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帅哥举债百万整容 只想更像偶像刘德华

2011-04-14 阅读数 75138

张琪近照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模样原本很俊俏的儿子花费近百万元整容变成刘德华,张琪的父母从最初“暴怒”、“惊恐”到如今的“理解”,中间有责骂,有抱怨,也有叹息和眼泪。经过辗转多次的沟通,通过长途电话,张琪的父母首次接受了媒体的采访,详细讲述儿子的成长经历和夫妻俩对儿子接受天津某美容院全身整形这一决定的态度。

  “火色”的孩子被勾走了魂

  张琪父亲是位工程师,一个月2000块钱收入,要管一家三口人吃喝和赡养张琪的奶奶。

  长途电话里,张父说话轻声细语,很儒雅。湖北话说“火色”指的是扎实、厉害、能干的意思,他说如果客观的评价,张琪就是个“火色”的孩子。

  还在上中专时,张琪在暑假打工,年轻人会挑干净的快餐店,他却找了家早点铺,因为觉得能“锤炼人”。“那种私人的卖早点的小店面,他一个麻秆瘦的小孩儿,每天两百多碗的馄饨都是他一个人包,一个人煮,装盘。”张父记得,儿子曾经和自己描述说,十几个干净的白瓷大碗一排放好,放上配好的料、香菜,盛上汤。大锅煮好的馄饨往里一扔,一碗12个馄饨,1块钱一碗。每天早上一个多小时过得和打仗一样,儿子浑身的汗和水洗过似的,给老板赚两百多块钱,自己能赚15块。

  两个月干下来,张琪瘦了十多斤,除了给自己挣出半年学费,还给他妈买了条顶时髦的真丝裙子。

  2006年,一个朋友打电话给张琪,“你不是会学刘德华唱歌吗?”“会点。”“那你就来杭州吧。”就是这几句话,当天晚上他就上了去杭州的火车,行李里只有几件换洗衣服和给朋友带的湖北特产——一袋麻糖和两盒糖心皮蛋。

  “家里看到了他留下的纸条,他妈死活要跑到火车站把他拦下来,却被我拦下来了。”对于儿子的选择,张父很是开明地认为,“出去闯闯也好,他喜欢,那个东西勾着魂,什么都拉不回来!”

  在张琪的老家,有一半的年轻人都出门打工,另一半留在家里。对于儿子出外靠模仿秀赚钱,张母很担心,每天在电视里找娱乐新闻,一看到选秀的节目就两眼发亮地“找儿子”。

  说起父母,张琪曾举过一个例子:在家里,他是独生子,相比做一辈子家庭妇女的妈妈,他觉得和爸爸更有“共同语言”。为了模仿刘德华的一个经典造型,他把头发染成黄色,用啫喱水梳成一个中分,妈妈抱怨说:“丑死了,不要出门去!”而爸爸却很替儿子骄傲地认为“儿子很有闯劲,很像样”。

  妈妈天天骂让儿子别做“荒唐事”

  张父说,张琪要接受天津某美容院整容的态度非常坚定,关于多少钱,只简单说,“治疗费已经凑齐了,有自己攒的也有借的。”

  “我问他,儿子,什么东西勾着你了?”张父记得,当时儿子回答得很干脆:“我想成为刘德华,就成为他的样子去唱歌,有了更多更好的机会,唱歌给很多人听。”这个理由,在张父眼里是可以“接受”的。

  张父回忆当时,他把自己关在屋里,抽了一夜的烟,而后就同意了。

  相比对张琪有些溺爱的父亲,在张母看来,这回真是“出大事情了”!

  “我在电话这边骂,一直骂,但没用,当时我就想他翅膀硬了,要飞了,我拦不住的。”接受记者采访时,张母一口浓重的湖北话,语速很快。

  在她眼里,张琪从小就是个漂亮孩子,幼儿园一堆小娃娃坐在一起,就数他最“扎眼”,毛茸茸大眼睛的小人儿,总是愿意替父母着想。

  原本就俊俏的宝贝儿子要去整容,张母至今无法接受。“喜欢刘德华,有样学样就好了,老天给你这碗饭吃自然会给机会,不给的话怎么折腾都白搭。”时至今日,张母的语气已经缓和了很多,但在几个月之前,这个火暴性子的母亲几乎天天打电话骂,不惜用最刻薄的词,想“点醒”儿子,别做“荒唐事”。

  “骂”不管用,还专程跑到天津来找儿子。但她一见面,拉着儿子的手,就哭了。

  母亲总是会接受儿子的。当张母在天津维美医学美容医院看见儿子时,又忽然想开了。“只要对身体没有伤害,想整容就整吧,借钱是他自己的选择,他肯定会努力赚钱还,还不上,我和他爸勒紧裤腰带帮他还。”

  这个看似“荒唐”的人生决定,最后统统被这个母亲解读为两代人的“代沟”,最后的态度是“只要他健康高兴,我们就高兴”。

  临来天津之前,她从存折里取出省吃俭用的3万块钱,打算替儿子还债。
 

  整容 刘德华 北方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