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琳娜新神曲《丢丢铜》火了 比忐忑更难唱

2011-02-12 阅读数 349340

龚琳娜献上了一曲更高难度的“神曲”——《丢丢铜》

《忐忑》你会唱了不?即使眼神没学会,至少也会哼几句“啊哦,啊哦唉”吧?近来,“神曲”缔造者龚琳娜又献上了一曲更高难度的“神曲”——《丢丢铜》,春节期间这首歌已经迅速走红,喜欢的网友赞其“比《忐忑》还神”,不喜欢的网友则感叹“龚阿姨就不能唱首正常点儿的歌?”前日,身在德国的龚琳娜说到《丢丢铜》大吐苦水:“这首歌比《忐忑》难唱多了!”

  日前,由龚琳娜与六位“声灵合唱团”成员表演的无伴奏合唱《丢丢铜》在网上再度刮起“龚氏旋风”。记者通过网上的视频发现,这首歌节奏欢快,有些段落还有点小急促,演唱时龚琳娜左顾右盼的眼神、甩头挺胸的神情和用力叉腰的姿势,依然喜感十足。和《忐忑》相比,《丢丢铜》有了清晰的歌词,但却是许多网友都不太明白的闽南语。其中龚琳娜反复演唱的“丢你一个丢你一个丢”惹得网友笑翻天,还有不少段落后面有人声模仿敲锣时“叮”、“铛”的声音,又给这首歌增添了不少幽默元素。

  不少网友评价,这首歌是龚琳娜超越《忐忑》的又一神曲。一位叫“牛奶妹”的网友称,“龚姐就是牛人,实在没有听完的勇气”;网友“哈哈斗”称 “丢你个丢,我的胃都笑疼了”;“小魔小咖”则很专业地表示,“《丢丢铜》比《忐忑》还没调呢,她怎么就背下来了啊!”还有网友“很夸张”表示,“刚模仿了一下,丢了几句嘴皮子就转不回来了。”

  民歌?中国的?德国的?

  其实《丢丢铜》是一首台湾宜兰民谣,清新质朴,甚至在三毛、琼瑶等人的小说中都提到过这首民谣,而邓丽君、卓依婷等歌手也都曾唱过,还有过若干童声合唱等版本,当然以往的版本跟龚琳娜演唱的风格相比较来说都很“正常”,而龚琳娜这首由丈夫老锣改编的新神曲则完全贴上了龚琳娜的个人标签,以至于网友感慨“我真的分辨不出来是来自德国的中国民歌还是来自中国的德国山谣。”

  “N年前听台湾同学唱过,当时只觉得:真原始,经过龚老师的再度包装,《丢丢铜》开始了云遮雾绕的历程”……还有的网友则完全是“受不了龚琳娜神神叨叨的演唱风格”:“龚阿姨,您就不能唱点正常语言的曲子么?”“真让人崩溃,弟弟说,这首歌当闹钟最适合,要是用这歌当闹表,我发誓我告别枕头。”

  龚琳娜还有新神曲?

  前日,记者致电身在德国的龚琳娜。说到《丢丢铜》的走红,她有点吃惊:“又火了?”龚琳娜告诉记者,这首歌是自己在七八年前去福建采风时跟当地表演歌仔戏的艺人们学习的,后来经丈夫老锣改编,加入了六个声部并丰富了衬词,使之变成了现在充满立体感的音乐形态:“这也是我们的一种探索。”

  龚琳娜介绍,“虽然它跟《忐忑》一样节奏感都很强,但却比《忐忑》难唱。”龚琳娜告诉记者,难点不仅在于这首歌没调子,而且还要用人声模仿敲锣的声音,“对专业民乐人士而言,要他们突破传统观念来模仿敲锣的‘铛’那种夸张的声音,这种突破不是那么简单的。”同时她透露,自己跟老锣还在探索这首歌其他的表现形式。

