洲当地医院。经医生诊断,齐齐得的是Ⅱ型糖尿病,由于病情的延误,不得不住院治疗。
“Ⅱ型糖尿病的患者大多集中在寒暑假来医院就诊,绝大多数都是体重超标的‘小胖墩’,并且大部分都患有脂肪肝。家长若发现自家的孩子体重超出正常体重的标准,要立马引起警惕,提早发现,提早治疗,不要等出现症状才送到医院。”湖南省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彭湘云说道。另外,彭湘云彭主任还告诉记者,除了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有部分孩子还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疲劳,感染久治不愈等情况,家长也要引起注意。
“我也晓得孩子喝太多饮料不好,但我就是没办法拒绝孩子那眼巴巴的可怜表情。再加上我自己也爱喝饮料,总觉得不给孩子喝就像亏欠了她一样。”家住长沙市金帆小区5栋的田甜妈在接受采访时无奈地告诉记者。
彭湘云介绍,面对孩子的要求,很多家长都不忍心拒绝,这样一来,即便孩子的体重已超标,家长仍然会心软地满足孩子的要求。这样一来,就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孩子越胖食欲就越好,越吃就越胖,身体的各项指标也会随之超出正常范围。所以,想要管住孩子的嘴,家长的态度是最关键的,如果孩子本身已经很胖了,就让他(她)吃好正餐即可,多余的零食和饮料一定要加以控制,更不要担心孩子营养不够,一味地硬塞逼孩子多吃。
提醒2 并发症比糖尿病更可怕
“其实,Ⅱ型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它所带来的并发症,其症状表现为手足溃烂、伤口难以愈合等全身性问题,如果不及时发现并加以控制,就会一发不可收拾。严重的时候有可能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彭湘云强调道。
彭湘云告诉记者,Ⅱ型糖尿病大多起病比较隐匿,加上孩子胖嘟嘟的看起来很健康,所以许多家长在得知孩子患了糖尿病之后,都会表现得难以接受,有的甚至会失声痛哭。这个时候,就需要父母多多调整自己的心态,引起高度重视,帮助孩子一起渡过难关。
探因1 常吃甲鱼、黄鸭叫,莫补过了头
洋快餐、油炸食品、高糖分饮料等食品都是孩子的最爱,同时也是造成小孩肥胖的主要原因。彭湘云介绍道,除了整日与垃圾食品为伍,湖南的小胖墩们还经常食用那些反季蔬果和湖南特色菜,例如人工饲养的甲鱼、蛇、鳝鱼和“黄鸭叫”等水产。“儿童饮食讲究营养均衡,有些家长认为应该多给孩子吃点好东西,一味地纵容孩子的过度食用那些高蛋白高脂肪的食品,反而容易让孩子的体重超标。所以家长在给孩子准备饮食时,要适当搭配一些水果和蔬菜,口味也要尽量偏清淡,这样才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彭湘云说道。
探因2 小胖墩好静不好动
有过肥胖经历的朋友都会有这样的感触,平时稍微爬个楼做点运动就会汗流如注,气喘吁吁,所以明明知道运动有益健康也不愿去尝试。大人尚且如此,更何况那些不懂事的孩子。彭湘云说,孩子越胖就越不想运动,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这也是导致孩子患上糖尿病的原因之一。“饮食不当和缺少运动都是诱发儿童Ⅱ型糖尿病的原因之一。孩子自乏自控能力,所以需要家长自己别心软,多督促孩子做运动。“
■相关链接
骇人数据,残酷事实
2011年,全国内分泌遗传代谢学术会议上公布的一组针对全国14个医学中心的数据显示,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城市,儿童Ⅱ型糖尿病患病率从2000年—2005年的十万分之3.77,增长至2005年—2010年的十万分之15.64。同时,全国肥胖儿童中糖代谢异常的比例已高达28.26%。
湖南省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彭湘云告诉记者:“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糖尿病类型分为4种:即Ⅰ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和其他类型糖尿病。而儿童一般常见Ⅰ型和Ⅱ型糖尿病。近年来,儿童Ⅱ型糖尿病呈明显上升趋势,特别是肥胖儿童这种趋势更明显,多见于7—18岁的学龄青少年。
是不是“小糖人”?快来自测
国外研究者提出,凡符合以下条件中的三条或以上者可基本确诊为Ⅱ型糖尿病。赶紧给你家崽崽体检一下吧——
1、年龄大于6岁;
2、向心性肥胖,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
3、出现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等症状;
4、有Ⅱ型糖尿病的家族史,尤其母亲患有这种疾病;
5、孩子颈部、腋窝部位皮肤发黑、变厚,触之有天鹅绒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