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奖彰显恰到好处的媚俗

2010-03-11 阅读数 418873

  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结果几乎没有什么令人跌破眼镜之处:低资金投入的《拆弹部队》席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六项大奖,而创出票房纪录的《阿凡达》则只获得3个技术奖项。

  许多评论者感慨,虽然评委有5000人之多,但奥斯卡就是敢不媚商业的俗,《金色池塘》、《安妮霍尔》、《莎翁情史》等低资金投入、低票房回收的影片屡屡脱颖而出,此次的《拆弹部队》大获全胜,不过在这个传统上又添注了重重一笔而已。

  也有人质疑,不媚商业的俗本身,是否也是一种媚俗?众所周知,波士顿影评人协会奖这个更小众的专业奖项,长期以来一直扮演着奥斯卡试金石的角色,此次“试金石”依然灵验无比,在波士顿创出5:0.5胜局的《拆弹部队》,又在好莱坞赢了个6:3,在许多人眼里,这是好莱坞在媚专业影评人的俗,是商业资本在附庸风雅;《拆弹部队》在许多人看来,是不折不扣的“主旋律影片”:国家概念、个人奋斗、“美国梦”,一样不少,这样的影片比起“外星拆迁题材”来,自然更“主流”,不少人因此认为,这是评委们在媚“美国梦”的俗。

  这些说法当然不无道理,但都忽视了一个其实本不应被忽视的现象。

  在世界各大主流电影奖项中,绝少以票房定输赢、以商业价值分高下的,威尼斯如此,戛纳、柏林、东京……莫不如此,美国大大小小的电影节也几乎都如此,尽管不同电影节取向各异,但都是以各自价值取向来判断一部影片的成败利钝的,越贴合的影片就越容易大获全胜。相对而言,奥斯卡金像奖不论在美国国内,或是国际,都已经是最商业化的专业奖项了。

  好莱坞的先天主场优势,多达5000以上的评委阵容,这些都使得奥斯卡奖的商业色彩更浓,受票房影响更大,因此才会有《泰坦尼克》和《卧虎藏龙》这类影片的成功。但在更多时候,评委们仍然会按照每个奖项的要求,“目无全牛”地去解析每一部候选影片。即以此次而论,更像“一个故事”的《拆弹部队》,显然更有资格获得最佳原创剧本大奖,而《阿凡达》所获得的3个奖项——摄影、视觉效果和艺术指导——也是实至名归:谁能否认,这部“十年磨一剑”的玄幻片,不是靠视觉、特技和摄影轰动全球、打动票房的?难道会有人说,《阿凡达》的长处不是这些,而是剧本、导演和主人公性格演绎?既然不是,那么这个俗媚的就算大体公道。

  要说奥斯卡的媚俗,倒是真有个不成文的“俗”(或者干脆说“传统”):如果两部影片质量相当,则“便宜”的一部多半获胜:《安妮霍尔》赢了《星球大战》,《莎翁情史》赢了《拯救大兵雷恩》,《美丽心灵》赢了《指环王》,此次的结果,不过是没有打破这个惯例而已。

  在奥斯卡历史上的确有过商业片大获全胜的记录,如《泰坦尼克号》,但这样的胜利反倒会堵塞此后几届类似影片的“生路”,《珍珠港》的惨败就是明显的例子。和《珍珠港》相比,《阿凡达》获得了理应获得的各项奖励,也即获得了评委对其在视觉效果上突破性尝试的肯定,从这点上看,“媚俗”有媚俗的道理。

  一位法国影评者曾经说,戛纳影展之所以经常置票房于不顾,是因为商业片的商业价值,已经通过票房纪录和商业回报,给予了应有的高度评价,它们“已经获得了市场的奖项”,因此“非市场的奖项”理应更多留给冷门电影。与之相比,奥斯卡并不是个纯专家的奖项,而是更多地去把握一种市场与艺术的平衡,或许,这才是真正的“媚俗”吧。

  其实要说不公,比《阿凡达》不公的大有人在:被称为奥斯卡历史上“最伟大陪衬”的梅丽尔·斯特里普已经是第15次穿着礼服来到颁奖现场,也是第15次两手空空地充当盛装鼓掌者了,她的表演和付出,丝毫不比获奖者桑德拉·布洛克逊色;在《阿凡达》和《拆弹部队》两面夹攻、尤其是与前者题材大撞车的影响下,被公认是高质量影片的《第九区》颗粒无收,布洛姆坎普和彼得·杰克逊,岂不是更冤枉到家了?

  “媚俗”未必是一种坏事,可以让人们更全面、客观地品评每一部影片——比如从本届奖项的分布,人们不是就能直观地看到,《阿凡达》和《拆弹部队》这对“冤家”,尺在哪里短,寸在哪里长么?

  奥斯卡 东方早报

相关推荐