  继《忐忑》之后,龚琳娜已经陆续推出了《相思染》、《静夜思》、《丢丢铜》等新作,她表示,自己的专辑也在筹备中,而在湖南卫视的元宵喜乐会上,她又将展示更新的神曲。

  ■小资料

  《丢丢铜》,也称《丢丢铜仔》。200多年前,山路上交通不便,台湾地区伐木者为了从北部山区的宜兰运送木材到台北盆地的淡水,便将木材绑成木排,放在河里顺水西行。在从淡水回家的路上,他们边走边唱,唱成了这首歌。

  歌中的“丢丢铜”是像声衬字,模拟他们经过的山洞里滴水落地的声音。后来,火车从台北通到宜兰,运送木材再也不必历经河道的急流险滩了。这首歌遂在流传中改成了一首表现孩子们迎接火车进山的欢快歌曲——“火车行到伊都,阿妹伊都丢,唉唷磅空呐。磅空的水伊都,丢丢铜仔伊都,阿末伊都,丢仔伊都滴落来……”歌词虽然完全改头换面,但是原来的轻快旋律和诙谐衬字依然保存了下来。

  专家鉴乐

  李皖(著名乐评人):促进民乐传播

  《丢丢铜》是流行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闽南民歌,像《天黑黑》都是那个时代的流行作品。

  至于《丢丢铜》的演绎方式,就是传统的民歌“表演唱”,像《半个月亮爬上来》等民歌都是这种方式演唱,非常普遍;《忐忑》是“表演唱”的变种,带有实验音乐的性质。

  依我看来,龚琳娜版《丢丢铜》在艺术价值上并不算成功。龚琳娜身上带有浓厚的学院派烙印,包括她的作品,都不是“土民歌”,缺少民歌真正的感染力,听上去会有些刺耳,更听不出歌曲要表达什么。

  《忐忑》还没红时,我正在策划一个“华人好嗓异嗓”系列,有人向我推荐龚琳娜,当时我就认为不行,她不属于技艺特别高超的歌手,她的歌许多民歌歌手都能唱,唱得比她好。从实验音乐角度上看,她没能摆脱学院的“洗染”,脱离了土地和生命有关的东西,原土原乡气质、朴素的生命力在她的作品中很稀薄。只不过夸张的表演在舞台上缺失得太久。这两年网民对高难度、绝技、杂耍类的热衷与追捧,超过对歌曲本身,比如像中国的龚琳娜、俄罗斯的维塔斯,很容易受到关注与讨论。事实上,具有绝技性的声乐在世界上特别多,没有必要过分夸张难度,这不是艺术欣赏的方向。

  但从文化传播上看,又是好事,龚琳娜们对中国民族音乐世界化、先锋化的尝试,促进受众进入更广阔的审美领域,慢慢地会转向对艺术整体的欣赏。就好比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王丹萍:龚琳娜为民歌闯出新路

  (湖北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武汉歌舞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武汉音乐学院全职教授)

  很多年前我也唱过这首《丢丢铜》,有网友说只听懂了“丢丢”两个字,我想说,用思想去领会,能唱到心里就够了。

  像《忐忑》就颠覆了民族唱法,高音、低音很全,高音部分用方法技巧演绎,我觉得特别新颖。我们的民歌歌手永远都是一板一眼地唱,站在舞台上一个动作也不会做,个个都像宋祖英、彭丽媛,观众肯定不会喜欢只听一种唱法,就像今年春晚没有一首歌好听。

  龚琳娜颠覆性的演唱,为中国民歌闯出了一条新路。所谓“演唱”,演在前,唱在后,演要大于唱。更要像京剧演员“唱跳演打”样样行,龚琳娜能唱能演,如果还能跳舞,如果把自己打扮得再漂亮点就更好了。

  中国民歌就该百家争鸣,否则势必会越走越窄。

  (记者 陈馨)

  丢丢铜 龚琳娜 忐忑 汉网-武汉晨报武汉晨报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