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两年生生不息 再生育家庭记录

2010-05-12 阅读数 126509

那一天,汶川大地震让四川灾区一些孩子或伤残或遇难,也在那几天,许多父母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彻骨心酸。地震后两个月,一个帮助失去孩子家庭重新孕育生命的计划开始了,两年过去了,这片曾经如地狱一般的土地,已焕发出新生命的光彩。

  2008 年5 月12 日发生的汶川特大地震,导致许多父母痛失爱子。据四川省计生部门调查,地震中有子女死亡或伤残的独生子女家庭近8000 个,其中死亡约3700 个,伤残约3800 个;有生育意愿的丧子计生家庭共计6000 余个。 2008年7月,在地震后第78天,“再生育全程服务行动工程”在汶川地震灾区全面启动。一年后,一声声响亮的婴儿啼哭,像一道道阳光重新照射进这些饱受磨难的家庭。

看着躺在臂弯大口吃奶的儿子,都江堰市虹口乡红色村村民张红英(化名)腾出一只手不紧不慢地拍打着孩子的后背,轻轻地说:“下周三带他去公墓看看姐姐,让青青(女儿小名)见见家里新添的这个小成员。”

  这是一个来之不易的小天使,他的出生为这个陷入崩溃边缘的家庭,重新带来了笑声和欢乐。

绵竹 35岁的曾小艳已经有6个月身孕,地震夺去她的8岁女儿

  2008年5月12日,是张红英人生中永远无法释怀的一天。当她跌跌撞撞从家里逃出,发疯似地跑到女儿就读的都江堰市新建小学时,看到了变成一片废墟的学校。得知读四年级的青青遭遇不幸的那一刻,张红英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

  那一天,汶川大地震让四川灾区一些孩子或伤残或遇难,也在那几天,许多父母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彻骨心酸。

  “房子垮了可以再修,工作没了可以再找,家里唯一的孩子没了,就没了生活的盼头。”女儿离开后,张红英觉得心一下子被掏空了,整天抱着女儿的照片以泪洗面。

  震后第19天,都江堰市当地计生人员走进了张红英的家,这也是在她女儿去世后第一次和外人袒露心声。她的愿望只有一个,再生一个孩子。

  不光是张红英,四川省各级计划生育部门在灾区家庭走访调查后了解到,绝大多数因灾失子家长都有着和她一样再生育的愿望。为了重新点燃地震子女伤亡父母养育新生命的希望,震后第78天,中央政府安排1亿元专项经费在地震灾区启动“再生育全程服务行动工程”项目。

  在四川灾区各个安置点,人口计生工作者和技术服务人员,在开展心理疏导、健康检查的同时,把再生育的政策送到了那些子女伤亡父母的手中。

  凭借一卡通,张红英享受到包括孕前健康检查、孕期保健、生产等在内的十多项免费服务。2009年11月,一个漂亮的男婴降生。

  儿子出生后,张红英把收起来的女儿照片,又重新摆回了女儿卧室床头。现在她也会主动和亲友谈起过世的女儿,而儿子的一颦一笑也会在不经意间扯起她对女儿的回忆。

 

在都江堰地区,85% 以上再孕妈妈都属于35 岁以上高龄产妇,在分娩安全、胎儿出生缺陷等方面的危险系数都大大增加。为此,震后第78 天,中国政府安排1 亿元专项经费,在灾区启动“再生育全程服务行动项目”,为这些夫妇发放“再生育免费服务卡”、建立再生育技术服务档案、针对每对夫妇提供个性化全程服务。截至2009 年9 月30 日,灾区已有2500 名妇女孕育新生命,1170 名婴儿健康出生。

免费推广再育工程

地震中死亡1万多人的绵竹市,是最早实行“再生育全程服务项目”的地区,由政府拨出上亿元专项资金,对失去孩子并有再生育愿望的妇女实行孕前、孕期、分娩等全程免费服务,并发放叶酸片、福施福营养素和装有心理疏导、孕期保健、育儿知识的生育关怀资料袋。

  绵竹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局局长王梅是“再生育全程服务项目”的创立者。她说,这一做法得到了中央政府的肯定,并在地震灾区得到推广。


39岁的张素华再次怀孕,7个月(双胞胎),她在魏城小学读书的13岁儿子死于地震

截至目前,绵竹市在地震中失去孩子或子女伤残并有再生育愿望的896位妇女中,已有489位生下孩子,还有109人怀孕。

  王梅说:“子女的离去、伤残,使他们陷入悲痛,不能自拔。为了帮助这些父母尽快走出阴影,有信心重建家园,我们倡议发起这个项目。”

   “为了让这些高龄产妇生育健康宝宝,我们聘请了全国著名的生殖医学专家、四川华西第二医院的李尚为教授作为项目总顾问。李教授到各乡镇开展生殖生育健康讲座,为再生育母亲进行义诊。”

 

一份“再生”的特殊档案

2010年3月25日,第六届国际新闻摄影比赛(华赛)评选结果在上海揭晓,《中国人口报》摄影记者潘松刚的黑白组照《中国大地震丧子家庭再生育孕妇》获得第六届华赛新闻人物类组照金奖。他用影像记录的“再生育档案”,讲述了2008 年汶川地震后一个个触动人心的“再生故事”。

2009 年12 月4 日, 四川绵阳市404 医院妇产科出现了令人讶然的一幕:一名男性摄影师出现在一间产房,用手中相机记录下新生儿第一声啼哭的模样。但现场没有人责怪摄影师的不合时宜,医生和母亲的脸上,满是欣慰的笑容。

37 岁的王晓琴已经不是初为人母。她有过一个10 岁女儿,在北川县曲山小学读书,不幸于汶川地震中遇难。现在,时隔一年之后,王晓琴又剖腹产下一女婴——依照中国政府在地震灾区的“再生育全程服务行动项目”。

正如评论家赵青所说,这是一组复杂的照片:无论直视镜头的被摄女性,说服自己可以按下快门的摄影师,还是阅读照片的受众,恐怕都会怀有一种复杂的情绪,从死到生的矛盾和反差始终存在。照片揭示了大灾大难后的平静,面对死亡却孕育新生命的希望,柔弱、平凡女人的坚强和伟大?

摄影师名叫潘松刚,供职于国家人口计生委下属的《中国人口报》。由于他在此方面有10 年采访经验,加上计生部门对震后再生孕妇持续帮助所赢得的信任,被摄者与拍摄者之间的距离似乎拉近了。

潘松刚出生于1967 年9 月,当过4 年体育教员,1993 年5 月开始做专职摄影记者。他在接受《外滩画报》专访时说,“我跑了10 年的农村报道,一年中几乎有一半以上时间扎根在中国农村。那里有许许多多的故事需要你去记录,而再孕母亲无疑是其中最感人的一篇。”

  汶川 再生育 家庭 新华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